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道尊严新说

2009-12-09吴举宏

中小学管理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伦师道尊严师德

吴举宏

2008年底,某市一名中学女教师被逼向学生下跪的新闻,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这是一次教育‘9·11!师道尊严在这一跪里荡然无存!”不少网友对此痛心疾首;但也有网友认为,这起事件事出有因,这名女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将手纸扔向学生,并且在学生道歉后仍不肯原谅学生,由此引发人们对师道尊严的热议。

追根溯源,师道尊严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荀子。他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对此,刘铁芳教授有精辟论述:“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明人伦,让学生成为明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君子,而教师就是社会人伦规范的代表,学生正是通过亲师、近师,来熟悉人伦之理的,‘师道因而与‘君道同一起来,政教合一,‘师和‘君一道成为‘治之本,‘师道也获得了与‘君道并列的尊严,‘师道尊严的背后是‘治之道,是君之道,是强大的封建伦常文化。”

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中形成了师之道、师之尊,教师接受了统治者、社会和家庭寄予的角色期待以及角色权力,教师充当着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道德的化身与规范的训诫者、政治要求的代表和父母监管的委托人等多重角色。师道尊严的文化观念不仅存在于教师心中,更弥漫在社会、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里以及每一个儿童的身上,为教师之于学生的绝对权威提供了强大的心理影响、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传统的师道尊严背后是至高无上的、强大的成人权威,它不可挑战、不能逾越,有时全然不顾游戏中儿童成长的规律,否认儿童正当的学的权利和不学的权利,剥夺了儿童做一个儿童的权利。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下,虽然教育常常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社会舞台上,但其核心使命还只是文化的复制和传承,少有生命的润泽、灵性的勃发。

当今,教育功利化与工具化、技术化与程序化的倾向,使教师的尊严利润化、师道技术化。当然,现代教育成为“经济教育”或拜倒在技术理性的脚下,也许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映。因此,将教育的问题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更大的视野中去冷静而理性地分析,更容易准确诊断出教育的病因、病根。世道在变,师道岂能不变?教师需要师道和尊严,社会、学生同样需要师道和尊严,关键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道、什么样的尊严。

笔者认为,在如今多元而开放的时代里,师道、尊严不可能被赋予,而是师者主动作为和奉献的结果。教师的尊严应以儿童生命的尊严为前提,绝不能以教育的名义僭越儿童的这一段宝贵而独特的人生经历。教育的要义首先在于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其次则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启迪。师之道、师之尊首先在于师之德和师之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对生命的尊重和友善,对社会的责任和良知,是师道尊严的底色,此所谓师有德、则道有尊。“敬业”是师德的起点,“乐业”是师德的归宿,实现从“敬业”到“乐业”的修炼,需要教师的自悟自醒、自觉自为。而今,师德不应是外在约束教师的条条框框,而应是教师发自心灵深处的人生诉求。因为是学生使教师成为教师,教师本来就是因学生而存在的,教师职业的规范伦理、精神理想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也不应是外在的规定和强加,这是教师职业的命脉,是师道之根、尊严之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道尊严较好的诠释,“学高”、“身正”是师道之尊的基石。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有所知、有所觉,这是教师的教育艺术;让儿童兴高采烈地跟随教师的步伐,紧跟在教师品行的旗帜后,探索真知,学做真人,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尊严、教育的尊严会由此萌生,那时,社会“必贵师而重傅”,人们对教师的回忆会像一首诗,一生吟诵不绝,人们在行色匆匆中会不时驻足回望那个叫做学校的神圣的地方。

猜你喜欢

人伦师道尊严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家庭伦理剧: 从人伦差序到地域关系融变的影像观照
新闻报道中的“为”与“不为”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天伦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