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2009-12-21焦静靖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规范

焦静靖

摘要:会计是社会性极强的行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I作质量和形象。文章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内容入手,指出当前会计领域仍存在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责任心差、谋求私利、监守自盗、违背审计原则等现象。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成目进行深入分析,相应地从制度规范、教育体系、健全法律体系、监督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213-0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方面。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会计行业中“诚信”这个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迫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当今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丧失,我们必须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企业领导人,会计人员自身等各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尽快的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规定,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人为地制造了大量会计舞弊案件。以上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会计行为扭曲,会计假账丑闻不断,CEO利润、CFO收入、书记成本、经理效益大量存在,企业绩效整体低下,会计管理疲软无力,注册会计师公信力低下。

2屈服领导的压力被动造假。在目前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管理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也就不可避免的与企业负责人道德水准密切相关。一些企业负责人为了个人利益往往向会计人员施加压力,而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迎合领导只能违背职业道德而造假。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滞后。目前各类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没有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在讲解有关职业道德内容时。通常也是一带而过,没有涉及实质性内容;在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没有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弱化,致使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抵抗各种诱惑,不能够坚持原则,更不能依法办事。

4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在会计领域。更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单位在招聘时,往往要求应聘人员“熟悉各种税法和服务技巧,能够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益”;还有一些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一旦违背他的旨意,会计人员就面临下岗的困境;同时维护会计人员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又不健全,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5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由于会计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常使得会计人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我们应该怎样使会计人员脱离这两难的境地和尴尬的局面呢,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1确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美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注册会计师执业品行规则、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标准、财务经理道德、内部审计师道德规范等构成。我们可借鉴美国经验,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与国家颁布的相关会计法律相互补充。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可分为三个部分:职业道德概念——对职业道德基本原理的理论概括;行为守则——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则和具体标准;职业道德细则——具体说明行为守则在特定情况下地运用。具体来讲,就是制定针对会计组织体制改革的规定。首先,从根本上杜绝单位领导者对会计工作的干预,使会计人员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可以独立执业,这是会计人员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供信息的前提。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律体系,包括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各种法律、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利于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否失范提供法律依据。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及约束力,这样才能有助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善。

2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一个长期的系小学、中学的学习期间加强社会道德教育,而且在大学或职业学习期间,要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渗透到专业学习内容之中,应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之前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以后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做到敬业、乐业、勤业,为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会计职业品德教育,包括敬业爱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2)会计职业纪律教育,包括熟悉法规、依法办事、保守秘密等;(3)会计职业能力教育,包括搞好服务、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等。形成以会计专业在校生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通过正面引导,反面教育,让会计人员树立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其基础是不做假帐,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要让职业道德成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

3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在一个道德意识浅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为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不是仅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2006年2月15日,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颁布,使我国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更加完善,尽快熟悉新准则并在上市公司中正确使用,是对职业道德水平的挑战,也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契机。

4完善监督机制、自律机制与评价机制。会计监督机制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只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5健全机关法律法规体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一是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制定法规加以规范,为会计监督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尤其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加大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迫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

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人员必须增强爱岗敬业意识,不仅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掌握有关会计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注意自身修养,并且通过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开创一个新局面。只有这样,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才能以会计法律、法规为准绳,以职业道德为原则,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志宏,高级会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叶陈刚。程新生,吕斐适等,会计伦理概论[M],北京:清华走学出版社,2005。

3陈汉文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徐荣伟,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5(10)。

5,周红,林学明,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思考及教育途径[J],财会探析,2007(12)。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商业银行河北秦皇岛066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