APP下载

翻译过程中原文理解问题新探

2009-12-23

活力 2009年21期
关键词:理解

吴 竞

[关键词]理解;原文文本;语用理解

翻译本质上一种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翻译整个过程包括两次交际:原文作者和译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即原文的理解与译文的表达。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不理解就不能表达。表达则是翻译的关键,是理解的具体化和深刻化。

不管什么类型的翻译,都涉及对原文的理解。翻译中所说的理解是以原文文本的意义为对象和内容。因此,要对理解问题有全新的认识。

一、关于理解

翻译的成败固然与一词一句的意义把握有关系,但成败所维系的却不是一词一句的意义,而是对全局即“整个文本”或“整体性文本”的理解。翻译所需要的理解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理解具有多方面特点:

理解的多元性。理解是人的认知行为,它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如解释、应用等。不同时代的译者由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他对某一文本的理解会产生理解与意义关系上的差异。因此,就会出现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句话,会得到不同的阐释而且均有可能是合理的。

理解的开放性。原文文本创作之后,原文作者当时创作文本时的心境、语境极其动力等创作因素都消失了,摆在译者面前的文本需要再次阐释,即把原文文本的意义客观地找出来。

理解的历史性。人是历史的人,文本是历史的文本,人在理解文本时,受到文本产生时的历史和产生后的历史影响,也受到人自己的历史意识的影响。要理解文本,就要摆脱历史的阴影。

理解的客观性。原文文本生成就已经客观存在,不能随意串改。原文作者就经过深思熟虑、潜心安排创作出原文文本,这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框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要受制于这一框架。

二、原文理解的过程

翻译的第一个主要阶段就是对原文本文的解读,这是个复杂的过程。原文包含着语言、篇章及文化语境。理解原文需要进行泛读和精读。通过泛读了解文章大意、风格特点。精读要求对句子、语义、语用等进行深层理解。

1.语义理解。译者对所知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常用词汇存储和常用句法结构存储。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从上而下的过程,即从词语到句子再到篇章,得到句法结构中衍生出的内容意义。

对于词语的理解集中于对指称的确认,包括指称的性质、类别等;对于句子的理解集中于意向的认知,包括言语行为的种类,句式变异和意义的定夺,对于句子的理解并不是对词的理解的总和;对于语段的理解集中领悟精髓,包括文本整体的内容意义。

例如:It takes a dreamer-someone with hopelessly optimistic ideas, great persistence, and unlimited confidence-to tackle a problem that big.

解决如此重大的问题,需要一个梦想家——一个拥有九死无悔的乐观、矢志不渝的坚韧和无限信心的人。

在翻译此句要注意原句的真正主体是哪句,破折号部分该如何处理。通过句法分析及逻辑分析上下文,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

2.语用理解。语用理解重点是对篇章语境的分析理解。语境即语言的使用环境,它取材于静态的语言单位,以研究各种语言单位的相互关系为对象。语境还指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交际情况,包括语言交际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际场合及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语境对于人们运用和理解语言起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交际层次理解。这一层次包含三个变量:语场,即语篇的体裁;语旨,即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语式,即使用语言的方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找出原文的交际意图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其次,从语用层次理解,即对话语行为的分析:(1)言内行为——言语的内部联系,是从纯语言学的角度表达意义。(2)言外行为——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超过了言语的字面意义,具有言外之意。(3)言后行为——言语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同时,了解认知语境概念。传统的语境观认为语境分为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传统语境中的各种要素是实现推理的重要语用因素,然而,这样的语境观不能完全说明语用推理的实际过程,不能反映交际时说话人、听话人的认知心理状态。Sperber &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在交际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在交际中,语境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将语境看做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根据关联理论,要准确理解原文就必须重视原文的语境,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取得理解原文的最佳语境效果。寻找关联的过程就是提取各种各样有效信息的推理过程。它要靠译者的百科知识、原文语言提供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原文的背景知识等一些对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

相反,如果不从语用角度分析理解,只从语义理解字面意义,直译为:这件事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这很难让译文读者有很理解其中的内涵,也就很难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翻译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译文必须在思想内容上及交际意图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译文准确的前提是译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通过了解理解的一些特点及前理解概念,正确看待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问题。认识到原文文本的理解过程,包括对语义语用的理解,从而全面准确的理解原文,为正确表达原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Bell, R.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北京: 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Sperber D.& D.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蔡芸. 理解的深化是智能发展的重要一环[J].外语教学,2001,(5).

[4]曹山柯.文本意义的实现[J]. 外 国 语,1999,(3).

[5]傅小兰,刘超. 认知心理学研究心智问题的途径与方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

[6]戈玉和.正确理解才能准确翻译[J]. 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7]李倩.理解与翻译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

[8]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刘明东.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6).

[10]孟庆生.英汉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4,(4).

[11]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余丽君.论翻译中逻辑概念的理解与表达[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3).□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理解
阅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阅读教学不可绕过的三问
借多样评价 品经典大餐
小学语文课堂重点切入法
浅谈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方法略谈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