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我国开放和国际化的演变途径
2009-12-11王佳芥
王佳芥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叠加国内紧缩政策,我国经济过热急剧转为有效需求不足,严峻的经济形势对传统的开放理论、国际化视角以及宏观调控模式提出诸多挑战。在从“双防”转变为“一保一控”的过程中,理论界和政府当局都试图寻找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来源。本文从目前国内短期内的首要任务——投资拉动内需出发,从内向开放和内向国际化角度,提出及时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抓住时机促进内向开放和内向国际化,是实现投资拉动消费、消费促进增长、最终达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然演变路径。
关键词:内需 对内开放 内向国际化
传统开放理论和国际化理论的实践回顾
长期以来,学术领域对开放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两个领域和两条途径上。本文依此观点进行如下分析:
开放争论的三个阶段: 最早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开放对双方(或多方)都是有利的,但李斯特的幼稚产业理论已经指出开放是有前提条件的,美国的崛起也依赖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的贸易保护主义。二战以后,各国普遍对开放(特别是出口)持悲观态度,如Prebisch(1950)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可以有效的保护幼稚工业和加速工业化。Hart(1975)也发现市场越开放,消费者福利损失越大的例子。这期间开放争论侧重于从贸易开放角度来争论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战略。当今世界的主流观点则基本倾向于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秉承了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的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就是出口导向式增长并致力于出口及贸易自由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开放争论从贸易开放角度转移到金融开放领域,分歧很大,大量学者质疑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学者,如Eswar S.Prasad和 Kenneth Rogoff(2003)指出:贸易开放对经济的好处是比较确定的,但金融开放却不确定。对金融开放持积极观点的学者,如Yue Ma(2008)发现即使存在金融市场不完全,对所有的消费者而言,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都比封闭要好。
上述开放领域的争论,自然引出争论的第三个方面:市场开放顺序问题。 一国是首先健全宏观体制和经济框架再对外开放, 还是一开始就借助对外开放和自由化来促进国内体制的改善。有两种观点:一是激进式/休克法( Shock Therapy),即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开放;二是渐进式(Gradualism Therapy),即政府先对内开放,再对外开放。Duffie 和Dahi(1995)指出市场开放顺序符合路径依赖理论。Krueger(1997)通过实证强调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顺序的重要性。Yue Ma进而提出虽然激进式和渐进式具有统计意义的类似均衡,但对中国而言,应该采用遵循帕累托改进的渐进式,应该先对内开放、再对外开放。
从实践来看,拉美南锥国家如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在二战后基于出口悲观论的开放理论,推行内向型战略并严重依赖国家干预,国内经济都出现了频繁的国际收支危机、剧烈的通货膨胀和低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后,这些国家从进口替代的产业战略转变为更为外向开放的路线,首先对外开放, 然后再来稳定国内宏观经济。但伴随着贸易壁垒减少和金融管制放松,这些国家都出现了持续的汇率升值、经常账户赤字、外债的迅速积累和最终的债务危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激进的休克法在新西兰却很成功,1984年在工党的领导下,采用激进的放松管制和公共领域的改革措施、控制通胀、出售国有资产、减少关税和补贴。
无独有偶,伴随开放不断加深的国际化进程研究中,由于外向国际化视角体现对外国和/或全球市场的竞争特点的认识和适应,所以理论界外向视角下的国际化研究比较多,特别是国际化的动因、国际化的模式与过程、国际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等领域。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有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
从我国实践看,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外向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贸易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1978年为不到10%,2007年超过70%)。我国自1993年起就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FDI最多的国家,2007年吸引FDI 达 748亿美元,吸引FDI总量居全球第五位。中国外汇储备2008 年激增到2 万亿美元。从开放路径看,我国开放30多年经验总体是渐进式的:首先是开放地理区域上的渐进推进,其次是产业领域上的推进,最后是与产业开放顺序相对应的由贸易开放到金融开放。
内驱增长理论的开放和国际化视角的拓展
虽然“华盛顿共识”成为全球主流的发展理念,但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则提出了“后华盛顿共识”理念。“后华盛顿共识”强调与发展相关的制度因素,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改造。 Thomas I. Palley(1999)认为强调出口导向式增长的华盛顿共识失败了,现在是面向内需驱动式增长(Domestic Demand-Led Growth)而采取新发展政策的时代了。Blecker(2000)也指出出口导向式经济增长理论核心有一种合成谬误:它假定所有的国家能够借助于其他国家的需求增长而增长。在全球化下,就有一个以邻为壑的危险,其结果是,所有国家试图依靠其他国家的需求扩张实现增长,但到头来是全球供给过剩和通货紧缩。罗德瑞克( 2000)也指出“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是国内投资,而非全球经济”。
审视传统开放理论,明显的特点就是都集中在对外开放领域。我国长期以来特别强调的“走出去”策略实际上仅仅是外向化的国际视角。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应该重新审视开放和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注重全面的开放:对外开放(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和对内开放(区域经济的区际化),另外国际化领域也应该具备外向和内向两重视角。
我国扩大内需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选择
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从国家层面短期看,各国采取了相似的政策,即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从全球层面来看,各国也在探讨金融系统、流动性和利率水平、贸易等领域的协调以及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机制。下文具体阐述我国的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和短期性后果。
(一)我国拉动内需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
与其他国家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政策组合一致,目前我国应对全球危机冲击的紧急做法是扩大内需,这可以立刻重塑信心、确保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该政策组合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以下采用Robert Mundell(1962)的“政策配合”框架来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保增长的理论依据(见表1)。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紧缩性的国内政策冲击下,我国经济陡然转冷,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从之前的第4种形势急剧变化为第1种情形,我国经济过热急剧转化为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宏观调控从“双防”(防过热、防通胀)转变为“一保一控”(保增长、抑通胀);我国政府在9月全球金融风暴之后的观点是“扩张型的财政政策、稳健(实际放松)的货币政策和浮动进一步扩大的汇率政策”。这符合最优政策组合的第1种情况,理论框架是可行的。中央政府4万亿、中央加地方政府25万亿的投资规模来刺激经济,绝大多数投资于建设,同时2008年内4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提高了纺织服装、钢材、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等总计超过6500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确保今年8%经济增长率。
(二)我国拉动内需政策选择的影响
根据Thomas I.Palley的理论,内需驱动式增长必须具备四个基础:改善收入分配,良好的政府,金融稳定和反周期稳定政策的空间,充分的、定价公平的发展资金供给。需要采取新政策并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建立上述四个支柱:劳动权利和民主权利,金融机构的适当改革和管制,债务减免、增加外国援助以及通过扩大特别提款权(SDRs)增加发展援助。
用上述框架来分析,会发现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产业改革未到位,二是分配机制未理顺,三是调节机制和汇率利率机制缺乏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投资拉动消费保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性,可以用外部不均衡的国内宏观法来进一步阐明,公式为:
私营部门储蓄 + 贸易赤字 = 私营部门投资 + 政府投资减储蓄
在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和消费倾向“双下降”、企业和政府收入比重及其储蓄双双增长的情况下,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政府赤字巨增、降低净储蓄、消耗经常账户盈余,并且挤出私人投资,增加了借贷成本,净资本流出使得实际汇率贬值,降低了新增资本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另外由于国内需求比出口需求更缺乏弹性,垄断加成增加,使得国内价格上升。很可能在未来带来顺差扩大与货币过剩以及资产价格上涨,投资拉动内需确保增长在长期内难以持续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内需的长期负面影响还有:产业结构性问题会更突出、可能带来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在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都已经处在全面供求平衡乃至供过于求的状态了,后面即将出现的是生产能力的集中释放,是投资需求的明显回落,短期内大量投资的效率问题。
对内开放和内向国际化路径演变的意义
目前我国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意图是: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这实际上明确指出了经济发展的路径演变: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过程中,扩大内需是保经济增长的突破点,而通过实行内向开放和内向国际化实现内部统一大市场、理顺分配机制和实现产业升级才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之源。
结合开放理论和内外向国际化视角,本文建议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从目前的扩大内需出发,沿着供求关系的两个方面和两个层面来培育经济增长动力:一是对内开放、建立内部大市场,二是注重内向国际化、培育国内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整体对外开放遵循渐进式,开放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开放顺序上,“二重开放”同时发生,但实际进程中,国际化先行,区际化滞后。二是政府作用上,国内区域经济的开放严格受制于各级政府的开放战略,而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开放战略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色彩:强调国际化甚于区际化,强调国际贸易(主要是出口贸易)甚于区际贸易,强调利用外资甚于利用内资。事实上国内关于我国经济外向开放有余而内向开放远远不足的争论一直很激烈,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外矛盾激化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对内开放的意义就很重要。对内开放、建立内部大市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行政区划多层次的大国,对内开放、通过内部各个层次区域市场的互动与整合,不仅可形成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而且可获得区际分工的利益,以区际分工代替部分国际分工,为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创造持续的内在动力。
另外,在目前我国外向国际化程度比较高、而内向国际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研究并利用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内向对外向国际化的推动机制,依托内向开放形成的大市场和配套产业改革、打破垄断、大力推动内向国际化、培育国内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行业和企业化解挑战、吸纳机遇、逐步培育自身核心资源,最终成功走向外向国际化的根本道路。走出国门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在国内发展成为产权清晰、运作机制规范的国际企业更为重要。研究内向国际化活动可以提供与国外企业建立联系和增加企业经验知识的机会、从而推进企业的国际化的新视野和思路。结合全球产业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结合内向国际化来促进我国产业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提升与转移,是我国政府政策调控中有意识将危机转化为产业升级契机、突破低端制造的瓶颈、成功实现真正国际化的必然途径。
结论
我国开放战略和国际化路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凸显寻找经济长期和稳定发展根本动力的紧迫性和宏观政策调整的重要性。将政策重点从短期保护GDP增长转变到内外全方面的开放战略和内外结合的国际化路径思维,将短期投资拉动内需为突破点,实施内向开放、有意识地引导内向国际化是有效地解决我国开放和国际化中的结构性失衡的关键,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源泉。
为抓住时机促进内向开放和内向国际化、实现投资拉动消费、消费促进增长、最终达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本文建议:尽快实施开放和国际化急需的双向配套政策,特别是内向开放的宏观和微观政策以及内向国际化的宏观和微观政策要抓紧研究和尽快实施。双向的政策应该体现公平,即竞争环境和成长机会的公平、平衡和引导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活动,积极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促进产业改革、打破国内垄断、减少准入限制、放松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准入,由市场来调节资源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分配等。理顺分配机制、收入分配朝着有利于劳动的方向倾斜,工资增加更快,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自然会上升。
参考文献:
1.Eswar,Kenneth Rogoff, Shang-Jin Wei and M. Ayhan Kose(2003),Effects of FinancialGlobalization on Developing Countries:Some Empirical Evidence,IMF. March 17,2003
2.Yue Ma(2008).Incomplete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seque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3.Duffie D,Rahi R.Financial market innovation and security design.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5
4.罗德瑞克,丹尼.让开放发挥作用:新的全球经济与发展中国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