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歌剧的女高音咏叹调演唱
2009-12-18刘航
刘 航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威尔第统领歌剧时代之后,由普契尼领导的歌剧进入了新的时代,即真实主义歌剧,他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曲家。普契尼继承发扬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与人道主义精神,将传统中的自由旋律和现代音乐的全新要素相结合,创作出细致婉转、层次分明的管弦乐。他汲取了各民族乐派的精华,将当代和声、管弦乐法、曲式等方面的技巧兼收并蓄,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朗诵与咏叙风格,其作品剧情紧凑,题材独特,充满异国风情和强烈的震撼力。在普契尼成就的鼓舞推动下,意大利的作曲家们纷纷创作出一系列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具有全新独特演唱风格的真实主义作品。
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并且每一部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至今还经常搬上舞台演出。《蝴蝶夫人》是我很喜爱的一部歌剧,尤其是对剧中的女高音巧巧桑的演唱更是偏爱有加。1904年,普契尼根据剧作家贝拉斯科的剧本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这部抒情歌剧是室内风格,不追求外在情节的舞台效果,而是集中刻画和表现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历程,由于歌剧的社会背景是日本,在音乐渲染上充满了东方风情,运用了日本曲调和五声音阶。
故事讲述了一个日本艺妓对爱情的坚贞,蝴蝶夫人巧巧桑为了爱情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却最终也没能换回她想要的爱情。整部歌剧中最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要数《啊,晴朗的一天》,这可称之为经久不衰的旋律,具有戏剧的色彩,对于女高音在声音上的要求非常高。歌曲的开始是幻想的开始,充满期许的音调完全将主人公带向自己编织的梦里,所以开始部分的声音是含蓄飘渺的,中段是回忆美好的时光,声音要求温暖柔和,末段中表现她完全不能从幻想中自拔的情绪,声音要求表现激昂的情绪。整首歌曲几乎完全是巧巧桑的内心独白,承袭了普契尼“歌剧的基础是题材及其处理”的特点。此处,普契尼运用了朗诵式旋律和节奏,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憧憬和向往,大量的宣叙调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来的急切心情。普契尼将剧本与音乐并重,完全融入角色的需要,表现“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永恒主题,在歌剧情节上除了关注所发生的事件外,还集中注意力于塑造人物形象与表现人物的悲剧遭遇。
整部歌剧分为两幕,第二幕的最后是蝴蝶夫人悲怆的演唱,歌声充分表现出人物平静外表下愤怒热烈的心。在巧巧桑的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要忠于自己的爱情,她嘴里念着“宁可怀着荣誉而死,决不受屈辱而生。”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的心也为之震撼,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不禁使我追溯到人物背景,她的命运很具戏剧色彩,曾经显赫的家庭由于父亲的离开而逐渐衰落,她被迫去当艺妓,在满心嫁给平克尔顿后以为这就是她的最终归宿,却不知命运又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宁可怀着荣誉而死,决不受屈辱而生。”显示了巧巧桑一生的尊严,当一切希望都化作泡影、要与孩子分离的那一刻,她对于爱情仍然坚贞不渝,选择了有尊严的死去。这首咏叹调演唱的感情是很戏剧的,向孩子诉说着一个母亲悲惨的一生,她在身心受到极度的创伤中选择死亡,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永生,因此在悲痛的歌声中渗透着绝决的坚定。整部歌剧对于女高音的演唱来讲是绝对的考验,前后矛盾的戏剧性情节完全融入到音乐里,要求声音中体现前后对比,所以在诠释音乐之前必须有一个阅读全曲的过程,必须在熟悉剧情的跌宕起伏后才能够做到完美的演绎。作为音乐从事者,我们不仅仅要演唱音乐,更要将音乐与戏剧性相结合,让二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普契尼创作的歌剧,绝大多数都塑造了伟大的女性形象,如巧巧桑(《蝴蝶夫人》)、咪咪(《艺术家的生涯》)、柳儿(《图兰朵》)、曼侬·莱斯戈(《曼侬·莱斯戈》)等等。他的主要歌剧共有四部:《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下面就这四部歌剧女主人公的演唱特点做个简单的探讨。
首先,普契尼善于从平凡普通、琐碎朴实的市民生活中,表现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捕捉他们的特色个性,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从而深刻揭露了现实的残酷性与不平等。这个特点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普契尼的歌剧人物形象立体鲜明,故事情节婉转动人,戏剧冲突十分激烈,生活背景丰富翔实,地方色彩浓郁独特,特别是在歌剧《蝴蝶夫人》中,灵活运用五声音阶与日本民歌,很好地渲染了东方风情和神韵;再次,普契尼发扬了意大利歌剧的优良传统,非常注重歌唱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发挥歌唱家的优势与特色,使得旋律流畅优美、感情丰富细腻,这个特点在《托斯卡》中表现得很全面。
通过对普契尼歌剧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普契尼创作的特点以及对于声乐演唱的要求,着重体现在真实主义方面。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只有充分了解了作曲家的特点和要求,对作品做深入理解,今后在演唱其作品时,才能够更准确地领悟和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