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09-12-22黄玉岷
黄玉岷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情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有机会质疑
有的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懂,一堂课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从头讲到尾,讲得面面俱到.这使得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更没有质疑的机会和时间.不但制约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而且一节课下来,学生收效甚微.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把所有的内容讲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应留有余地,让学生质疑,自己寻求答案.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只要形成自主性,学生就能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学生感到这是对他们智慧的挑战,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
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习惯.每一项新知识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实现和完成的.由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质疑,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进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学生不善于质疑的原因除了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敢质疑,怕提出的问题让同学讥笑、老师批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质疑的关键,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放下包裹,学生才能充分地思考,并增强质疑的勇气和信心,敢于质疑.
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要对学生质疑的问题及时评价,大力鼓励和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融洽师生感情.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增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学习主动性和内驱力有了较大提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促进学生可持续性的自主发展.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质疑的态度,学生质疑的问题有些可能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幼稚的、荒唐可笑的,不论正确与否,都要肯定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不要打击挖苦,本着先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再培养学生会质疑的原则,层层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更要会质疑,使他们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
学生的主体要依靠教师的主导,即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主体获得精神情感上的满足,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激起求知欲.在平等、合作、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不会担心质疑不当而受到批评,学生不会处于被动、压抑的心理状态,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质疑,按照各自的能力水平和方式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三、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课堂上学生的质疑盲目随意、不着边际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质疑的方法造成的.要使学生积极质疑并有所收获,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质疑的基本方法的教育,使质疑有针对性,恰到好处,使学生知道如何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1.指导法: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对于质疑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导他们先模仿老师的方法提问,学会模仿后,再指导他们自主提出问题,由浅入深,使他们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质疑的能力.
2.合作互助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相互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合作互助的氛围,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提高质疑的能力.
3.逆向思考法:是指从问题的反方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4.因果法:对于所学的内容以及所做的实验、一些规律、现象、结论等,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质疑方法.
质疑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创新个体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激活学生的质疑意识,为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创造条件,使学生学会质疑,激励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