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09-12-10李长秋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如何为旅游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使现有的旅游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旅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对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战略性思考,寻求发展对策。
关键词: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河南省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河南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但同国内旅游业发达的省份相比,河南旅游业发展还相当落后。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努力把旅游业尽快培育成河南省的一个支柱产业”的目标,对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一契机也给河南省的旅游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从河南省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旅游业初、中级人才培养问题以及发展对策,为河南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河南旅游教育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是随着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是由郑州旅游学校和洛阳旅游学校分别开办导游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始的,之后,相继出现了旅游管理专科和本科高等教育。目前,河南省共有152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旅游专业,其中有10所学校为专门的旅游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是由所在地市的高中发展而来的,是旅游行业服务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重要的培养基地,目前已经成为河南省各地市进行中等旅游教育的主力军。总体来看,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办学类型,旅游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与河南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基本相适应,出现了社会需求量与毕业生量“两头旺”的大好形势。
但是,随着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数量的大增难以掩盖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比较明显与突出的问题,现实与我们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办学目标模糊,定位不准 以“粗放型”为办学特征而涉足旅游教育的各学校往往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他们在开展旅游教育时,更多的是注重短期效益,考虑长远发展的较少。对于应为市场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不明确,以致学校定位不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同时,因人设课现象严重,考虑市场需求不多,造成旅游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学校提供的不合适的人力资源。另外,一些县级职业高中,把“对口升学”作为招生工作的突破口,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很难实现。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1)专业设置过于集中,专业名称各异。大多数旅游学校或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或因为注重短期效益都将专业的设置集中在眼下比较热门的导游或酒店管理方向,在专业设置上重复建设;而在许多对旅游业有着长远影响的前沿学科的比较“冷”的专业则鲜有设置。这一方面,会在未来几年的学生就业中带来有些专业结构性过剩,有些专业供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显然不能适应今后五到十年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要求。同时,同一专业各学校的名称却五花八门,如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就有不同的名称:酒店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宾馆管理与服务、旅游与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等等。这会误导生源选择专业的决策。(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都是参照国内其他旅游学校的课程体系略加考虑本校现状后来确立自己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基本上千篇一律。因为没有按照旅游教育的特点和本校旅游教育的定位设计,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课程结构设计上过于偏重旅游管理学、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毕业后很难迅速适应市场需要,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3)教法陈旧,无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由于受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多数学校教师上课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比例很小。多数教师上课时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注式等陈旧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始终处于硬性接受和被动“听”的状态,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无法培养出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旅游人才。
教育投入不足,形成“粗放型”旅游教育格局 教育投资主要影响旅游教育的办学条件,包括旅游学校本身的硬件、软件环境,例如教学设施、实验室设备、教师队伍等。据调查,某些地市对旅游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投资的不合理分配,造成许多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教学设施、实验室、实习基地的不尽完善,许多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难以突出旅游教育的技能特色。另外,旅游教育师资多属“半路出家”,从其他专业转来,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教育,也没有直接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严重地制约了旅游教学质量的提高。
旅游教育重智商轻情商,学生人文素质较差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智商和情商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商比为20%,而情商比为60%~80%,因此,在旅游教育中,智商和情商都是主要内容。但现在许多学校重智商教育,轻情商教育,即重视对旅游教育对象知识传授,而忽视情商(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的培养。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其员工的主要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因为人际沟通、心态和情绪控制是做好服务的关键。另外,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一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不关心集体,不守纪律,不知谦让与互相帮助,心中只有自己。从旅游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类学生大都不受欢迎。究其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开设社会人文课程,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发展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策
要实现河南由资源大省向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转变,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中等职业教育。根据河南省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促进河南省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对策。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能力,适当加大调控力度 目前,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有序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应依靠政府因势利导,使旅游教育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同时,河南省要想在短期内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教育机构或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政府对旅游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河南省开办旅游专业的学校有152所,他们的实力悬殊,有些学校不具备基本的实训条件,缺乏专业师资,为此政府要对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规划与整合,并定期对教学设备、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进行考核,针对旅游中等职业教育良莠不齐的情况,对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支持空间距离相近、专业发展可以互相帮助的学校合作办学或合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争创出河南省的品牌旅游院校。
转变“粗放型”办学理念,培育有利于发展的竞争优势 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实现从单一注重数量发展向重视规模效益和提高办学质量转变,坚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原则。所以要充分利用各学校的办学资源,合作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各学校应突出旅游专业的特色,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竞争实力和办学效率。为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实训基地,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扶持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学校应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走多样化办学道路,促进投资主体多样化,为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筹措资金。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加大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国际交流的力度,构建健康的竞争环境。
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 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应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明确以培养旅游服务人员和初、中级旅游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准确把握专业定位,把诸如“酒店管理”等明显不适合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办学方向进行调整,以符合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旅游人才,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全面提高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同时要从可持续发展旅游教育出发,对目前旅游教学计划进行科学调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针对目前旅游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不统一等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避免“大而空”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改进教师教育教学策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主渠道。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必须加强教师教学策略的指导,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创新课堂教学行为,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结构的优化。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给学生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学习,从单纯的灌输式变为启发式,采用课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战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逐步推行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另外,课堂教学要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教学信息量。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在教室配备足够数量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专业课教师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借鉴国外经验,一般要求实践课时达800~1000小时,结合河南省旅游业的实际,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要在半年以上。首先,要建立起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入到课程设计和职业规划之中,使实践教学立体化,形成认知实习——模拟实习——专业实践——管理实战的全方位学习过程。其次,在传统技能型实验室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与管理实验室,包括导游情境模拟、饭店服务与管理模拟等,建立教学、实践一体的实验模式。再次,在优秀旅游企业挂牌,建立较稳定的实习基地。(4)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把素质开发放在旅游人才开发的首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思想素质、个人品德修养、职业道德、服务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应对挫折能力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运用高科技手段了解世界旅游业和最新旅游理论进展,培养学生思考和研究能力,使之成为现代化旅游人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教师队伍素质同教育质量息息相关,学生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作为旅游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既可通过引进人才达到,又可通过各种再教育培训来实现。目前,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关键应重视后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务求把教师建设成一支“双师型”队伍。同时,根据自身财力,可邀请有一定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的专家来担当客座教师,使教师队伍趋向合理化。与此同时,开展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的研究,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强化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课题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和运行能力,培养出敢于创新,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世界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届时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面对旅游产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河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应做出及时调整,高度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改变教育理念,改善教学环境,把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福义.旅游教育改革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
[2]阳宁东.四川省中、高等旅游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2).
[3]林明太,吴成基.关于当前我国旅游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
[4]杨爱荣.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及现状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4,(7).
[5]石峰,孔令艳.山东省旅游院校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5,(4).
[6]孙子文.21世纪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7]任广乾,王昌明.河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8).
作者简介:
李长秋(1968—),女,黑龙江双城人,管理学硕士,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