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

2009-12-23肖小红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职业

肖小红

摘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因此,应采取相应对策,促进中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文素养

中职学校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才竞争程度的加剧,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然而,在中职教育中却明显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为满足短期的社会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导致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如何加强中职教育的人文素养培育,已成为中职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人文素养培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从一般意义上讲,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养则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通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现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具备的最起码品性,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人文素养教育,也就是学习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将优秀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人文素养培育对中职培育的意义和价值

中职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育具有人文素养教育的普遍意义,还具有中职教育自身需要的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中职生的现实选择。

中职教育是以满足职业技术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指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应包括一般专业能力、特定技术能力和适应职业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后两种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相当的人文素养。中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掌握学习接受新技术的方法,才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成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对中职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中职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创新能力受到阻滞。当今社会,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撞变得日益频繁,如果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就很难恰当地对各种文化成分进行合理的取舍,甚至在文化浪潮面前迷失方向,造成理智与情感的分离和科学认识与审美情趣的分裂,影响着中职生的发展。

(三)有利于克服中职教育中的功利倾向,有助于中职教育的长远发展。

当前的中等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不少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立足于本行业、本部门的需要,而不考虑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长远性,导致教育的社会本位窄化为行业本位、专业本位。在中职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避免功利化,为中职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当前中职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正处于外延扩张、内涵发展的特殊时期。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开始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职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急功近利,把进中职学校看作是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寻求谋生的一种手段,从而助长了重职业教育、轻人文社科的价值取向。

(二)教师普遍缺乏人文教育意识。

一些中职学校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中职学校的体制建构基本上是以职业技术领域之分工为原则,教师以专业教学为其最主要工作,参与人文教育活动被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牺牲,所以人文教育就成为最被忽视的环节。

(三)学生人文素养匮乏。

中职学生本来基础就偏差,加上缺乏重视和引导,对人文课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人文素养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少部分学生文化素养浅薄,审美情趣偏位,根本无法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人文素质匮乏,价值取向迷乱,以致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

四、中职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教育者更新观念,克服功利主义影响,从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的统一,是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统一。只有这样,中职教育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课题,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常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人们用全方位的思维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才能解决。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该摒弃中职学校传统的培养模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上来。中职学校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花大精力去抓,而不是仅仅将人文素质教育当成“软任务”,流于形式主义。

(二)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优化教育方法教育模式,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学习。相比于本科和高专的学生,中职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从生源结构看,有初中毕业的,有应届高中毕业的,生源质量差于本科和高专学生,因此存在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知识和能力有较大差异以及人文底蕴总体不强等特点。在人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材施教。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中职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因此要特别讲究教学方式,吸引住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应首先安排人文基础知识课程,以弥补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课程,使学生素养逐步提升。

1.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教师。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教师,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一方面,教师自身的高尚的人文素质,诸如品性学识、举止言谈、性格志趣、气质修养以及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

2.开设人文社科选修课。

根据中职教育理论教学时间比较短的特点,教师可通过增设文化素质课的选修门类来加以弥补,可通过开设艺术、伦理、哲学等方面的选修课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如哲学,尤其是人生哲学,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当学生沿着知识、方法和人生观的路径由浅入深地对人的哲学探究时,人生的目的意义、行为准则、终极关怀、价值尺度以及善恶标准等等便进入学生的思考之中,并通过哲学来体味人生,通过思考无限来反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这样的思考可以使人胸怀宽广。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人文教育能力。

职业人文精神与教师的经历和学识密切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对教师的培养中,有必要把人文素养及人文教育能力作为必要条件,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的培训,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促进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实训为主,但同时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样一种实训教学课程带有一种综合性质,其外延涉及到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公共关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一系列学科。

(四)建构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的作用,而人文素养中许多都是缄默性知识,必须突出感受体悟和养成。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是结合中职职业性特色,营造建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 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如定期的人文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人文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兼备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崔相录.迎接21世纪的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3-1.

[3]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职业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人文社科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