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破解困扰高校学生工作的几个问题
2009-12-17潘玉环赵明家
潘玉环 赵明家
摘要:面对新的政治经济形势,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学风建设、心理健康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等工作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难题。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破解高校学生工作的难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对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学生工作
面对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出困扰高校学生工作的问题,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是目前开展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段时间以来,根据一些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学生工作(教师卷)与(学生卷)的调查问卷,分别在教师中发放了500份,在学生中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组织了教师和学生各层面的调研,找出了一些困扰学生工作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一、学生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从学生层面,从专业教师层面、从学生工作人员层面,对学生工作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后,我们总结出目前学生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
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呈现出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弱。在对毕业后的去向进行调查时,只有5.77%的学生选择创业,有49.04%的学生选择直接工作,有44.23%的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还有10.58%的学生选择还没想好。二是大学生创业氛围不浓。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一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25%以上,最高时期竟达34%。特别是近几年来,因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大学生发生暴力犯罪、自杀事件或出现休学、退学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虽然各高等院校已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但仍有个别心理问题学生发生了自杀现象行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对学生思想动态把握不足。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剧增,导致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增多,学生管理任务加重,辅导员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间相对减少,缺乏对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把握。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思想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孤僻,个性很强,如果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必将影响教育效果。在思想教育工作是否有针对性调查中,有55.56%的专业教师选择有,有25.93%选择有时有,有14.81%选择有时有,还有3.7%选择没有。三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问题。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造成学习困难。
(四)经济困难学生方面
一是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受各种条件限制,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模糊化、院际间经济困难学生名额分配不平衡等问题。二是勤工助学岗位相对少。勤工助学岗位少,经济困难学生数量较多,现有的勤工助学岗位也很难满足经济困难学生需求。
(五)校园文化活动方面
一是缺乏活动场所。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多数高校学生活动场所严重缺乏,尤其是缺乏各类文艺活动的排练场所,如大学生艺术团、舞蹈队、乐队没有排练场所。同时基层学院文化活动场所缺乏,随着高校扩招,目前学院召开年级会、开展小型文化活动都没有场所,严重制约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学生活动经费不足,限制了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三是基层文化不活跃,院际间开展活动较少。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
深刻剖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固然有工作过程中的客观原因,但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我们在全面理解、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上还有一定差距。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不够系统、不够深入
正是由于对科学发展观学得不深不透,导致在落实科学观上有时不够自觉,系统地谋划、部署和落实科学发展还有差距,在全面抓、深入抓、具体抓上仍有一定差距。
(二)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够适应
一方面,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差距。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僵化的思维习惯,大胆探索和创新不够,工作中还有凭感觉思考、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另一方面,抓思想解放的制度和措施不够到位。虽然能够对解放思想经常抓、长期抓,但真正从深层次问题上解难题相对较少;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较少。
(三)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上还有不适应的地方
面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从体制和机制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制度建设方面不断修订和完善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办法,但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影响和制约学生工作的因素和问题,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不深刻,对如何发挥制度建设在引导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
立足学校学生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导,继续解放思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重点在五个方面大力推进学生工作,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学生工作发展,努力引领学校学生工作走好科学发展之路。
(一)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主阵地”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大学生较为普遍的思想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学生最不喜欢的方法是呆板、单调、一言堂、照本宣科,如同“填鸭”的“注入式”。要实施“启发式”、学生参与、讨论、互动的教学方法。三是发挥各门课程的教育功能。在发挥“主渠道”的同时,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各个方面。
强化“主阵地”意识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一是要建立学生思想教育调研制度。每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思想状况调研,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创新思想教育形式。要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学生喜欢的思想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阵地,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尤其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科技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教育网站,设立论坛、贴吧,网上评论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并进行正确引导。三是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书信或电话等方式,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学生,实现家长与学校对学生的共同教育。
(二)充分利用有效载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各级学生管理部门、团学组织、学生社团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利用“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纪念节日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体育文化节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加强教育管理,创建优良学风”等主题教育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各基层团学组织尤其要依托学院学生组织和班级团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基层组织,形成学院特色,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在此特别要注重活动的学术性、知识性、科技性、长期性,提高活动的品位,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三)要加强创新与实践,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
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要不断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实验室,积极开展企业进校园,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自身定位,建立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实习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二是要开展社会调查。围绕相关问题确定选题,对社会调查的途径、过程加强管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较高水平的社会调查报告。三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像组织课堂教学一样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实践服务内容,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四是要开展科技发明。设立创新学分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五是要开展勤工助学。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假期和双休日,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四)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鼓励大学自主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就业问题,西方国家各政党竞选纲领的主要内容及民众评价政府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就业。高校的主要任务和功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就业,就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就不能说我们很好的贯彻了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一是加强就业指导。通过专兼职队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二是提供信息服务。毕业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足够的需求信息。毕业就业服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服务,应千方百计广开信息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毕业生的推介。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大毕业生推介力度,各学院应积极主动举办与学院专业相结合的专场招聘,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和校友对毕业生的推介作用,要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走出去,有重点的推介毕业生。四是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竞争力的实质就是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素质问题,这就要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毕业实习、就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五是加强宣传,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工作。要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应征入伍、贫困生就业援助等方面的各项政策,使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思想。
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一是要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成立大学生创业教研室,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二是积极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平台,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锻炼的条件。三是进行创业政策宣传。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宣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创业政策,激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坚定创业信心。四是选树创业先进典型。要在大学生中选树大学生创业的先进典型,尤其是大学生依靠知识创业的先进典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五)关心贫困家庭学生,重视学生心理疏导
关心贫困家庭的学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要通过各种渠道,给他们以经济上的资助。二是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的工作。三是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学生入学时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走访范围,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省份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走访,制定相对量化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四是对研究生困难学生加大帮扶力度。对经济困难的研究生给予适当的奖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政策。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一是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指导服务。二是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文化活动,使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制。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要做好新生、毕业生、家庭贫困生、学习困难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四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理。五是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管理。建立心理问题学生休学、退学机制。六是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工作。
破解上述高校学生工作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协同各种力量,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潘玉环 赵明家(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