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改制中小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09-12-21李润仙
李润仙
摘要:文章探讨改制中小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阐述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就进一步加强改制中小企业的党建工作,尤其做好思想政治方面教育,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改制中小企业党建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258-02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改制中小企业的党建工作,尤其做好思想政治方面教育,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成为摆在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改制中小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从事党务工作的体会,认为改制企业党建由于长期受原来国有企业的影响,使得新形势下党领导改制企业运作时出现一些“不适应”。具体表现为:
改制后一些企业领导人“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意识淡化。一是企业管理中重经济、轻党建。容易把抓党建工作与抓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企业就是以效益为中心,以营利为目的,认为党建工作是虚的,从而孤立党的建设。二是干部使用上重经理,轻书记。特别是改制后,实行公司经理法人治理结构模式,致使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时。是列席。决策权完全掌握在董事长、经理手中。三是人员调配上重改革,轻教育。企业人员分流待岗等过程中,注重改革进程,而轻视职工的思想教育;注重职工的业务能力,而忽视思想作风甚至道德素质的综合衡量。一些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弱化”,政治核心作用难以体现。企业党组自责人无财权,无人事权,凡事都由法人代表说了算,党组织成了附属。党组织开展工作受到影响。正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一些企业的违法犯罪现象主要发生在行政领导身上。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企业领导人对历史使命感不强。也有上级主管部门政策规定上的不适应。党与时俱进操作改制企业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对改制企业的组织运作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目前,有些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离岗、离退休党员数量多,居住分散,不易管理。首先,高层次人才缺乏,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很少,中级职称、技师、专业技术人员也只占了职工很少的比倒。其次。管理人员能力不强,相当一部_分人员无论是文化基础还是综合素质,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相关的培训教育没有跟上,有用人才流失,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一些人受西方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种种因素影响,个别企业工作人员缺乏追求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一是业务上虽然能够履行工作职责。但争创一流业绩的进取精神不够。二是一些同志只满足于做份内的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现有水平,不愿花时间去拓展业务知识、业务技能。
在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的企业党建工作照搬照抄有关指示和要求,不能很好地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工作目标和着力点。党建I作形式上创新不够,对青年缺乏吸引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预见性。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等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趋向多元化。
二、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产品,直接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推动了企业自身的进步。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做法_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社会分配形式的多元化引起的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难解课题。
要配合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步伐。顺应时代背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改进。不管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都面临着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要树立公平、平等、诚信原则,确立权利与义务对称的价值观念。提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企业文化鲜明的思想性、道德性特征,为我们党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切实把党建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进而在企业中树立新思想、新观念,从而形成新的企业精神。
三、对策建议
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加强政I队伍建设具有紧迫性。这不仅因为它是企业“大政工”格局的基础。也是影响企业党建深化的关键因素。强化教育培训,按照各级各类政工干部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复合型”政工干部为目标进行培训。企业政工干部应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方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帮助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释疑解惑,化解矛盾,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广大政工的实践锻炼。如下派到基层、班组任职锻炼,放到关键岗位压担子等,让他们体会工作责任,熟悉工作程序,积累工作经验。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是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首要问题。首先要在基层党委、相关党组织负责人中确立不抓、抓不好改制企业党建工作就是没有政治责任感、就是失职的理念。要把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的年度考核评价内容之中。同时把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委、政府表彰企业、企业负责人的参考条件之一。
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强化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首先,企业党建工作要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热,最、难点、重点问题,长期开展以保先教育常态机制为载体的企业活动,使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特别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其次,要正确认识企业党组的重要作用。正确的思想路线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作保证。党组织自费人要敢于运用党的正确理论纠正企业行政的偏向行为。再次,要正确处理好党与政的权利关系,使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的职责结合起来。上级主管部门在配
匹党政主要领导时,可以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专兼结合,一岗两责”等办法,促使党政领导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做好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条件。一是要在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成立企业党(工)委专门抓,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各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协同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按照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改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以理顺隶属、明确职责。三是建立选派改制企业党建联络员制度。重点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帮助协调企业内外关系。以规范企业制度为抓手,突出党建工作的基础性。目前,《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党章》都对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在如何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怎样让党组织切实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方面,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使国有企业党组可操作的规章与法规。所以,亟待制定并出台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有关企业党建工作法规。具体内容包括:改制企业党组织的职权与任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工作经费的数量与使用等。
大力加强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在企业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只有应用到生产经营中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企业党组织应将党的理念有机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在设计企业文化内涵、建立企业文化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培育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切实形成一种有别于其他企业,能反映本企业管理风格、被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和群体规范。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支具有科学理想、先进技能和创造热情的团队,使企业的发展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内容、新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评判体系。一是要以是否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于绝大多数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来评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是在工作机制上,要从单纯依靠上级党组织发指示、“出题目”的被动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在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原则下-积极主动地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实际的“自选动作”,以增强企业党建工作在新的组织制度以及新的内外环境下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三是拓宽企业党的工作思路,变守旧封闭性思维为开放性思维,变呆板单调定势为求新求活求实。四是积极探索职工群众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饮食公司山西太原030013)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