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与学校体育的构建

2009-12-17周云涛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

摘要: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东、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两者的共融性,以期来重新构建学校体育内容体系。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方体育文化 比较体育 学校体育

中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两支奇葩,有相同的起源.由于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在历史上既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又因为体育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使得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相似之处.本文试图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中,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来审视体育文化的特征,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西体育文化的比较

1.1中西方体育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同

人类文化就其地域特征而言,分为二种类型:大陆文化、海洋文化和介于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之间的岛国文化.中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大陆文化.中国在大河流域的特定地理环境下,农业文化特别发达.农业发达就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水利灌溉事业来维持和发展.而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则是标准的海洋文化,因为古希腊半岛多山地,土地不够肥沃,所以相对说来航海业和商业文化就显得发达.

1.2中国体育文化基础

哲学上说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特有的大陆文化决定了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同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比如:第一,在古代及中世纪,我国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强大的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建立在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特别强大,皇权成为社会上至高无上的支配力量;第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尖锐,经常举行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1. 2. 1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

在古代,封建统治的更新换代是通过暴力手段来推动的,一旦新政权建立后,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防止阶级对立,就会铲除某些易引起斗争的因素.一方面,在社会意识形态上,大力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存养、克制等理论,在社会上制造出重文轻武的意识;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上,提倡科举取士,弃武行文、废力尚德成为社会风尚.统治者对有关身体竞技方面的运动是持消极态度.当时,由于体育本身是社会大众的精神需要品,是不能通过强硬手段加以遏制的.统治者就故意发展体育文化中的娱乐作用,打压体育运动中的竞争精神,把体育的娱乐、养生思想放在首位.一种文化要发展,那么它的本质就不能改变.对体育文化而言,竞争是其精髓,是这项运动得以继承和发扬的源头,是其休闲娱乐只是其派生出的文化.

中国是最早发明足球的国家,汉代刘向《别录》中说: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其材也.”可见,在古代人们就是把蹦鞠当作军事训练手段来锻炼武士以备战,可是到了唐代,球从“以韦为之,实之以物”改为“以胞为里,虚气闭而蹴之”的变化,以及从规则的明确,比赛设置的合理性来看,唐代的蹴鞠娱乐性、趣味性变强,其中的竞争性逐渐弱化到宋代以后,蹴鞠活动完全成为了专供封建统治者观赏娱乐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己经失去了体育原有的含义了。

1.2.2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特色

中国的体育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儒家思想的学说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因此,中国的体育思想在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以前,是在德、礼、孝思想伴随下出现,这对体育来说有利有弊.儒家创始人孔子早在春秋时代,就提倡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实行“六艺”.“六艺”中的射、御是当时人们所承认的体育技能.但是儒家思想中由于提倡“仁”的学说,强调“礼”的规范,把以竞技为主的体育也限制在礼的范围内,这对后来的体育有巨大的影响,限制了体育思想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建立起来的程朱理学把儒家中的“仁”、“礼”学说进一步发展衍变成为“明人伦”的思想,他们认为封建的纲纪伦常、名分等级,是永恒不变的,提出要“存人理,灭人欲”以巩固封建社会的秩序.其中“理”即是我们所说的“三纲五常”.这些纲纪伦常对于体育思想中鼓励竞争进取思想的阻碍很大.像唐朝所盛行的马球比赛,到了封建后期几乎绝迹,这是由于在“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思想束缚下,因为等级不同,打球要穿上各自职位的服饰,奏出不同的乐曲,君臣一块打球就要尊君谦让,又是一项体育活动却成为了一场封建礼仪的演出,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了.

养生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受一定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支配.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以大陆文化为主要特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比较单纯、变化缓慢,中国所特有的哲学思想,比如《周易》的阴阳八卦学说,

二.学校体育内容的构建

长期以来.以传授“三基”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不仅削弱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也缺乏传授终身体育思想。通过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和对传统学校体育存在问题的思考,来重新构建学校体育内容体系。

2.1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

东方体育文化强调的是在运动中修身养性.注重“心”的培养.把体育赋予的伦理道德视为重点.强调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如集导引术、吐纳术和拳术为一体的太极拳.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教育,增强其个性、品德、教养的精神美.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使学生对东方体育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西方体育文化强调运动与肌肉健美.体格健美,注重对人体外形的锻炼.十分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许多活动方式都要求大肌肉群参与.而且肌肉运动剧烈。西方体育强调对人体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进而改善人体的机能水平.健美人体的外型.这是东方体育文化所不能比的。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就要大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思想和竞争能力.让学生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2.3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强调体育在人们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这里要求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应将体育作为生话内容对待与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期间.而且在任何环境里.都能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以适应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需要。但是,一些体育教师感到很迷茫:学校体育目标应主要关注学生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还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如果我们把东、西方体育文化结合在一起融入我们的体育教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跑、跳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善,但是跑跳过多的是下肢练习.只是大肌肉群的运动。中国传统的导引术、吐纳术可以弥补上述运动的不足.太极拳的特点是呼吸自然、动作缓和、用意不用力、内外兼顾.身心交修,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的功效.可恰到好处的弥补跑跳中的不足的缺陷。太极拳的练习对人的收益是终身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这也在无形当中,传授给学生一门终身进行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东、西方体育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及他们之间功能的互补性,对于我们进行学校体育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把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的西方文化和以养生为主的东方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的体格得到锻炼.而且使学生的心理得到熏陶.使学生获得心与身、形与神、意与力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7一99

[3]何云波.彭亚静.中西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27

(周云涛,河南大学体育部)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
拉丁健身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