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悟性的几条途径

2009-12-23刘凤琴

甘肃教育 2009年22期
关键词:感悟积累写作

刘凤琴

〔关键词〕 语文教学;感悟;读书;积累;语境;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1(B)—0018—01

所谓感悟,就是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以读书促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学生只有学会读书,在读中悟性、悟境、悟意、悟法,才能达到加深理解文章的目的。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在轻读想象中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轻声诵读课文的同时,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并结合自身经历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以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春的景色:春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把自己的想象与文中的句子结合在一起,这就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所表述的“春意盎然的春天”的整体了解。

在朗读体味中领悟情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他们仔细体味文中的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等。如教学《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时,让学生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一些,在舒缓的语调中体会故人待客的热情和作者作客时的愉快、留恋。讲解陆游《游山西村》中“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一句时,让学生读出山村夜下的静谧情趣,用延时拖音品味诗中闲适、恬静的意境,全身心地去感受美,感受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情感。

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读书有所收获。比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深往肉里扣,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诗人只是在写马吗?不是,诗人是用象征的手法写苦难深重的中国劳动人民和中华民族。

在品读剖析中领会写作技巧。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领会其中的技巧,为自己所有。如张先《天仙子》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不仅仅在于字句的秀美精工,更重要的在于它所表现的那种意境。

二、以积累促感悟

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才可以在储存丰富材料的基础上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拥有丰富的积累,首先要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自问自解。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能力也会提高。茅盾能将《红楼梦》背下来,这是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要多记。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摘录好词佳句,背诵精彩片段,使其厚积薄发。最后还要多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摘录的好词佳句运用于平时的口头表达或习作中,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开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应用语言中增加积累。

三、以语境促感悟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即使是同一个词句,其含义往往是不同的。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体会文本语境,让他们凭借感悟突破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阅读水平。比如《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在天街上来往的情景,《孔乙己》在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出去的情景等等,都可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使其从感悟中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感官刺激,加速信息传递。如教学《天山景物记》“迷人的夏季”一章,可以借助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导入,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轻松感悟文章的意境,理解

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四、让写作升华感悟

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联系范文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如学完《石榴》后,可让学生尝一种水果,并仔细观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种片段练习,往往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坚持下去,学生的观察会变得敏锐,描写会变得精彩,语感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师可以设计感想、续写、仿写等题目,也可以布置一些可训练迁移能力的作文,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课后写作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思维定势,是感悟的升华。

猜你喜欢

感悟积累写作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