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2009-12-22柏莉
柏 莉
探究教学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也就无从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养成感知化学现象提出问题的习惯,是对教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挑战.
一、营造氛围,消除障碍,使学生建立问题意识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渠道.针对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状,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爱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训练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有高超的化学知识素养,心中更要有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2.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想问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问题的发现是思维的起点和前提,没有问题的思维只能是一种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个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可以运用实验,也可用生活事例来创设化学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运用图表、幻灯、电影、电视、参观等,也可创设良好的化学环境.
二、精心组织,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法和学法的不当是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缺少的重要原因.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最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淡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的形成与优化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发现、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主要有:(1)因果法:见到一个化学现象,要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就会提出一系列的化学问题.比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时,笔者让学生分组实验,结果有的组发现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而有的组则发现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差异较大,为什么有的质量守恒,有的质量不守恒?(2)比较与联想法:比较同一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差异.比如,在学习常见碱的性质时,让学生了解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Ca(OH)2暴露在空气中会变硬,把CO2通入Ca(OH)2溶液中溶液变浑浊,而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要注意对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绝对不暗示,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以便学生乐于提问.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化学教材精心安排了不少探究活动,有的还给学生提供了提出问题的定向暗示.教师只要正确引导就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提出问题.但是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提出问题不都是如此简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首先应有一个包括观察和回忆等在内的感知过程,其次还应有一个产生疑惑的过程,最后还应有一个思考筛选提出问题的过程.教材的主编要求教师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应当灵活地用教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时就可把握教学时机,运用“头脑风暴”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提出其他一些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能经常抓住时机多加训练,学生就能较快掌握对物质的观察、感知、思考、提出问题等环节,进而逐步形成习惯.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努力使学生提出问题成为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多一些有意注意,进而感知、疑惑、思考、提出问题、深入探究.大自然是活的教科书,生产实践最能锻炼出人的情境.教师可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生产实践中尝试提出问题,以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意注意生活中某些化学现象,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总结筛选、作进一步的探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适当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家庭小实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感知事物、提出问题的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要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唯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