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交融 共谱和谐
2009-12-15岳紫园
岳紫园
摘要影片《高兴》由贾平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用一种轻松调侃的口吻,以一个农民工为典型,讲述了一群最底层人民在都市中的生活状态。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三农”问题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影片采用喜剧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刘高兴等农民工虽感到自我渺小但依然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们那种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豁达的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亟须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高兴》,农民工,乐观自信;和谐
年初上映的影片《高兴》根据贾平凹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以一个农村小伙进都市收破烂为题材,描写了他到城市中艰难环境下的生活和对人生理想、爱情的追求,呈现了一部精彩的贺岁歌舞喜剧片。把现实当童话,把悲哀当快乐,把生活中的许多苦难都化为歌舞来摇摆,它描述了进城民工的梦想,在困境中拥有梦想并快乐地活着,寓意深刻。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是被物质和欲望充斥着的让人容易迷失的社会,但“刘高兴”们还在坚守着一个阵地——对善良人性和美好生活永不倦怠的追求。
影视艺术属于大众属于人民,需要直面人生,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宣泄大众的激情和焦虑,探讨大众的饥寒冷暖,使大众得到娱乐、滋养、满足。影片虽然加入原著中没有的素材,但并没有忽略原著中对社会问题的揭示;虽然满含喜剧元素、笑料百出,但却糅合了社会问题针砭中的矛盾对立。
当前这个社会大转型时期,我国最薄弱的环节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来自农村,最多的隐患也来自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加快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公共教育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为农村和城镇低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影片《高兴》正是关注到了这群在城乡徘徊、艰难生存的低收入者。他们乐观豁达、积极进取、自尊自强、对理想和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
一、一首农民工的“励志进行曲”
影片伊始,是一个梦想的描述,一架涂了五颜六色漆料的滑稽飞机载着主人公刘高兴出场——讲述了陕西农民刘高兴和好兄弟五富来到西安,虽然过着以捡破烂为生的底层生活,却有着造飞机的远大梦想,并遇到心爱女生孟夷纯相亲相爱的故事。虽然他到城里后也不过是个收破烂的,但他却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非常乐观,用自己高亢的工作激情感染身边的所有人;他又非常善良,帮中风的老大爷避太阳,即便下雨天碰见老大爷也会采一束雏菊给他;他同时也非常浪漫,骑着三轮车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穿过她喜欢走的巷子,用直升机吊着钱给她,在她从看守所出来的时候和她一起坐着属于他们的“专车”……在刘高兴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面对爱情的无私奉献,待人友善的绝好心肠;面对任何挫折都可以一往无前,用自己的快乐驱走生活中的所有阴霾。
影片用一种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刘高兴脚踏实地、努力不懈追求梦想的赞扬,他的心态是积极乐观的,就像他说“只要咱们挣到钱了,也就是这个城市的人了”。在影片的最高潮,刘高兴驾驶着飞机从不同角度挑战式地鸟瞰西安城,象征着他放飞着自己的理想,居高临下地审视这个他一直渴望融入的城市。
片中的飞机也是一个象征符号,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认为电影符号是一种“肖似符号”,这种肖似符号在外形上与被表达者十分酷似。而那架一再冲上云端的飞机代表着刘高兴不惧挫折、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努力追求的梦想。刘高兴是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他决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农民且穿得破破烂烂而感到自卑,他会在城市的居民楼群中大声吆喝:“收破烂!”结果他的三轮车总是能够满载而归,不自卑就自强,活得有尊严是刘高兴的做人原则,所以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他,谱写了一曲欢快的“励志进行曲”。
二、一部底层小人物的“欢乐交响曲”
影片以刘高兴为主线讲述了一群农民工们的生活境遇,将镜头对准了社会最底层人士,以小人物的事业、生活以及爱情影射整个社会,以点盖面:对城市无所惧怕的五富,攒钱读书的按摩女孟夷纯,泼辣的杏胡和她老公,操一口东北腔调的黄八,蜂拥进城淘金的农民工们……这群小人物们构成了一副城乡交融的写生画。这些在社会中毫不起眼的底层人物,在这部影片中看起来是那么自尊自信和具有生活智慧,他们要比绝大多数生活压抑的“城里人”活得潇洒。
几代以前也许大家都是农民,但“城里人”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就平视农民工。“电影导演的力量,就在于他能强使观众不要按照通常最方便的角度去观看事物。”而影片正是通过多个进城务工的人展现了当代在城里工作的农民工的各种心态,采用农民工自身的视角来传达一种积极生活的态度,并没有因为主角底层人民的身份对他倾注过多同情或者把他看做道德感也处于底层世界的人。
片尾,导演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欢乐颂》点题,运用音画对位方式将各阶层融合在—个画面之中合唱“欢乐颂”,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曾经有批评家认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确认了交响曲作为表达超音乐含义的理想工具的地位”。整部作品仿佛是一部贝多芬一生与其命运斗争的斗争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画面上刘高兴驾驶飞机飞翔在彩色的云端,飞向他心中的乌托邦王国。影片“用合唱的《欢乐颂》诗篇来尽情歌唱人类的自由欢乐、个性解放、人格尊严和团结友爱”,传达出了人性社会“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
三、一场全社会的“和谐狂想曲”
改编自贾平凹的小说,电影《高兴》把小说的悲剧结局改为了大团圆,但笑过之后其中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世纪进城农民的生活进入了贾平凹的审美视野,刘高兴等形象的塑造不仅揭示了当代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国“垃圾伴生物”的隐喻性镜像,而且展现了农民进城之后乡土中国的“废墟化”状态,传达了贾平凹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状况的审美思考。
这部电影的内容看似简单却非简单。观众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围绕刘高兴这个中心人物而演绎出下层阶级百姓们的喜怒哀乐,虽然其中有矛盾争吵,但刘高兴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爱情很温暖、很真挚。刘高兴这个人自我取名叫刘高兴,其自身显现出来的价值原则在当今社会上值得我们去学习。
影片紧扣当今和谐社会这一主旋律,演绎了一曲“从抑郁、抒情到极度激动的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片末全场齐唱《欢乐颂》,将这一主题推向高潮。党的十六届
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个过渡性群体,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目前,中国社会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都与“三农”问题有关,所以我们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最终构建和谐社会。
据说阿甘导演改编《高兴》是因原著贾平凹的一句话:在肮脏的世界里,生活着一群干净的人。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评《高兴》原作时说:“我们过去写那种乡下人进城,更多的是简单的带以同情的关注,而对他们心灵的特色缺乏新的典型的塑造,而刘高兴在尊严感方面体现了作家重塑一种形象的敏感,所以我认为刘高兴这个人物是平凹为我们文学画廊提供了一个新的形象。《高兴》的语言、细节,甚至想法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但他写的是刘高兴的尊严,具有普世效应,因为尊严是人类问题。”著名文论家马平川认为:“《高兴》充分展示底层民众生命特有的柔弱与坚韧、尊严和价值、卑贱与高贵。它通过对日常生活表象的呈现,探讨生命的本质意义,通过最质朴的观察经验洞察生命的残缺、破碎和伤痛,从而传达出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的关注与思索,完成了一次对生存意义的追寻。”
“构成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是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这既矛盾又相融合的两种文化,新时期以来的作家,有许多人都徘徊于这两种文化之间,经受着痛苦的折磨,思考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向,发现着民族精神的失落或应有的品质。”“在一些作家笔下,他们所向往的乡土世界有着梦幻般的淳朴与高尚、洁净与美丽,它过滤掉了那些丑陋与浅薄、自私与狭隘,保留下的是人性中最富有诗意的光辉。”《高兴》中的主人翁们正是这么一群洁净、淳朴的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而是这种基层的小人物在坚持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着自信与乐观向前的状态。如果每个人都有“高兴”的性格,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达到了老子所谓的“大同”了。虽然影片笑料不断,仍有低俗之嫌,而且剧情也有些杂乱、不伦不类,但其将歌剧、说唱、摇滚、秦腔糅合在一起的歌舞片形式毕竟是一次新的探索与尝试,让人仍然觉得这是一部真诚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