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研究

2009-12-21王保珍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机制过程模型

王保珍

摘要:文章在对企业创新网络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从组织学习理论出发,对企业创新网络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企业创新网络与组织学习的互动模型,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组织学习创新网络系统研究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254-02

一、引言

企业创新网络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方向。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Kuppem,2002)认为现代企业的创新活动已由过去那种相对独立的内部创新发展成为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外部创新网络阶段。一般而言,创新网络是指一些联在一起的组织,这些组织包括公司、大学、政府机构和其他一些研究单位,他们通过获取、整合创造和应用不同的知识和技术诀窍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先进技术产品。另一些学者认为创新网络已经成为企业间合作研究开发的重要组织形式。国内学者也对创新网络给予了关注。从已有的创新网络理论研究来看,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对创新网络的内在机制缺乏足够的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网络进行分析,可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本文拟从组织学习的视角人手,把企业创新网络划分为实体、管理、知识三个子系统,考察组织学习在各个子系统中的作用。

二、企业创新网络理论概述

1企业创新网络概念。网络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90年代开始流行。哈兰德认为网络为一种纤维线、金属线和其他类似物联结成一种“网”的结构。戴尼斯等认为,网络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关于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或组织制度。威廉姆森认为,网络是市场交易与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企业与市场相互作用与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弗里曼引证并接受Imaiand Baba(1989)的创新网络定义,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创新网络的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广泛使用。

本文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认为企业创新网络是指企业为获得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与外部组织建立的彼此信任、长期合作的各种合作制度安排,它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变革。

2企业创新网络的特点和构成。企业创新网络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合作创新是创新网络的核心内容。第二,合作关系的稳定性、长期性。第三,合作形式的开放性。第四,网络关系联结的多元性。第五,组织学习是网络关系的驱动力量。企业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第一,实体。实体是构成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第二,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第三,政府。政府在创新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证明政府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第四,资本市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直接关系着创新活动的成败得失,创新只有与资本的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成功。第五,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为企业间交换信息提供了平台。

从合作的对象来看,企业创新网络的类型可以分为:第一,垂直企业创新网络,主要是指企业与上下游的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合作。第二,水平企业创新网络,主要是指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甚或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第三,混合企业创新网络,即涵盖垂直与水平两种关系的合作。

三、组织学习理论概述

组织学习理论的兴起缘于组织变革理论。一个组织如果要适应内外部的变化,必须不断革新和演进,即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组织。在这种革新和演进过程中,组织是按照组织意图和目标发展、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主体。组织学习理论的核心是组织学习。

1组织学习的概念。组织学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70年代开始出现相关文章和著作,其中Chris Argyris&Donald Sehon于1976年出版了《组织学习》一书,对组织学习的概念做出明确解释,他们认为组织学习是指“发现错误,并通过重新建构组织的‘使用理论(theory-in-use)L人们行为背后的假设,却常常不被意识到)而加以改正的过程。”之后Chris Argyris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以修正和完善这一概念,其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学习进行了界定,使组织学习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本文认为组织学习就是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主动适应环境进行组织变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及其成员积极改变自身的认知,创造知识并应用组织内外的有用知识,指导组织行为,进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组织学习的模型。国外关于组织学习的模型主要有,彼得·帕沃夫斯基学习模型,这一模型把组织学习归纳为三种视角。第一种是认知视角,包括结构研究和团队认识论两种研究方法。第二种视角是文化视角,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性研究。第三种是行动——学习视角,其基本思想是,对内容的理解通过行动之后的反思而得到加强。其中认知方法在组织学习模型中占主流。最具代表性的还有Karl Weick[10](1979)的三阶段认知环路模型和Watkins&Marsick的持续性学习模型等。其中最为经典的组织学习模型是阿吉瑞斯和熊恩在1978年提出的四阶段模型(图2),即发现(discovery)、发明(invention)、执行(paxluction)和推广

该模型存在的缺陷在于:第一,是线性思维模式,没有能够完整地反映出组织学习的动态特征。第二,缺少反馈环节,没有反馈的学习是盲目的、不成功的学习。第三,没有反映出组织学习的路径依赖特性,组织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组织以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发现。第四,没有反映出组织学习是不断上升的过程。因此,该模型难以描述学习的真正过程和本质。

国内关于组织学习的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有张钢和陈国权等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张钢认为组织学习不单单是个人学习的简单加总,而是一个带有反馈机制的不断纠正错误的社会化过程。组织学习过程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可以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中学习的机制,并能产生、贮存和搜索知识,以达到组织行动的理想效果。为此,他建立了复杂组织学习的双向过程模型以便更好地刻画组织学习过程,设计了组织学习模型。这一模型强调了组织学习是指组织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这一模型强调了组织视野对组织学习的决定作用,它有利于组织对内外部环境的反馈信号进行统一的说明以及组织中合作学习的实现。陈国权等在阿吉瑞斯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组织学习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环节和上升过程。

组织学习模型的建立为企业创新网络提供了动力和学习的机制,促

使创新网络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组织学习模型

1创新网络中的组织学习过程。从组织学习理论出发,并结合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理解,本文认为创新网络中的组织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对网络各节点(成员企业)原有知识的整合、提炼、归纳形成网络知识基的过程;(2)甄别、发现新的知识;(3)整合并形成共有思维模式;(4)知识的共享与扩散;(5)知识库的作用。

2创新网络与组织学习的互动。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来看,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所带来的对传统组织形式的变革,事实上就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本文试图构造创新网络与组织学习的互动模型,以揭示和刻画企业创新网络的内在机制,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互动关系说明如下:第一,创新网络是对传统组织形式的突破和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网络的形成对应着组织本质的变革。因此,可以从组织本质变革和演化的视角来考察创新网络形成的过程和机理。第二,创新网络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本质就是不断学习。因此,创新与组织学习须臾不可分离。第三,创新网络的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合作,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赖于组织学习的促进和推动。第四,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创新网络是一种生命有机体,它具有自我保护功能,会受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而抗拒来自外界的变化。因此,必须通过组织学习才能适应环境,并与外部环境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第五,个体在创新网络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组织形式变革的积极参与者,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因此,组织学习必须从分析个体学习人手。

五、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从构建创新网络伊始,组织学习作为其内在机制就在发挥着作用,可以说组织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网络的成败。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创新网络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有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对来自外界的任何变化都会下意识地启动其自我保护功能以抵抗外界的干扰。因此,在创新网络的建立和推行过程中,随时会受到来自成员本能的自我保护功能所引起的反抗,组织学习为创新网络的抗免疫系统提供了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案。然而,联盟网络的管理者,还必须关注创新网络合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关注创新网络参与者的有效激励,完善创新网络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联盟网络的效率和效益,这是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机制过程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