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009-12-17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培养

木 兰

摘要: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人的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思考、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 意识 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数学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注重情感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是那种你说我听、你管我从的学生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用爱心、耐心去灌溉每个花朵,用尊重换取每个学生的信任。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我觉得:没有尊重同样没有教育。只有当老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老师、爱戴老师。一句讲课前的“同学们好”,学生帮忙后的一声“谢谢”,一次失手后的“对不起”,一次学生犯错误后的单独批评……等等细小动作,无不体现着老师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和爱护。教师一个赞许地点头,一丝会意的微笑,一束鼓励的目光……都会渗入学生的心田,变成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表现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或背着学生“走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因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教学目标。

比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制三角形教具,上课时自己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怎样用力,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的规律。而将四根长度适当的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时,这个四边形的形状会随着用力位置的不同而改变。通过教具对比演示,学生很容易接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性质,并联系“边边边”公理就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只要三角形的三边固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唯一确定了。这样让学生自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结论,可以使数学教学变呆板为灵活,变抽象为直观,变空洞乏味为新鲜有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同时,对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意识是创造精神的主体,是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创造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导”其开窍,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番发现、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比如讲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于圆柱模型对学生进行圆柱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圆柱的形状,观察圆柱的特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给出定义,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对圆柱的本质特征认识得更清楚。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于圆柱模型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感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指导学生观察圆柱侧面的展开过程,探索出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各边长与圆柱的高、底面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高。这种教学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明白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在平凡的教学中去挖掘创新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感受到终生学习的必要性。在教学“银行的利率”、“打折销售”时,先让学生到银行去了解利率、利息、利税等或去商店看一看商品的打折情况,了解标价、折数、售价等等。教学中,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社会个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优秀的更优秀,让大部分学生稳步提高,使后进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化。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讲《变化的鱼》这章内容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特性,使学生感知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变抽象为生动,降低了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实践证明这种手段的应用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猜你喜欢

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中职市场营销行动导向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