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作品视阙下的关联隐喻研究

2009-12-15王雪玲

电影文学 2009年1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跨文化交际

王 静 王雪玲

摘要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存在于众多领域甚至无所不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来源于传统的修辞学领域,并将隐喻现象与人的认知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喻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每个隐喻背后都蕴涵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会造成文化冲突。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汉英隐喻中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喻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关联语境;隐喻研究,中西方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

一、英美文学作品和隐喻简述

英美文学研究离不开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文化与文学翻译不仅受制于源语文化语境与原作者文化背景,而且也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意识的制约。因此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协调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世界文化互动与交流。

英美文学泛指使用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具体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和新西兰文学。高校主要给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教学课,今年也开始在一些高校推行英美文学赏析在公共课中的选修课。《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以及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开设英美文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英语学习者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由于本课程以作家作品为重点,因此学生要仔细阅读原作。通过阅读,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传统课程,学习英美文学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内容。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语言,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也不乏隐喻的存在。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是隐喻式的。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某一事物,这与人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种认识和描述的基本原则一致,它通常是将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映射于那些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中,从而达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隐喻包括两个部分: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是分属不同类的两种事物,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某方面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关键。一般来说,喻体对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是较之本体更为具体、熟悉的对象。因此,隐喻的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英美文学作品视阙下的关联隐喻研究

1、英美文学与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研究

某一个社会都有其社会文化和隐喻的认知结构。众所周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然而它也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因为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隐喻思维的形成过程构成了牢固思想和文化的语言的桥梁。隐喻改变着我们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因此它同样影响了人类与环境相互的作用方式。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和文化替变,它扮演了一种特殊的角色。虽然隐喻的使用是普遍的,但为了更好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隐喻现象,在选择具体的隐喻时经常要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隐喻性过程是理解一个领域的映射的过程,它往往是通过常见的理性或感知经验进入另一个知识领域,这个过程往往是抽象的。文化与隐喻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隐喻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在隐喻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之,隐喻也是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年中,一些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反映着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人们的主观世界对文化概念的共同理解,在各种领域中,文化概念起着解释经验和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这些领域包括社交场合、风俗习惯和主客观世界。文化模式作用于个人和集体社会的形成中,其中包括人们相信什么、他们的行为如何以及他们如何谈论世界和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隐喻的发起不是仅从隐喻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从与文化世界的互动中被界定的。

隐喻以一种思维方式的呈现,体现了人们思维与行动的观念系统。作为修辞,隐喻是一种增加表达力的工具:作为认知现象,可为相似性联想所解释。Aristotle将隐喻视为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范围限于词汇层次。Plato认为隐喻是人类内部一种大的机制,反映了语言和人类的本质。Richards和Black将隐喻研究上升到语义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成为认知领域中的研究焦点。Lakoff和Johnson是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他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对隐喻的阐述指出了它的认知作用: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这是迄今最能体现认知角度的观点。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在这个机制中,一个领域被部分地投射到另一个领域,后者由前者得到部分地理解。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催化剂,当今隐喻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学科的多元化趋势,成果众多,发展迅猛,成绩斐然。

2、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关联隐喻研究

不同社区的话语都持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都会反映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如语言,同时他们也会影响隐喻的使用。在这种条件下,文化具体要素这个概念使我们能够严格地确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认识文化的差异以及认识它们是如何的影响隐喻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文化因素对隐喻的影响,对理解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生态和物理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和语言因素。生态和物理要素包括许多方面,如生态学(植物、动物、气候等)、生产方式、商品和工艺品的交换、分配、技术和科学。虽然地理位置只是不同国家的一种天然环境,它的形成速度显示着正在形成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和它的发展的多样化。我们认为语言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也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许多话语都与航行和海上的表现有关。但是,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多半靠农业。因此,中国人通常用的隐喻性的表达都与农场工作有关,通过它传达一些抽象的感受。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同时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它

是一个能被人们更容易和自然的理解和表达抽象的概念的工具。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如何正确解读隐喻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一些学者如亚里士多德、理查德塞尔、莱可夫等等的修辞、语义以及认知科学方面提出了几种隐喻理论的正确理解方式。虽然我们不能知道每一个隐喻,可如果我们可以掌握一般的隐喻和文化模式背后的隐喻,这将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但现在仍存在着一些隐喻,它只用于一些人,却不能被别人理解。因此,我们需要运用文化的互动方式。隐喻是来自共同的地理条件,同样的心理过程、相同的社会制度、同样的信仰等。总的来说,在此基础上隐喻的形式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实例竭力说明了一些隐喻文化应该从文化角度来被理解,否则,人们的交流就是行不通的。因此理解其他国家的隐喻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就必须竭尽所能掌握对象国的知识背景。然而,文化虽然没有像其他理论一样能给隐喻一个完整的解释,但它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诠释一种隐喻时,我们必须采用一切有效的文化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在语言交谈或文字作品中使用隐喻,而且也贯穿于自身的思维及行动中。隐喻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隐喻,隐喻一直是修辞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语义传达的一种方式,隐喻就是用一种形象替代另一种形象但实质意义并不改变的修辞方式。这种替代基于两种类似的形象,而这两个形象往往是不同领域的,尽管有时会比较模糊或夸张。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它通过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并置在一起,寻找两者之间存在的明显的或隐含的相似性特征或属性,将其中一个事物的特征或属性映射到另一事物上,以此达到认识陌生事物的目的。一个隐喻的成功建构或被普遍理解,必定存在着符合规律性的东西或现象,是认知主体意向性的扩散和统一。它是人们不言而喻而又难以表达的共识,它是意向的,而非纯主观或纯客观的。人们在语言习得和言语使用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用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认知基础,从而丰富并扩展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存在于众多领域甚至无所不在。隐喻性语言是语言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隐喻性语言意义重大,有助于解释人类和懂得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来源于传统的修辞学领域,并将隐喻现象与人的认知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方式,对于主观概念的形成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并将之融入实践,讨论人类日常生活以及各个领域对隐喻的应用,从而为隐喻的实践以及运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三、结语

隐喻在文学上的应用取决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创造者具有独特洞察力,利用人们对事物统一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来制造意想不到的效果,表达深刻内涵,创作出引人思忖的文学作品。综上所述,我们看到,隐喻正应用于人类能触及的各个领域。当人们意识到隐喻的作用后,势必会有更多更新奇的隐喻出现在语言中,人类的语言则会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跨文化交际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圣经》中的人物与英语文化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