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09-12-14安怀宇

理论与当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体系

安怀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对旗帜问题的提法,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而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首先举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之后,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紧接着,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则开宗明义地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推向2l世纪。2002年党召开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奋斗。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二、领会“理论体系”要把握的两个关系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一个理论体系。它起源于毛泽东思想,传承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体系不同,依据十七大报告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只包括邓小平理论及其后的创新性理论,不包含毛泽东思想。

二是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老祖宗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讲过这三句话:“不丢老祖宗,要讲新话,要搞清楚”。不丢老祖宗,就是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要讲新话,就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讲出一些过去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做到与时俱进;要搞清楚,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没有丢老祖宗,又力求搞清楚一些基本原理,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又讲了新话,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又一次飞跃性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

长期的实践证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紧紧围绕探索这三大基本问题,从实践到理论,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回答。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没有像通常的教科书那样,提出一般的定义,找出普遍适用的公式,而是针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围绕这个基本问题,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还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新时期党的建设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坚持不懈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关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对相应的难题进行了破解。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这些内涵我们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对“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受”、“怎么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于人民。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抓好“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三大统筹内容,既要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和挑战,又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找到突破口。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具体落实和应用科学发展观,重点要在四个转变上下功夫。

1、转变发展观念。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有的因循守旧,比如100元钱在手中,更多想到的是如何精打细算地用完,而不是想方设法把这些钱用出101元出来,这就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有的依然追求粗放型的快速增长方式,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的增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歪曲和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因此,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要进一步转变到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上来,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3、转变经济体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看美国,美国看中国,中国看自己。对此,我们更需要准确地运用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4、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出台有效的考评机制,敢于向无所作为的干部“亮剑”,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真抓、真学、真懂、真用!”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要一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但西方那一百年里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集中在这三十年里暴露了出来。因此,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唯有真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
“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初探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