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校园网络文化下的行为自律

2009-12-17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自律思想政治教育

刘 玲 杨 峰 李 岚

摘要: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冲击,认真研究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和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对策,扬长避短,构建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新平台,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产生的影响,加强个体网络行为自律,努力开辟当代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 网络文化 自律 思想政治教育 主流文化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

1 价值观念的影响

目前,互联网上大部分信息是英文信息。正是由于这种语言优势,西方文化疯狂“入侵”世界各个角落,势必导致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的大量渗透,对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畸变产生重大影响。而鉴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极容易受其影响,造成价值观念的偏移。

2 思维方式的影响

从思维模式上看,有学者认为纸本的阅读物可以培养、锻炼人的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网络媒介则使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发达,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思考。从知识接受的角度看,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帮助他们了解新鲜事物具有正面作用。但是信息社会中,“噪音”无所不在,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冗余都在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不利于对知识的正常吸收。

3 行为方式的影响

在网络中产生的行为是一种自主的个体行为,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自主、不受束缚地在网络上选择和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然而,网络带来大量的不良信息,使喜欢猎奇、缺乏免疫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腐蚀,在现实生活中盲目模仿、追求,导致种种畸形的行为方式的形成。网络的虚拟情境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在行为上漠视权威、忽视规则,只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结果造成自由意识的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同时,当代大学生意志力薄弱、情感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言行的诱导而误入歧途,从而引发一些犯罪行为。

二、高校校园网络行为的自律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高校教育工作有责任、有义务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培养校园网络行为主体特别是大学生健康向上、积极理性的网络行为,以主流文化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建立和谐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确保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1 主流文化的指导作用

主流文化崇尚公德、法制、秩序和社会责任感,其价值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成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行为的准则。如何有效地构建网络传播中的主流文化,导向社会主流价值,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校园网络文化中主流文化的指导作用,必须制定相应对策,牢牢掌握主动权。首先,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校园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加强网络德育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政治过硬、懂得网络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在网上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重点规划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和影响力的德育网站以及舆论信息发布平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2 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自律

在网络社会中,一些人过分依赖网络,渐渐依靠于信息技术的理性,而逐步丧失自我理性,造成社会角色的混乱,网络与现实角色的混同,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产生混乱,容易造成人格的分裂。

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律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教育,必须使大学生了解和把握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了解什么是善和恶,了解什么是自由和权利。要以政治教育为主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意识。二要培养大学生网络礼仪,注重问候礼仪、语言礼仪和交往方式礼仪,共同构建有序的网络社会。三要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应当利用网络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尊重知识产权和他人隐私,科学选择网络资源,不浏览黄色或反动的网络信息。

3 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自律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同样具有传播的社会属性,在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责任来自律。

高校校园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媒体应当牢固地树立以及时、客观、公正、求实的态度对学校师生负责的精神。校园网络媒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德育对象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建设优质校园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德育功能,建立旗帜鲜明的德育网站,构筑网络红色阵地。加大校园网站的建设和规划的力度,使得校园网络的内容不断丰富,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愿意上校园网,从中接受形象生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学校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学习生活空间。

4 加强网络对话精神

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和虚拟性,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开拓了一种崭新的空间。问题在于,网络上的个体利用网络的高度自由,进行最“本我”的宣泄,尽情释放自己,使得网络的对话空间变得混乱。网络所提供的自由空间是值得人们去珍惜的。网络中的个体要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宽广的胸襟,理性的宣泄,真诚的相待,对于网络对话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加强高校的网络对话精神,一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自身制约,形成网络社会道德共识。二是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三是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结语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而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积极倡导社会主导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自律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迈向健康文明的发展轨道,建设以高校德育为重点的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新观点和新构想。

参考文献:

[1] 陈德敏.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84~87

[2] 苏虹.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德育现状之忧思[J].江西教育科研,2006,(2):36~38

[3] 邵一江,黄雄英.浅析新形式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5):43~45

[4] 陈春萍.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J]. 广西社会科学,2002,(1):212~214

作者简介:

刘玲,女,副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杨峰,男,讲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岚,女,讲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自律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新语
自律的力量
知耻自律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