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群行为与“周森锋事件”
2009-12-21田育才
田育才
【摘要】本文试结合社会心理学,从网络集群行为的视角解读“周森锋事件”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 人肉搜索 周森锋事件
一、引言
2009年6月20下午3时,湖北省襄樊宜城市委在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提名推荐周森锋为宜城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候选人,大家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6月21日下午,唯一的候选人周森锋得到了全票,被选为湖北省襄樊宜城市长。6月22日见报,21日提前上网的《楚天都市报》在一篇文章称中“周森锋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县市长”,随后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多个门户网站纷纷相继转载,转载过程中将“可能”两字从标题中去掉,“中国最年轻的市长”立刻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网络开始围观周森锋,针对周森锋的一场大规模的人肉搜索行动迅速发起,关于周森锋的身世、家庭、学历、工作等背景信息在网络上一一呈现。关于周森锋的“背景门”、“妻子门”、“香烟门”、“打伞门”、“抄袭门”也在网络上风生水起。各大媒体如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迅速跟进,对该事件进行了及时、连续地追踪报道。这种首先发轫于网络,随着传统媒体大规模介入,接着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配合,共同促使事件大规模迅速传播并产生影响已经成为当下媒介现象之一。
在社会学中,集群行为是指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一般认为,集群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自发性。即不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行为,而是受到某种刺激后自发形成的行为;2、狂热性。即行为的方向目标不清,缺乏理智的思考,完全被激情所支配;3、非常规性。即行为不受一般的社会规范约束;4、短暂性。即行为由一时的情绪冲动产生,难于持久。情绪感染和模仿是集群行为形成的主要心理机制①。
根据集群行为的定义和特征,网络集群行为是指在某一时间内,一种相当数量的网民聚合起来,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网络新技术,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制约的网络表达和网络狂热行为。人肉搜索是网络集群行为的一种典型表现。网络集群行为和现实集群行为有同有异。其相同点是个人在集群行为中都具有自发性、狂热性、过激性、被暗示性等特质;不同点是网络作为一个高度匿名和低度控制的平台以及传播信息的工具,其传播的广泛和快速使得网络集群行为的建立比现实集群行为更加容易,而网络集群行为中的个体也更容易沉溺在一种集群冲动之中。因此,网络集群行为比现实集群行为更充分地表现出匿名性、偶发性、情绪性等特质,更容易形成集群行为的冲动。“周森锋事件”是由其当选市长的信息在网络上出现开始,逐渐发展到网民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人肉搜索,接着与他有关的“相关门”事件在网上大规模传播,网民的行为显然符合上述网络集群行为特征。
二、“周森锋事件”的表现形式——“人肉搜索”
29岁的周森锋当选为湖北省最年轻市长的消息发到网上,马上引起了网民的注意和亢奋。这个年龄阶段的同龄人,许多人还在为工作、房子而挣扎的时候,周森锋就已经成了市长,这是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此后,网络开始围观周森锋,网友开始对他进行大规模的“人肉搜索”。
本文中的“人肉搜索”主要是指人们通常提到的社会层面的寻找具体的人和线索的搜索。搜索行动是从“背景门”开始,网友们带着“80后市长,周森锋啥背景?”的疑问,在网络上展开行动,于是禹州市委书记周庚寅的简历被贴过来,成了周森锋的父亲,还好,很快就证明他的父亲在窑厂打工。没有父亲的背景,网友开始搜索他的妻子。一搜,周森锋的妻子竟是襄樊市人大副主任。这次辟谣更快,周森锋的妻子只是人大下属一个部门的副主任,其父母也在家务农。“妻子门”也无疾而终。
当父亲和妻子都没有“问题”时,网友开始从周森锋自身寻找证据。一张周森锋在农村调研的照片在各大论坛出现,站在他后面一位年龄比他大的干部给他打着遮阳伞。接着,又曝出“天价烟”照片,这是时任宜城常务副市长的周森锋与畜牧局官员开会时拍的,会议桌上周森锋面前有一盒香烟,有网友指称该烟120元一包,但多位网友跟帖指出,那只是黄鹤楼系列里的满天星,28元一包。
有了“打伞门”和“香烟门”的瑕疵,网友们继续战斗,终于找到了证据——“论文抄袭”,这可是硬伤。网友把周森锋2004年发表于《商业研究》期刊上的 《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的论文翻了出来,与王宇、柯玲、蹇明发表于《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5期的《论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对比,发现文章内容(结构)相似,得出学术论文涉嫌抄袭的结论。这便是“周森锋事件”中的“抄袭门”。
经历过“背景门”、“妻子门”、“打伞门”、“香烟门”和“抄袭门”,有关周森锋的基本情况,从其家庭出身、求学经历、婚姻情况、工作经历、为官经历乃至生活细节都基本上全部呈现在公众面前,这些都是在网络上“人肉搜索”的结果,它可以让人们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信息的全貌,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事件背后的真相。
三、“周森锋事件”的原因分析
网民之所以对“周森锋事件”趋之若鹜,对周森锋进行围观和“人肉搜索”,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成因。群体意志对个人意志的支配及个体网民责任意识的淡泊,这是产生网络集群行为“人肉搜索”的主要原因。“周森锋事件”首先是一个网络事件,然后才是新闻事件。对周森锋在网上进行围观和“人肉搜索”,虽然是由具体的网民个人来进行,但却是在网民群体的共同推动下,使信息能够被迅速复制、粘贴、转载,使受众人数不断扩大,并最终影响舆论的表达。因此,作为一种集群行为的“人肉搜索”,这种行为源于网络而作用于现实,匿名、分散的网民依靠群体力量,找寻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这种比一般的集群行为现象更为复杂,其行动更为隐秘、影响也更大。
第二、社会原因。29岁的周森锋当选为宜城市长,事前经过媒体任前公示,又在市人大“无记名投票”下“全票当选”,程序上应该是无懈可击,但却引起网上舆论广泛的“猜测”和“联想”,一时之间,沸沸扬扬。这两个被当地官方所强调的制度,遭到了公众和网民的质疑,也许正是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流于形式所造成。当前干部就任公示的内容过于单调,缺乏可监督性,基本上只有“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而对于工作实绩、选任理由、收入财产状况和家庭成员关系等更详细和便于监督的信息却没有透明公开。因此,官员选任,年龄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选任的程序、过程是否能足够透明公开,并以此取信于民。
四、“周森锋事件”的影响
经过网络的围观,“周森锋事件”自然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从网络集群行为的视角来看,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正面影响。由于网络集群行为的“人肉搜索”是社会问题的折射,网络集群行为自然也是现实社会的投影。目前,中国社会处在黄金机遇期,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断裂感、不安定感等导致了社会成员的紧张情绪,网络舆论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了解公众真实想法,适时调解冲突的机会,发挥着社会安全阀作用。因此,一方面是透过网络集群行为,发现群众真实的想法,特别是通过大型的网络集群事件,更应该引起政府的注意,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则是透过网络集群行为,澄清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②
第二、负面影响。由于网络集群行为是一种群体行为,并且具有匿名性、狂热性等特征,因此,网民的个人意志不但常受到群体意志的支配,同时也具有过度干预的倾向,导致人们行为的“责任分散化”,甚至是“责任虚无化”,网民的责任意识丧失殆尽。在“周森锋事件”中,网友们对其细节的呈现甚至隐私的大量呈现,散发出“多数人暴政”的狂热气息。
因此,当我们在利用网络集群行为的“人肉搜索”进行观点表达和信息呈现的时候,既要注意其道德表达的良好愿望,也要关注在其过程中表现的各种暴力倾向对社会生活的破坏。
五、结语
在人们对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追求日益强烈的今天,在舆论的多元化、多变化、多选择性日益明显的当下,我们要真正学会面对社会、面对舆论、面对网络。一方面,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网络言论平台,让公众自由地发表观点;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和提倡网民道德自律等手段,推动网络法治化建设。
参考文献
①参见汝信主编《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364页
②秦彤,从“范美忠事件”看网络集体行动[J].法制与社会,2008(12)上
(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