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科学方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09-12-17孔繁荣

华夏医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应用

孔繁荣

关键词:系统科学方法;脑卒中;康复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936-02

系统论是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横向学科,是在总结了许多其他科学成就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们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所谓系统是由两个以上 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 方法,就是根据系统的观点,从整体出发,辩证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 境、功能与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 ,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科学,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论在医学上的 应用是促进整体医学发展的重要方法[1]。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与社会、自 然环境 有着密切联系。发生在人体上的疾病与人体大到宏观系统、器官,小到细胞分子乃至基因都 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人们用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来看人类疾病,偏 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而且致残率高、预后差,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 之一。目前,如何根据不同病因所致的偏瘫或偏瘫的不同时期选择最适当的康复治疗方案, 选用最有效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方法仍是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笔者根据系统 科学方法(简称系统方法)的原理,探讨系统方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1 整体性原则的应用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首要原则。它把研究对象视为有机整体。探索组成、结构、功能及 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它要求我们无论是认识、研究、控制自然对象,还是设计制造人工系 统,都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探索系统内外环境中和内外环境间的辩证关系。人体是一个 复杂系统, 这个复杂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对于脑卒中这种疾病来说,导致 脑卒中 的基本病因多种多样,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血管破裂所致,有因高血压病所致,有心脏病变 所致,有糖尿病引起,有血脂过高引起,亦有全身其他系统器官病损继发所致,而且诱发和 加重脑卒中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的,主要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糖 尿病、不平衡膳食、缺少运动等有关。系统方法要求从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认识和考察对 象,使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归纳和演绎、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都协调一致起来。因此 在诊断治疗脑卒中时,一定要根据系统方法原理,从整体性原则出发,以整体为归宿, 把人体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注意脑卒中本身治疗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及引起脑 卒中的不同病因和诱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某位高血压病引起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脑 出血时发现有血管畸形、血糖、血脂增高,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要对血管畸形进行病 因治疗,并且还要积极控制血糖、血脂浓度,防止卒中再发;如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 梗死,除要尽可能使阻塞的动脉再通外,还要积极针对心脏瓣膜疾患进行治疗,同时要 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再形成。在注重整体的同时又要重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协 调的相互关系,使整体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而高血压又 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反过来积极治疗脑卒中,改善心脑血管功能,亦有利于血糖、血压的控制和血管功能的改善 。总之,脑卒中的治疗,从系统整体原则上讲,通过药物及康复治疗的干预或调整子系 统的活动,恢复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对治疗脑卒中、维持整体的功能和状态应有效。

2 动态性原则的应用

任何系统都不是绝对的、封闭的和静止的,它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与外界进行 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受着环境的影响,具有开放性,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系统 与环境、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这些联系规定着系统的特性。系统 的联系又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系统的各种联系都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脑卒中患者亦是 如此,同一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是各有不同的,应当动态观察患者 的症状 、体征、相关辅助检查的变化,把脑卒中发展的各个阶段统一加以研究判断,再根据不同 的阶段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某脑梗死患者病情还在急性期(Brunnsrom1,2期),此时患 者肢体还处在软瘫时期,肌力、肌张力较差,往往感觉有障碍,这时治疗除预防合 并症,防止肢体痉挛发生外,还要积极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及指导患者进行一些主动活动,尽 早引出患者的联合反应及共同运动。当此患者病情发展到恢复早期(Brunnsrom2,3期), 这时要给患者进行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治疗,常用综合应用Bobath技术、Brunnsrom技 术、Rood技术,PNF技术及运动再学习进行治疗,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及运动 再学习成为这一时期常用技术。当患者恢复到中期(Brunnsrom3,4期),这时治疗以强调 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为主,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上下肢实用功能训练。经过一段 时间治疗,患者疾病到恢复后期(Brunnsrom5,6期),这时以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改善运 动控制能力,促进精细运动功能为主[3]。因此,在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要 有动态的 观点,通过密切观察,综合分析,准确判断,根据脑卒中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最佳的治疗手 段。

3 最优化原则的应用

系统的目标往往是多元化的,有些甚至是直接对立的,如何在对立统一中寻求整个系统 最优化总目标的确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运筹学的发展和系统工程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许 多具体的实现目标最优化的办法,最优化原则是使用系统方法的目标和要求[4]。 这一原则 要求确定系统最佳目标、取得最佳设计、实现最佳控制,通过系统的最佳运动实现最佳效果, 在研究解决问题时,统筹兼顾,大力协作,多中取优,从中选择最佳组合,以达到最佳目的,实现 最优成本效益[5]。虽然改善循环,营养脑神经,加强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仍 是目前脑卒中 的基础治疗,但治疗方法较多、作用效果不尽相同,而且各种治疗也存在着各自的弊端,使 用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病因、诱因、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个体差异、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可能的副作用,根据最优化原则,选用最佳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方法、最佳的组合、最佳的治 疗方式,才能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如近来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能显著降低脑 卒中的发生,同时也能防止脑卒中的复发,促进脑卒中的康复,降低病死率。而神经发育学 及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如Bobath技术、Brunns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以及运动再学 习治疗方法,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技术。

总之,在脑卒中治疗中,应坚持从整体出 发,掌握各要素之间普遍的联系,根据动态的、综合的和最优化的原则,采用最佳的治疗方 案,选用最佳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技术组合,才能达到最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整体医学[J]. 疑难病杂志,2007,6(4):253-255.

[2] 王恩群,张菊会,郭照江,等.从系统论看颌面外科的发展[J] .医学与社会,2003,16(2):15-16.

[3] 南登昆山 .康复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165.

[4] 汪凯. 生命质量•生命数量与健康[J]. 医学与哲学,1998,19(4):192 -194.

[5] 许立人. 自然辩证法教材[M]. 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85:135-136.

(收稿日期: 2009-08-02)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高莉丽]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脑卒中应用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