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好您的“三角区”
2009-12-23杨德志
老同志之友 2009年21期
解剖学将人体的某些部位称为“三角区”,是根据其生理、组织结构、血管神经走行、疾病好发程度以及与整个机体的密切关系而命名的。这既是机体的薄弱处,又是疾病多发处。
面部三角区由上自鼻根下至左右口角连线组成的三角区。此区血管丰富,炎症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上行传入海绵窦或脑膜。当面部特别是鼻与口唇附近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严重的海绵栓塞或脑膜等症,故有“危险三角区”之称。
▲提醒您:一旦生气上火,口鼻易生疮、疖,此时应及时就医,切莫挤、压、掐、抠,以防不测。
膀胱三角区由两侧输尿管口与膀胱底部的尿道内口组成的三角区域,该区是炎症与肿瘤的好发部位。
▲提醒您:有尿意即应排出,不要憋尿;渴了要喝水,不渴也要喝适量的水,增加排泄量护肾又清洁膀胱;尿频、尿急、尿道口痛都需要及时治疗,出现肉眼血尿—尿初、尿末乃至全程血尿,要警惕炎症与肿瘤的发生。
腹股沟三角区由外界为腹壁下动脉,内界为腹直肌外缘、下界为腹股沟韧带三者围成的三角区域。此区是一个薄弱区。当腹压加大时,腹腔内容物(肠管、大网膜)即可经腹股沟管、皮下环(外环)进入阴囊,即我们常说的“疝气”。
▲提醒您:避免任何能使腹压加大的劳动,如挑、抬、扛、哈腰捧大石块、铁块等;不要做剧烈运动,如举重、摔跤、拔河等;治疗剧咳、便秘;老年女性最好不要双手由地面捧沉重巨大的洗衣盆等。
(杨德志)
·温馨提醒·
走路莫背手
有些人走路时习惯背着手,一不利于身体放松平衡,二容易造成弯腰驼背,前胸受压,影响心肺功能。走路时,挺胸抬头,两臂自然摆动,适当地甩甩手,活跃全身,精神也会振作。
(侯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