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国
2009-12-16于歌
于 歌
大约在十三世纪末期,一个意大利人在旅途中发现了庞大的宝藏。在他随后完成的《马可·波罗游记》里,在对不同风俗、物产和轶事奇闻的描述中,中国的城市仿佛成为尘世中最为繁华之所在西方社会第一次开始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古国想入非非。
这些“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在漫长的世纪中几经起伏跌宕。新中国成立后,从五六十年代的红色乌托邦,七八十年代的“文革”与后“文革”时代,九十年代的迅速市场化与世纪末的新“中国威胁论”……西方眼中的中国,依旧明暗交织时起时落,隔膜、无知、想象乃至误读,无时不在。
2001年,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在其中文版著作序言中写道:“我对中国实际上了解多少?把中国置于难以捉摸的神秘他者之境,这种貌似谦逊的姿态难道不是一种登峰造极的神秘化吗?因而唯一要做的诚实之事,就是致力于回答如下问题:如何与这个他者建立起真正的关联?”
影像,无疑是建立这种关联的很好的方式之一对于很多外国摄影家来说,他们用以厚爱这个既古典又时尚的国家的最通常的方式,就是走进中国,关注中国普通的百姓。川流不息的街市,孩童与老人的神情或笑脸。人之所在,文化丛生,生活与时代的变化也便紧随其后。这是最值得为之按动快门的中国符号。而对于中国来说,文明与成熟的标志,是在敞开心胸邀请别人来自家走走看看的同时,也能坦荡面对这些他者所记录下来的自己往来的身影。
照片中的很多影像,如今看来令人感慨。如同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在专栏文章里,曾诚恳而郑重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多么了不起的摄影家,充其量只是50%的创作者,另外50%的功劳应该属于镜头前的对象。阮先生所言确实。如果没有这些人物,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发生。如果没有这样那样的场景存在,这些照片都将无从谈起,也不复存在。
有人说,“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甲子新中国,让我们用这些“他者”镜头里的照片,对流逝的岁月,对这时代里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和生活者,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