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09-12-17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陶 文

【摘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逐年增多,他们的子女只能留在老家,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加之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农村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多种价值观念并存等因素,使人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致使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健康教育的现象特别严重,许多未成年的孩子在爷辈们的教育下成长,这些爷辈们对孙子们爱之有加,忽视了对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必要的健康教育;这样他们就给这些未成年农村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农村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开展农村儿童思想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关键词】:农村儿童;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逐年增多,他们的子女只能留在老家,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加之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农村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多种价值观念并存等因素,使人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致使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日益增多。近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如“两免一补”等政策,使得很多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很大缓解,但这些儿童的父母仍然长年累月在外打工,部分农村学生和单亲家庭儿童学业较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方面突出问题日益突出。

一、目前农村儿童学习生活现状

我校开学初,从各个班主任的调查数据显示共有120名学生的家长在外务工或是单亲家庭,约占全校总数的61.2%;通过调查,目前农村儿童学习生活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多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校内外学习缺少家长监督,缺少学习动力;他们年纪小自控能力弱,放学回家几乎没有看书学习的习惯。特别是那些刚刚跨入校门的一年级学生,由于缺少正确的家庭辅导,学习感到非常困难,很难跟上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2、大多数留守学生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心理承受力差。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学生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真空。由于亲情的缺乏,留守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交流。缺少爱心和与人交流的主动性。我班四年级一名叫张祥喜的学生,父亲在外打工多年,母亲在外下落不明。从小就与奶奶生活在一起,有一次同奶奶发生了矛盾,连续几个星期不回家,到了双休日他就经常跟自己的同学去玩,奶奶找到同学家请他回家,他死活都不肯回去,后来没办法,他爸爸打电话给我,请我把那孩子带回家吃住。3、部分农村学生由于家里过分溺爱,染上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恶习。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了,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零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加上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认为家里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给学校管理带来许多麻烦。我校曾出现过一起这样的事例,一位五年级姓陈的学生,一个星期就花掉了近二百元钱。据其他学生反映,那天是他生日,请了十来个同学去大吃大喝,一次性花掉了一百多元,还买来许多食品和玩具拿到街上的同学家里分给同学玩。后来,刘老师找他谈心,他居然说这些钱是他爸爸给他的生日钱,只要过得开心,随他怎么花,老师听后感到非常震惊。

4、留守学生安全状况不容忽视。大部分农村学生都被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朋好友照看,但也有个别的学生,特别是女孩,家长让其独自留在家中,有着很大安全隐患,他们年龄不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而且有时受到侵害,没有倾诉的亲人,往往不易被发现。

5、过分依赖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6、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巨大的,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孔子曰: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就是这个最佳时期,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祖辈们灌输给学生的价值标准以及他们所提供给孩子的各种榜样,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的品德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注意讲究一些——寓德育于言行中。如果只把德育教育仅仅当作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事,而不重视或忽视家庭教育,德育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二、影响农村儿童健康行为习惯的原因

1、缺少父母关爱。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或由于父母一方离异,导致自己与其他同学不一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找不到倾述的对象,长期压抑在心里,导致上课容易分神,精力不集中,导致成绩难以提高。

2、监护现状堪忧。大多数是隔代监护,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从而导致儿童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3、缺乏心灵沟通。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三、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教育的对策

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摸底调查,建立农村学生档案

为了准确地掌握农村学生的真实情况,应该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力,认真摸底调查,掌握好学生父母家庭或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的住址及联系方法。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家长,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拉近子女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2、加强教育,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当这些孩子得不到家庭的亲情与温暖时,学生会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关爱,从而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因此要求老师要多多与他们面对面地沟通,多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一点爱心,多给他们一丝微笑,多给他们一句赞扬和问候,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对待,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

3、积极开展活动,从正面引导教育他们

每学期学校要组织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关爱留守生现真情”主题班会;将非留守生与留守生结成对子,进行“一帮一”“手拉手”互助活动;由班主任带领学生,为留守学生过集体生日等。积极帮助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自觉改正不良嗜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消除他们的孤单、悲观的阴影,让他们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之情,使他们愉快地生活、安定学习。

4、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动态

学校应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以便于双方及时了解“留守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学校要与“留守学生”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教育和管理责任。教给监护人正确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他们从哪些方面去加强教育管理。真正做到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齐抓共管,排除一切不利于“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

6、父母及时关爱。家长要努力承担教子之责,一是定期和子女电话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排解孩子心中的困惑。二是定期回来看望子女,如半年一次,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更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尽可能和孩子班主任见面沟通交流,询问孩子生活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定期书信交流,一方面不方便表达的语言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农村儿童的健康教育问题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而细致的育人工程,需要全社会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4-03-23

2、《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998年4月1日

3、《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22日,第4版

4、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