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心理训练 提高学生物理创新能力

2009-12-21蓝东生

江西教育C 2009年9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创新能力阶段

蓝东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者不应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身心智力均处在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德育,潜移默化使学生人格、素质得到培养,引导学生身心智力健康发展。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

一、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与学习态度

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正处于发育的阶段,思维能力已经开始超出了不只是有感知具体事物的能力,而且表现出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即从具体运算逐渐过渡到形式运算。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处于绝对优势,学生开始能独立思考,并逐渐有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好时机。但这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还未完成,还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容易引起学生的成绩分化,也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转变。因此,这个时期的教育很重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他们素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要加强德育与教学的相互渗透。

这个时期学生看问题存在片面性,只能局部思考问题,遇到事物只考虑表面现象,忽视了其内在本质。学生虽然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但由于存在片面思维,而且由于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思维也呈现出了批判性,经常会不满意师长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喜欢自己探究,并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喜欢和人争论,尽管存在盲目性,但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好时期。

二、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这些都对新世纪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新时期对教师的应有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独立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引导、启发。提问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光的反射”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教师接着抓住时机追问:人不是光源,也不会发光,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呢?由此引发学生对为什么能看到物体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其创新能力的增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要求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才能够自如发挥,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引导。适当的物理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学“光的传播”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见过的最大的影子是什么呢?”让学生大胆想象、猜测,从而使学生思维围绕知识点中心向外扩展。而物理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给学生一些实验仪器、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是最能锻炼和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方法。比如,在学完“力学”后,教师给学生一支筷子、一杯米,要学生设计一个方案,使得用筷子可以直接将米提起来。学生的探究兴趣很强烈,从而,也能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这种实验有别于课堂内的实验,它并不受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的约束,学生经过大胆假设,细心求证,可以更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深入探究的精神。◆(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朱坊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创新能力阶段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谈独立思考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谈独立思考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