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游戏的思考
2009-12-23吴卫英黄鸿
吴卫英 黄 鸿
几乎很少有人不喜欢电子游戏,甚至有些幼儿园的孩子也喜欢。为了上网玩游戏,不顾父母的打骂、学校的批评处分,甚至开除。不少孩子演绎了许多悲惨故事。荒废了学业不说,甚至搭上了性命。
我想,如果能把那对电子游戏的痴迷劲儿用在学习上,那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呢?现实是,许多的孩子不是学习不认真,而是完全厌学,要不是家长逼着、老师管着,他们恨不得把书包丢到九霄云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天天听课,做许多作业,作了许多的努力,却往住不能马上见到成绩,因此,学得没劲儿。学习不起劲,到考试也就必然没有理想的成绩。既然努力不一定有明显的成效,那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成就感,那学习就失去动力了。
怎么让学生痴迷于学习呢?我从人们玩游戏中受到启发,就是要刺激学生的好胜心和成就感。在平时学习中,老师要有意设置一些刺激学生成就感的因素,或让学生去自己寻找满足成就感的因素。下面我列举几种:
一、平时的作业分成不同的档次。如基础级、提高级、聪明级、天才级。名称可以自由取,但有一个原则是能刺激学生的成就动机,满足其好胜心。作业中,有一定难度的定为聪明级,竞赛题誉之为天才级。这样,学生一定会全力向高级别冲击。他们攻破一道题,就有一点成就感,就会有一阵喜悦。这样,学习就能给他们带来快乐,而且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学生学得快乐、自信、积极进取。老师的教轻松了,教得愉快了。
二、引导学生去寻找成就感,看到自己的进步。例如,自己的作业,昨天错三道题,今天错两道。少一道错题,给自己加50分,多一道错题,扣50分,对给l00分,一学期,学分够1000分为及格,3000分为良好,10000分为优秀。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寻找快乐的机会,这样也能找到成就感来满足好胜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这种方法对于基础相对弱一点的学生更适宜。
三、根据学生实际,设立教学目标。也就是制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比如引导学生自学目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提问,问题又分成不同的级别,如基本级、人才级、天才级,或者按照难度分为大众级、优秀级、精英级。这样一来,本来平日没有什么成就感的变成了能体现一个人成就感的活动,一般化的学习变成了人人参与的竞争。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刺激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快乐,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是我们创造天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希望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的有心人。◆(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幼儿园)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