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09-12-23齐凤清魏钱亮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妹教师教学

齐凤清 魏钱亮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多重作用。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学问之机也,一凡觉悟,一凡长进。”提问是引起学习活动最常用的刺激信息,它能激发思考、培养思维习惯,能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能训练学生系统的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发问前,对所提问题是否有必要,提问的时机是否合适,问题是否难易适中,这一问题与上一问题以及以下将要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内在联系等,都要心中有数。

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研究课堂提问艺术:

一、旗帜鲜明地提问

旗帜鲜明地提出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否则,就会搅乱学生的思维。有这样一则传闻:某教师提问小学生:“你头上是什么?”“是帽子。”“不对。”“是屋顶。”“不对。” “是……”老师一着急,说出了答案:“是天空。”且不说这个问题提得多愚蠢,教学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在于问题不明确。任何问题都由“已知”和“未知”两项构成。在“你头上是什么”中,“已知”是“头上”,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明确。而且它和“天空”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这个“已知”只具有搅乱思维的负效应。问题中的“已知”划定了一个范围,逻辑中称为问题。回答的人应在问题中确定一个“值”,这是答案。答案如超出问题,叫做“答非所问”,旗帜鲜明地提问就是要划定一个明确的问域,这是运用提问方法、提问艺术的基础。

二、由浅入深式提问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要求提问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教育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高难度的教学原则,强调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这很有道理。但是问题一下子提得太难,学生不能回答,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教师应该讲究设计问题的坡度。教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如果直接问这一段对表达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学生很难回答。如果分两步导入,学生便可“拾级而上”。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造成“贫困”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学生就会结合时代背景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做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循序渐进的思考,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三、巧妙的曲问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曲问是教师设计的巧妙的问题,或采取迂回的方法,或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要经常变换提问的角度,而不是想起什么就直接问什么。例如,高中语文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如果直接问:“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在大多数学生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即使有人猜对了,教学效果也不太好。这时,教师可以这样问:“《荷塘月色》写于何时,当时的时代背景怎样?”学生思考了这些问题,自然明白了“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罗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如果直接问:“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立即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早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的看到了院子里的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的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惊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连“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细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的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曲问,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设计曲问应做到曲而不繁,力求曲而有效。同时曲问与直问应结合使用,不能一“曲”到底。

四、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既是科学的教学主张,也是一类(不是某一种)高质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运用提问的方法,首先应该注意提问的意义、质量和价值。应善于运用问题将学生导入思维的王国。例如,《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这些文字咋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采用启发式提问,才会让学生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是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看到了大千世界,他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他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倾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为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期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的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的阐释此种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采取启发式提问,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因此,教师能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

五、追问

追问教学法的倡导者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本性中的道理。苏格拉底称自己的追问法为“知识的产婆术”。追问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推进教学程序的教学方法,追问由一连串的提问组成,有方向、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追问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强调在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时再进行追问。例如,在进行《白杨礼赞》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先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篇文章写的是白杨树吗?”“为什么取名叫‘白杨礼赞?”“以景写人是一种什么方法?”……在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的指导下,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运用提问教学方法,切忌问题过多过碎,截断了意流语脉,破坏了文章的完整性。空泛的提问无法引起思维活动,属于无用的信息,不合逻辑的提问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属于有害信息。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才可能将提问的方法升华为提问的艺术。

猜你喜欢

小妹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的“鼠小妹”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狗小妹去采访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