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2009-12-14苟东梅

理论与当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观念国有企业制度

苟东梅

几百年来的历史表明,管理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处于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之中的。企业管理还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和模式。而需要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加以创新。在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学习国外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基础上进行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是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永恒真理,那么,管理创新则是适应环境变化能够不断取得经营管理成功的永恒主题。

一、管理创新及其在企业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管理创新的含义有很多种理解。例如,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明确了创新的含义: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这种创新是在技术和观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和创新。复旦大学的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管理创新不只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也不只是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调整和创新。它也不一定是一种范式,只要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对本企业有效就可以。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这个概念不仅强调了管理创新的创造性,要求管理创新要在观念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资源整合方式,而且又强调了管理系统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只新而无效不是管理创新的目的,创新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和制胜的法宝。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必须创建自己的创新体系。企业创新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中的主要要素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要确立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的地位,就必须弄清它与其它创新的关系。简言之,技术创新是指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制度创新则是指制度的变革和规则的修改;文化创新应该是企业文化的变迁和企业精神的重构。具体来讲,首先,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现实基础,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技术反映的是操作层面上人与物的关系,管理反映的是具体层面上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人与人关系的改善有赖于人对物改造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人与人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人对物的认识与改造,即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有一种支撑性,而管理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种驾驭性。其次,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宏观基础,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微观运行。制度和管理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宏观层次的,后者是微观层次的。制度创新为管理创新提供操作平台,管理创新将制度创新的成果细化并实施。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缺一不可。值得说明的是:制度并不能代替管理,制度创新并不能代替管理创新。因为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操作,而操作就必需管理。那种“制度决定论”和“以改代管论”无疑都是有缺陷的。第三,文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文化反映的是人对人(自身和别人)的基本态度。人对人基本态度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同时人与人关系的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对人的基本态度。文化创新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现实地表现出来。如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x理论反映的是“经济人”的假定;人际关系理论反映的是“社会人”的假定;企业文化理论反映的则是“文化人”的假定等等。

总之,管理创新与其他创新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其他创新作用的发挥,其他创新也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表现和实施。可以说,在企业创新中,技术创新是基础,制度创新是前提,文化创新是导向,管理创新是核心。

二、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将中国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下政府的怀抱中解脱出来,进入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海洋,国有企业对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日益显现。尽管我国企业管理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日本、欧、美等国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期色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依靠权力关系管理。因为复杂的关系网的存在,每个人获取的真正报酬直接取决于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名管理者所重视的是权力的攫取与权力的大小,很少关注企业的利益。管理方面存在的信息完全不对称,导致管理效率极低。

(二)采取领导“拍板式”决策和“经验式”管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部分决策者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政治色彩浓厚;有的企业只讲权力和经验,不讲规则,不讲科学和民主决策。企业管理决策采取领导“拍板式”权威决策,这样常常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使整个企业面临绝境。决策者由于责任意识淡薄而忽视管理,造成“个人决策、集体负责”这种扭曲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职位采取资深职位制。国企管理岗位选拔采取资深职位制,论资排辈,企业管理模式对职工业绩的肯定除了提高薪金外,更多采用升职的方法,在选择管理人员时大多依据在企业的工作年限与经验,使得大量的技术专家升到管理岗位上以后不能胜任管理工作,年轻而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又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形成升职“黑洞”。

(四)强调“物本至上”的管理理念。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物本”观念突出,强调对设备、厂房、资金、物料等的管理,“人本”管理观念淡薄。有的企业对人员的管理只是生产要素式管理,通过下达指令,让其按指令操作,从而对其生产行为进行组织、安排。导致国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五)“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管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方式更多地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模式。管理的对象总是针对某一孤立的对象,管理的着眼点是事物,或是生产、或是人事、或是销售、或是材料。管理的出发点是哪里有问题管理哪里,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均为就事论事,就部门论部门,就环节论环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很少作通盘考虑,缺少一条有效的联接纽带。

三、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思考

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创新,主要包括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决定着管理创新的实践效果,也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为此,企业管理创新应当坚持以下主要途径:

(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拓宽管理视野。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管理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而落后的管理总是与落后的观念紧密相联。因此,管理创新首先要求在观念上进行创

新。观念的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之源,海尔“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等一系列观念的创新,成为海尔超常规发展的强大动力。管理观念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四种眼光:一是世界眼光,不能将管理视野局限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应放眼整个世界,关注世界的风云变幻和发展动态,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二是时代眼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密切关注当代企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新动向,使管理紧跟时代步伐,打上时代烙印;三是辩证眼光,理性看待管理中出现的正负效应,合理使用管理手段,发挥管理最佳效应;四是发展眼光,时代在发展,管理也在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使企业管理与时俱进。

(二)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增强管理活力。管理制度的创新能为企业带来持久深远的影响。美国工程师弗雷德克·温斯洛·泰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性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提出了工作标准化和科学管理,创立了影响深远、惠及后人的泰罗制。在泰罗之后,虽然各种管理思想层出不穷,但其核心思想通常都可以在他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即使在人类进人2l世纪的今天,泰罗制仍然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三)以文化创新为灵魂,塑造管理特色。从管理科学的发展来看,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目前,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的内核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组织形式、管理风格和员工素质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企业不老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活力;文化不老,企业才能永生。持之以恒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发挥凝聚力、生产力、形象力的作用,先进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必然给企业管理注入无限活力。

(四)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优化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包括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部门设置、权力分配、岗位设立、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创新,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高效灵活、适应性强的管理组织是企业快速应变市场的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必须坚持“精简、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压缩职能机构,裁减富余人员,增强机动性能,建立起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组织的效能。

(五)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管理效率。目前我国企业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而往往忽视了管理技术的创新。生产技术是企业打造名牌、赢得市场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技术是企业完善管理、提高效率的强有力手段,两者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管理技术包括硬体技术和软体技术两方面的内容。管理硬体指的是管理设施、设备、手段,如:监控设备、通讯设备、办公设备等;管理软体指的是管理理论、方法、经验,如:麦格雷戈的“X-Y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决定激励方法”、张瑞敏的“斜坡球体理论”等。管理技术的创新对企业的管理成效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管理思潮广泛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谁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率先引进先进管理方法、手段,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就要求我们的国有企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和资讯化建设力度,积极主动地将先进管理成果转化,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作者单位: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责任编辑:郭渐翔

猜你喜欢

观念国有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某些单位的制度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