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

2009-12-10尹素云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深刻性敏捷性百草园

尹素云

《新课标》认为,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上,思维对学生语言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牵引作用,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语文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能够增加其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友好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思维

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学导语,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大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例如,笔者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先让学生用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学习或生活的乐园景象,引导他们进入美的情境之中,进而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所画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其他同学没有感悟过的景象,应该做重点详细的介绍(为了与鲁迅的百草园的景色描写进行对比,以体味百草园之“乐”)。最后,再让其他的同学说出该位同学所描述景色特征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学生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下便迅速地进入所要学习的文本之中。

二、关注思维创新,鼓励学生发挥大胆想象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思过程,应该动静结合,彰显清新别致之特色,能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学生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而见解有所不同。笔者在讲授《人琴俱亡》时,就有学生提出了“子猷的死亡还应该与此悲观的世界观相关,因为子敬的病亡是为时不晚的事实,而子猷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人的生老病死,不应值得学习效仿”。对此,笔者大加赞赏,让学生的这样创新的思维想法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也是他们思维创新的不竭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积极地探索,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的思考探究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还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学生也会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中的“问精通时事的人,”中的“精通时事”是指什么样的事?这对文章的内涵有怎样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便能察觉此话有言外之意。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大清帝国日薄西山,腐败不堪,作者才东渡日本寻求真理,而到日本看到的是中国留学生依然醉生梦死,令作者义愤填膺。这样,在问答中授之设疑之法,于平淡中见疑,于无疑处生疑,让疑问随处可见。

三、训练思维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能够培养学生对文本问题的迅速感应力和感悟力。我们知道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作出反应。学生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以训练。例如,笔者在教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时,就设计了以下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1)此文的作者和国籍分别是什么?(2)运用一句话来概括《语言的妙用》的内容。(3)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4)如果你也参与其中的活动,你最想做哪件事?通过抢答,评出优胜者。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全方位的整体了解,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钻研和思考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不满足表象,善于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其方法是:抓住矛盾加以展示。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容易引起思考,无论是文章的主旨,还是结构安排,或是细节描写,只要抓住课文的本身矛盾,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很值得思考。学生经过合作探究思考定会明白作者的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贵品质,浓缩了杜甫的整个价值追求和社会处境。通过探究,学生不仅理解了作品的深意,也学会一种质疑探究的方法——于矛盾之处生疑探疑,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总之,语文学习贵在思索探究,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递进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通州市兴东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深刻性敏捷性百草园
学校里的“百草园”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C2系统的敏捷性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