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09-12-21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核心

熊 妍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新形势下,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085-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新局面的强大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全社会应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度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社会思想空前活跃、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所滋长,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也趁虚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共同的价值理念来凝聚人心,形成社会认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在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高校广大青年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的客观要求。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教学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学校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使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以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立自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把这一理论作为广大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这个理论把握方向,辨别是非,指导行为,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切实解决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进一步坚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每个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符合社会普遍价值的同时充分展示并实现自身价值和奋斗目标。

3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高校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要针对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广大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苦乐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态度,为自身的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引导他们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和人才基础。新时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与以往时代鲜明不同的时代精神,而改革、创新则是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获得理论发展创新,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勇于开拓和创新的优秀品格和精神气质。增强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引领时代进步潮流。

4以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一条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针对部分大学生是非荣耻不明、善恶美丑不辨等现象,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让每+学生都知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榜样群建设结合起来,与课堂教育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一批教师和学生中的先进人物,树立好典型,大力宣传这些榜样身上的闪光点,用身边的先进人物优秀事迹教育、鼓励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在校园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育人氛围,形成知荣耻、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更是一种养成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风、教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教师应该自觉成为学生的楷模。要经常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的专题活动,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不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再兴,杨增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2徐圆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2008(2)。

3张秉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8(4)。

(作者简介:熊妍,川北医学院党办、院办秘书信息科副科长,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南充637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