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做有思想的行动者

2009-12-23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教育

辛 雁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学生的厌学问题、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等等。在课堂上,也会面临一些情况,如学生的知识起点、学习需求,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思维状况,学生当前的思想障碍等。这些问题和情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师必做的事情,解决得好与差,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很大的作用。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不可能一一借助于专家学者的力量,更多的还得靠我们一线的教师自己去解决。我们身处教育教学的真实环境,对学生最了解,所以我们最有发言权。其实,我们在不断的反思、研究、探索,解决一个个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科学的研究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教师所进行的研究与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是有区别的,我们是从反思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视角,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是去构建某个理论和方法,而是让理论指导我们自身的工作实践,解决我们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变那些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使自己的经验变得更可靠、更理性一些,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我校开展的三项教育科研,旨在通过三个途径的研究,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三个问题。即:开展“成就美好人生”学生教育研究,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教学研究,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开展“各学科的课程整合”办学特色研究,解决学生的学有所长问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三个项目的校本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就教师事业,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实现学校的科学与快速发展,成就一所优质完全中学。

只会向学生灌输死知识的教学行为和激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在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束缚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潜能,而后者则是对学生能力的激发和培养。这两种行为背后隐含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两种行为立显两类教师的高下。一种是在工具理性支配下熟稔传授(更多的是笨拙地传授)技术的教书匠,而另一种则是在实践和反思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研究者。

显然,我们认可的是后者。这样的教师,不是一个仅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人,他还是一个教学的研究者,是一个实践的反思者。没有研究就不能将自己的教学专业化,而没有反思其知识就不能自我生长和增值。

如何做这样的教师?

首先,要在研究状态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是说要在认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把当下的工作作为自己的教育研究对象,不断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识自己的经验,理解别人的教育实践,形成自己的“实践逻辑”,丰富自己的“实践智慧”,不断探究、形成教师自己的“实践(行动)理论”。在管理、教育学生的实践中,学会教育学生。关注、了解学生即时即景发生的变化,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表现和生活习惯,尝试和探究“成就美好人生教育”,引导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做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研究教学,研磨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讲究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但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因为理论的用处不在于告诉我们怎么做,只在于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教师的工作效果大多数具有迟效性和难以测量性。教育理论可以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否可行,并能够向我们预测这样做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前景,但是它不可能告诉我们当下发生的某一教育事件的具体教育方法。所以说,理论学习必须和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研究活动齐头并进,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教育研究,切实解决自己本职工作中的问题。

其次,要在问题驱动下进行学习和研究。要让教育科研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由一系列问题所驱动,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展开、推进。抓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抓住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痛”处,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使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

第三,要在基于案例的情境中,进行教育科研。所谓案例,即为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它来自于教育教学中有意义、有价值、能够引发人思考的事件。其实,事件本身不一定有关键与不关键之分,重要的是教师对事件的解释与分析,以及看问题的角度和对事件所赋予的意义,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因此,能否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将影响着我们教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我们要善于通过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手段,捕捉和积累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并利用案例的个性化、特殊化的特点,去研究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从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研究新问题、寻找新途径。美国教师在讲授进化论时,会告诉学生进化论在哪些环节上证据尚显不足,易遭受攻击,而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接触过反面的观点与论证,因此判断和辩护能力就相应较弱。这说明,我们传统教师的定位已面临挑战——仅仅“教书”是不够的。

毋庸置疑,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对于教师个体可持续发展,专业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教师都应给自己创造更多的研究时间,不断推进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题解教育『三问』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