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渗透

2009-12-23昝淑华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文化意识小学英语

昝淑华

摘 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想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必须有意识地去理解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必然与其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文化知识的渗透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应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渗透;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1-0037-03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通常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就决定了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语言教学必然涉及文化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石;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其实施途径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于话题教学中,理解文化差异

案例1:

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6 B《Whos younger?》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Jack: …my mum says Jimmy is also her child.

Su Hai:Whos Jimmy?

Ben:Thats Jacks dog. Here he is.

Su Hai:How old is he?

Jack:Hes five. Hes one year younger than me.

Su Hai:Oh, I see. So youve got a brother.

根据这段对话,教师设计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Is Jimmy a boy or a pet?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entence“Jimmy is also Mums child”?

从这段对话中的“he”“Jacks brother”“ Mums child”等词句中学生不难理解: Jimmy is loved by Jacks family.He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阐发:在西方,狗因为它的忠诚和善良,被看作人类最好的朋友,养狗的家庭常常将其视为家庭成员。西方人热爱动物,他们不仅不遗弃或虐待动物,还为流浪猫狗等动物建立了收容所,在他们眼中,动物和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生命权,人类应该爱护他们,与他们和谐相处。最后,教师教育学生要富有爱心,善待动物。

案例2:

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6A《At Christmas》这一课主要通过Jim一家人的对话,生动再现了英国人在圣诞节给亲属赠送礼物的快乐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对中国和西方人接受他人礼物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进行了比较:西方人总是高兴地接受并当场打开礼物,表示喜爱和感谢;中国人常常说些推辞之类的客气话,然后把礼物放置一边,等客人走了再打开看。当教师询问学生倾向哪一种接物方式时,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西方方式,因为西方人的热情、开放、直接,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本土方式,因为中国人的含蓄、礼貌、持重。接下来,教师安排了现场模拟交际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中西文化差异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简析:

在上述两则案例中,教师充分挖掘了话题中隐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启发思考、讲解阐述、播放影像资料、模拟交际的体验活动,一方面为语言教学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语境,促进了语言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对中西迥然不同的文化习俗的认识与比较,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明显增多,人们发现在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文化错误”,不仅达不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甚至造成情感上的不愉快。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源于对异国文化差异的陌生,由此直接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称呼、问候语、对赞扬的反应、谈话和话题、词语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文化错误。事实上,小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各类话题,如数字、颜色、问候、国籍、节日、天气、个人信息、赞美感谢、做客吃饭中都蕴涵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话题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或将其巧妙地渗透在语言操练中,努力做到文化渗透与语言能力发展同步。同时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文化习俗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只是体现了各民族的特点;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我们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

二、于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信息

案例3:

在教学数字单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hats your lucky number?”的游戏,然后告诉学生:中国人喜欢数字six,eight,nine,而西方人喜欢的数字是seven,在他们眼里,seven是个幸运的数字,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欢乐和好运,所以又被称为lucky seven。而thirteen是英美人忌讳的数字。在宴会上,13人不能同桌,也不能有13道菜,同时很多高层建筑也没有第13层,一般为12A以示区别。西方人也忌讳星期五,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所以,不管哪个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例举英语数字的一些奇特用法,比如:

in threes and fours三五成群

in one or two words三言两语

ten to one十之八九;很可能

six to one 六对一,相差悬殊

by 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

all in one合在一起的

one and all全都

……

简析:

人们对数字的选择和喜好赋予了数字独特的含义,折射了一种民俗文化。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种数字文化:数字的特定含义以及数字构成的习语,使教学更立体生动,更富有文化的味道。单词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单词蕴含了特定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进行音、形、义教学的同时,应适当地向学生传递这些信息,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有机渗透。如学习了“umbrella”一词,可以向学生说明英国的天气多雨多雾,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学习England, America, Australia等国家和城市词汇时,可以介绍英美国家的著名城市与历史古迹,如London, The River Thames, Hyde Park, Tower bridge等;学习房间类词汇或餐具类词汇时,可从kitchen这个单词入手,介绍英国人的厨房及其饮食习惯:英国人虽吃得简单,但他们的厨房设施却比我们要考究得多,一般家庭的厨房调料瓶起码有几十个,刀要放上十几把,锅有十几口,还有那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盘子。

恰到好处的文化渗透使枯燥的词汇教学趣味盎然,它必将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长久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这不正是教师所期待的效应吗?

三、于情景设置中,营造文化氛围

案例4:

这是圣诞节前夕的一节英语课,为了让学生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圣诞节,教师给教室作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墙壁上张贴了一张张圣诞老人的画片,教室中央摆放了一棵装饰漂亮的圣诞树,树上挂着一个个小礼品盒——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圣诞老人”赠送的礼品。学生围着圣诞树坐成两圈。在《Jingle Bells》 的悠扬音乐中,戴着红白两色尖顶帽的教师装扮成“圣诞老人”,与学生问候交流,给孩子们送去希望和祝福。“圣诞老人”时而与孩子亲热地握手拥抱,时而给他们发放礼物,时而向他们提出希望。孩子们或大声朗读贺卡上的英文,或展示自己收到的小礼物,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简析:

教学情景是文化课堂的重要元素,可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活智慧潜能。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等形式,为教学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异域文化气息;而桌椅的摆放、室内的布置、信息呈现设备等物质环境以及教师的语言、动作、体态均为课堂奠定了一种快乐的情感基调,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身临其境,自由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们知道,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少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和耳濡目染的熏陶,他们学习英语的时空往往局限于课堂,而课堂上的学习常常是机械性操练代替了语境化操练,学生难以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这不仅使学生形成英语学习枯燥的感觉,还直接导致他们在英语交际过程中遇到障碍。因此,英语教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带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情景,语义、语境、语用尽量真实,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于拓展阅读中,开阔文化视野

案例5:

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5A《Halloween》中提到了西方的鬼节,在孩子们眼中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课文中提到的购买面具和制作南瓜灯笼就是为庆祝节日准备的。课文教学之始,教师把Halloween的起源、习俗等像讲故事一样说给学生听;课文教学之后,教师让学生拓展阅读一篇有关西方人如何过万圣节的补充材料,材料涉及一些课文中所没有的信息,如节日期间人们举办化妆晚会,当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杰克灯”游玩或拿着提篓去挨家挨户讨零食等。最后,教师还让学生看了一张样子非常可爱的“Jack-O-Lantern”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的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小蜡烛,把它点燃,夜晚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可看到这张可爱的笑脸。教师布置学生课后分组制作这样南瓜灯,也可以上网搜索更多的关于Halloween的阅读材料。

简析:

节日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习俗文化,对节日文化的了解仅靠教材中提及的一些简单信息,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随着英语学习程度的提高,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讲故事和拓展阅读等形式可以扩充教材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通过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西方节日文化。除了上述案例中围绕“Halloween”的纵深式拓展,还可以由Halloween向其它一些重要节日作发散式拓展,如Easter, April Fools Day, Fathers Day, Mothers Day, Thanksgiving Day等。除了与教材结合以外,节日文化教学还可以和日期联系起来,比如在三月末或四月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复活节的文章。这样一年教学下来,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将主要西方节日了解个一清二楚,他们甚至会自动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节日图谱。通过阅读,学生会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提高自己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形成包容文化的胸怀。

五、于歌曲游戏中,体验文化乐趣

案例6:

在一堂复习课中,教师先运用“击鼓传花”游戏来进行语言的巩固操练,游戏中学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物品的传递上,即使在鼓声停止时,仍在推推搡搡,拿到花的学生显得被动而无奈,语言训练的目的没有达到。后来教师改换了“Who is the lucky dog?”的游戏,即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传递玩具狗,音乐停止,玩具狗落在谁的手中,谁就是 “lucky dog”,有机会回答问题或角色表演。结果,每一个学生都为当一回“lucky dog”而感到幸运和自豪。当他表现出色时,教师带领大家翘起大拇指,送给他一句“Youre really a lucky dog!”

简析:

和传统的“击鼓传花”游戏有显著区别的是,在“Who is the lucky dog?”的游戏中学生不再千方百计地把机会推给别人,而是争先恐后,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同样的游戏,为什么换一个名称,就有迥然不同的效果?学生的表现足以说明了他们对“lucky dog”的理解,这就是文化的微妙作用。诸如此类的“Simon says”“Bingo”“Choo-choo train”等英美传统教学游戏可灵活用于组织课堂中的语言操练,让学生于游戏中品味异国文化的趣味。

此外,欧美国家的经典儿歌和歌曲也是学生体验、鉴赏异国文化的一个美丽窗口,不仅能有效辅助英语教学,还是快乐课堂的催化剂。如歌曲《Old Macdonald》展现了农场里各种动物的叫声,这可以辅助动物词汇教学;《Ten Little Indians》可以辅助数字词汇教学;《Head, Should, Knees and Toes》可以辅助肢体词汇教学;《One More Try》可以鼓励学生不惧困难,勇敢尝试。还有许多有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强的经典歌曲,如《Yangkee Doodle》《Three Blind Mice》《Mary Had a Little Lamb》《Clementine》等适合学生表演,深受学生喜爱,这种通俗文化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儿童具有无形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文化教学是语言课堂中的一道营养大餐,它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世界的多彩,唯此才能体现语言课程价值的完整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责任编辑 闫会学】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文化意识小学英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