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社办《当代》

2009-12-17朱盛昌

当代 2009年4期
关键词:诗歌散文编辑室当代

朱盛昌 湖北麻城人。1949年毕业于中原大学。历任《当代》杂志副主编、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我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参与《当代》的工作,干了十八年。一九九六年离职休养至今,又是十二个年头。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曾经为之劳神费力的刊物正在年富力强的一代手中生气勃勃地发展着,心中十分欣慰。

《当代》创刊三十周年来临之际,不禁回想起创刊初期全社办刊的一些情景。

《当代》创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当时,我国新时期文学破除“左”的禁锢迅速发展起来,被抑郁多年的文学生产力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断出现震撼人心的作品。人民群众经历了十年文艺饥渴,表现出强烈的阅读愿望,所有的文学出版物都供不应求,印刷量动辄以几十万计。文学发展的形势呼唤文学期刊的产生,一九七八年七月,北京出版社率先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十月》,紧接着上海的《收获》在一九七九年一月复刊。形势逼人,作为全国最大的文学出版机构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不能无所作为,于是《当代》应运而生。

创刊之初,出版社领导考虑到我们出版社有充足的稿源和健全的编辑机构,认为用不着另设专门的机构就可以把刊物办起来,便确定了一个由孟伟哉负责的三人兼职小组来负责刊物的编务(另两位是小说北组李景峰和少儿组叶冰如),稿件的提供和编辑加工则由全社各编辑部门分别来做。

那时在每期出刊前几个月,就由总编辑韦君宜召开编前会,各位副总编辑、各个编辑部的主任和现代文学编辑部各编辑组组长都参加,各编辑部门自报准备提供什么稿件,说明稿件的内容、创作特点和作品质量,经过议论,最后确定一个初步篇目和交稿时间。会后由孟伟哉的三人小组归总协调定出目录,安排组版,最后发稿。当时强调杂志要杂,除了现代文学编辑部各组提供长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回忆录而外,外文部每期都要提供外国当代作品,戏剧编辑室则提供话剧和电影剧本。小说南组还负责提供台港文学作品。可以说,那时是全社办《当代》。参与办刊的不仅是编辑部门,出版部、发行科、美编室也都各有任务,真正是全社一盘棋。总编辑韦君宜几次讲到,《当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面旗帜,大家要齐心合力把它办好。副总编辑兼《当代》主编秦兆阳也说,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刊物,因为这个刊物是我们出版社的门面。

全社办《当代》显示了优越性。各编辑部组都拿出最好的稿件,在编前会上极力推荐本部组编辑的作品,都希望通过《当代》把所编的书在出版前就介绍给读者。每次编前会开得都很热闹。翻开《当代》初期的目录,可以看到各编辑部组提供了许多精彩作品:小说南组提供的《将军吟》(莫应丰)、《芙蓉镇》(古华)获得了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代价》(陈国凯)获得了《当代》文学奖。小说北组提供的《疯狂的节日》(杨鑫基 胡月伟)、《在人海里》(朱春雨)获得了《当代》文学奖,《雕花烟斗》(冯骥才)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奖。诗歌散文组提供的《命运》(杨匡满郭宝臣)获得了全国报告文学奖,戏编室提供的《未来在召唤》(赵梓雄)、《哦!大森林》(都郁)获得了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奖。各部组提供的好作品还有很多,例如南组提供的中篇小说《布礼》(王蒙),诗歌散文组提供的邓拓、田汉、廖沫沙、张志民、周良沛、李瑛等名家的诗歌,理论组提供的陈荒煤等名家的评论文章。外文部提供的都是各国当代名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和美国短篇小说大师契佛的作品。小说南组提供的台港作品也都是当地著名作家如白先勇、杨青矗、於梨华、聂华苓、阮朗、何达的佳作。正是有了这些高质量作品,《当代》出世之后才获得了广泛而持久的欢迎。新华社专为《当代》创刊发了消息,国外传媒也作了报道。

不过,情况在变化,没有估计到的事情发生了。创刊号出刊不久,就不断收到各地寄给《当代》编辑部的投稿,很快就积累了几百件。这些来稿无人处理,现代部各组都不愿接受这些额外负担,兼职三人小组更无力处理。来稿暂时堆放在现代部秘书办公室的一角,越堆越多。随后又是要求订阅的,要求交换的,要求改编电影和电视剧的,要求与《当代》建立联系的……没有料到的事情越来越多,没有一个专职机构看来是不行了。孟伟哉把我找去,要散文一摊把《当代》的事务兼管起来。当时我是现代文学编辑部诗歌散文组副组长,负责散文一摊。为什么选中我们,一则是我在办刊过程中显得比较积极(这和我过去办过报纸副刊有关),二则领导上认为我们散文一摊的任务不是很重。我们主张要单独建一个《当代》编辑组,未获领导同意,韦君宜认为我们兼着干就可以了。这样,我们从第三期开始就兼管了一段时间。结果是出书和编刊两种任务老有矛盾,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经过多次呼吁,在创刊一年后,社领导于一九八〇年六月份决定成立《当代》编辑组,主要任务是处理《当代》的来稿和编务,社内各编辑部组还继续向《当代》提供稿件。来稿越来越多,编辑人员不够,又从外面请了王兴志和陈松叶两位同志帮忙审稿。在诗歌散文组兼管和《当代》编辑组成立后,除配合做好全社办刊的工作外,也单独编发了一些好作品,路遥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程树榛的报告文学《励精图治》、叶文玲的短篇小说《心香》、张林的短篇小说《你是共产党员吗?》都获得了全国奖,郑万隆的中篇小说《年轻的朋友们》、陈中冀的中篇小说《职责》、焦祖尧的短篇小说《复苏》、郑九蝉的短篇小说《能媳妇》都获得了《当代》文学奖。

《当代》起初是季刊,创刊号出刊于一九七九年六月(扉页上印的是七月,错了),当年出了三期,全部由新华书店销售。读者对《当代》非常欢迎,创刊号印了七万份,发到书店,很快销售一空。第二期印十万份,又是很快卖完。书店不能满足读者订阅的要求,社里决定从一九八〇年起改为邮局发行。邮局发行迅即增加了发行份数,到一九八〇年底,就达到了三十万份。

很多读者觉得季刊不过瘾,看了一期要等三个月才能看到下一期,纷纷提意见要求缩短刊期。这样,办了七期季刊后,从一九八一年起,《当代》改为双月刊。发行份数迅速增加到五十万份,最高达到了五十三万份。此后,由于各种文学选刊纷纷上市,挤压了发行空间,本刊在此后四年之中,发行量一直停留在五十万份的横杆上。

改为双月刊后,刊物容量大增,需要的稿件多了,编辑力量相对不足。于是,一九八一年上半年社成立了《当代》编辑室,在原来编辑组的基础上,又陆续从各部门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人员包括龙世辉、杨匡满、郭宝臣、刘茵、贺嘉、王建国、何启治、朱盛昌、姚淑芝和陈冠卿,不久后,冯夏熊调来了,章仲锷从《十月》调来,白舒荣从语言学院调来。我们的队伍壮大了。此后,我社创办了《外国文学季刊》,《当代》不再刊发外国作品;戏编室回归戏剧家协会恢复了戏剧出版社,不再为《当代》提供戏剧电影稿件。全社编《当代》的状态逐渐减弱,到一九八二年以后,《当代》编辑室基本上独立担负起了刊物的全部编辑工作。当然,我们和社里负责当代文学出书任务的相关编辑室常有业务上的联系与合作。

三十年过去了。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讲,三十年只是一瞬;而就我们这些个体的人来说,三十年也算是够长的了。毕竟,一个人没有几个三十年。回望《当代》创刊初期,参与工作的诸多长者都已仙逝,他们之中有严文井、韦君宜、周游、秦兆阳、蒋路、王笠耘;创刊时的三人小组和《当代》编辑室的最早成员,李景峰、叶冰如、龙世辉、章仲锷也先后作古,其他各位同志无论现在何处,都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离开工作岗位,成为退休金领取者。

江山代有才人出,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寄望于后来者,寄望于《当代》的又一个更加辉煌的三十年。

责任编辑 杨新岚

猜你喜欢

诗歌散文编辑室当代
第三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在浙江天台隆重颁奖
《第二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优秀作品选》出版
有效整合教材,上好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专题教学尝试
2017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公示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四川地震》编辑室邮箱变更通知
《当代》背后的当代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教学
撤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