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09-12-08邱仁富

桂海论丛 2009年5期
关键词:机遇与挑战

邱仁富

摘要: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建构广西与东盟文化共生和谐发展必须从“场域”、“惯习”、“资本”等三个基本要素着手。推动广西与东盟文化共生发展:一是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二是要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文化发展;三是要坚持以多元文化互补为基础、共赢为目标、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模式;四是要始终重视双边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广西与东盟;文化共生;区域性和谐文化;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5.3,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5-0050-05

一、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机遇选择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多边贸易的增加、高层政治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已经进入全面、广泛、深入合作的良好阶段。不管是政府组织还是民间群体,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也是全面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黄金期”。广西与东盟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

(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机遇。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与东盟各国多元文化共生发展提供新的契机。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第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确定为中国—东盟新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五点建议”中提出:要“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及人员交往”。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已经把文化合作提高到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战略位置,表征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合作已经由原来的以民间交流文化重心转向以政府规划、领导为重心的战略转向。这个重大转向给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共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是政府把文化作为中国与东盟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出台相关促进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规定,以及与东盟各国签署文化交流合作的协定等,这就为广西与东盟各国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纳入制度范围内,纳入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范围内,在政策上享受前所未有的待遇,从而获取更大的政策空间。二是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民间文化交流将得到认同、支持和扶持等,并且将会获取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合作项目,从而提高到新的合作水平,推动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二)东盟各国重视文化发展战略的新机遇。新时期,随着文化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东盟各国也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十分关注文化发展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建设。如新加坡2003年成立“创意产业发展战略”(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Strategy1.0,简称CIDS1.0)大力推进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老挝人民革命党‘六大政治报告把文化看作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认为其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重点保护和弘扬各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也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东西,建设有民族性、群众性、先进性的文化。老挝人民革命党‘七大政治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国家文化建设,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使老挝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保护、建设和挖掘具有民族性、群众性、进步性的文化”[1]。东盟国家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并且重视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换言之,推动本国文化的国际化交流合作是东南亚各国自身的内在需要和愿望。这就为广西与东盟各国多元文化共生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三)构建区域性和谐文化的新机遇。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指出:“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胡锦涛同志的和谐世界理念,就包含这区域性的和谐,即和谐区域,也就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和谐思想,为构建区域性和谐文化提供理论指导。构建中国与东盟和谐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又有现实的共同需要。就前者而言,建设区域性和谐文化是融合那文化、儒佛文化、华人文化及东南亚国家文化为一体的文化体系。有学者指出:“中国和东盟各国具有的那文化、儒佛文化和华人文化,具有中国与东盟多国共具的文化认同理念,蕴涵了巨大的文化产业资源,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石”[2]。笔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拥有的共同的那文化、儒佛文化、华人文化等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石,而且还是构建中国与东盟区域性和谐文化的基石。基于这一点,可以说构建中国与东盟区域性和谐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理念、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作为基础。同时也是现实的需要,所谓现实的需要就是构建和谐区域的需要,构建中国与东盟区域性和谐文化与和谐区域相对称。构建区域性和谐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方都有通过文化交流才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国家之间的往来,这就为构建区域性和谐文化提供广阔的前景,也为广西与东盟推进多元文化共生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总而言之,固步自封不符合各国人民的要求,不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只有选择正确的道路,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才有出路。

二、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但也面临许多挑战,依然面临一些瓶颈。当前及今后制约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能否互信是多元文化共生的晴雨表。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始终受到双边政治关系的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关系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交流活动。在政治互信时期、政治友好时期,双边文化交流活动则日益频繁、人员往来也日益增多、跨国文化合作的领域也不断增加。早在抵抗法国殖民主义入侵时期,中越两国人民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友谊,共同抵抗外国入侵,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感。在革命战争时期,中越两国共产党共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共产主义信念支撑下,相互支持、相互合作,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精诚合作,形成了深厚的中越两国的红色文化交流机制和交流模式。可见,只有增加政治互信、加强政治沟通、建立友好政治形态,才符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发展的利益。历史证明,中国与东盟政治关系进入良好的政治关系时期(如当前的政治互信),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就能够进入良性运行阶段,边境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合作等方面就能够取得新的进展,跨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就能够顺利联合进行。当前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治关系的最好时期,也是推进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黄金期,时不待我,抓住这个机遇,不断深化广西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多元文化共生发展。

因此,政治互信始终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的确是中国与东盟政治关系最好时期,陆路边界的堪定也进展顺利,边境稳定也是历史上最好时期,给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这是值得欣喜的一面。但是,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与东盟许多国家的政治互信仍然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政治互信与不信任会给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可以说,政治能否互信是多元文化共生的晴雨表。

(二)非传统威胁不容忽视。中国与东南亚诸国边境的关系虽然没有与中亚边境关系那么错综复杂,但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贩毒等非传统威胁仍然存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目前还没有能够起大风大浪的恐怖主义组织、分裂主义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然而,这些危险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如果任其滋长必然会对周边地区安全造成很大的伤害。而“金三角”毒品经营的国际化给周边地区造成恶劣的影响和破坏。恐怖主义文化、分裂主义文化、极端民族主义文化、毒品文化、赌博文化等破坏性极强的丑恶文化形态的发展必然会对这些地区的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带来很大的破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占领健康文化的发展空间及成为文化主体的思想。因此,非传统危险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三、构建广西与东盟文化共生和谐发展图景展望

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广西与东盟文化共生和谐发展,是时代的召唤,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共同构建广西与东盟文化共生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必须要通过“场域”、“惯习”、“资本”等三个基本要素来建构,具体阐述如下:

(一)文化共生的“场域”。所谓“场域”(field),在布迪厄看来,“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因素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依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厉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场域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3]252。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我们知道,广西与周边区域文化、次区域文化共生和谐发展要更加注重广西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场域,注重这些地区之间的文化网络结构。换言之,广西与周边区域文化、次区域文化共生和谐需要在特定的场域中共生发展,才能实现和谐之目标。关注场域表明广西与周边区域文化、次区域文化共生和谐要根据周边区域的实际情况,关注客观的文化形态,在特定的场域中如何推动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在共生中实现和谐发展。广西是我国的南大门,是通向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边陲,其周边涉及东南亚许多国家,而边境是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特殊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多元文化共生发展依据的是这个场域中本身特征、客观条件等。具体说来就是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尤其是中越边境、中老边境等场域中的特征、客观条件等。因此,应该要关注场域的客观网络情况,根据客观规律行事,从而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和谐发展。

(二)文化共生的“惯习”。所谓“惯习”(habitus),布迪厄指出:“我所说的是惯习(habitus),而不是习惯(habit),就是说,是深刻地存在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art)存在的生成性(即使不说是创造性)能力,是完完全全从实践操持的意义上来讲的,尤其是把它看做某种创造性艺术”[3]253。惯习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惯习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和矛盾,制约着思想和行动,“暗示”人们应该怎样思考和怎样选择,尽管人们在抉择过程中反映出惯习的动作,但惯习往往提供的是原则,人们以此来进行选择能用于社会实践的策略[3]254。惯习在广西与周边区域文化、次区域文化共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文化主体的思想指导者、行动的规束者。文化共生注重惯习,就是要尊重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有着共同的少数民族传统的惯习以及双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惯习;尊重不同民族之间、地域之间形成的惯习,而不是解构、消解这些惯习。在少数民族惯习的结构里推进多元文化共生发展,这样既有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基础,又有了共生发展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多元文化共生能够进入良性运作,促进广西与周边区域文化、次区域文化共生发展走向和谐状态。

(三)文化共生的“资本”。“资本是积累的(以物质化的形式或‘具体化的、‘肉身化的形式的)劳动,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以物化的或活的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3]254。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资本,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文化共生的资本主要涉及的是文化资本。广西与周边区域文化、次区域文化共生要不断挖掘多元文化自身的文化资本,尤其是挖掘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蕴藏在海底深处的各种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主体本身的教育资本、阅历资本等等,从而形成一种协调各种资本的机制和制度。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文化形态,进而推动文化资本的再积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本往往被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所掩盖,文化资本作为一种相对隐形的资本往往被忽略。在调查发现,有的少数民族乡村只重视经济发展,追求单纯的物质财富而忽略文化资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忽视,甚至以牺牲文化资本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就导致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么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发生变异,要么就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被迫退出历史的舞台,从而逐渐走向消亡。为此,重新重视文化资本的挖掘和保护也就成为文化共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广西与周边区域文化、次区域文化共生和谐发展的基石。

四、推动广西与东盟文化共生发展的对策

东盟各国在文化共生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共生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共生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东盟各国都积极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尤其是在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家都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予以立法保护,并采取各种路径进行挖掘、整理、抢救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尽最大努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同时,要重视少数民族的宗教的多样性。宗教的多样性是东南亚许多民族的共同特征,尊重宗教的多样性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从泰国的社会稳定与宗教关系可以得知,重视宗教的多样性协调发展是文化共生始终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文化共生要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和双边贸易是推动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驱动力,在古代,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交流互动往往依赖于传统的自然发展模式,彼此文化交流所耗费的时间长、信息流通周期长、交流渠道狭隘。文化交流往往是受自然环境制约如天气、时令等。随着广西、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赋予了时代的内涵,超越了传统的模式,突破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等,从而使得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快速,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深入。而且,随着彼此经济贸易的增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成为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此外,经济贸易的增长促进国家、区域之间人员往来,尤其是劳务输出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向我国境内输出劳动力,同时我国向东南亚国家输出人才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劳动力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带动文化交流、文化共生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必须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推动泛北部湾的经济发展。

为此,文化产业发展给文化共生提供强大动力。东南亚一些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为本国的多样性文化发展提供机遇和支撑。新加坡的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文化形态的变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提高文化的竞争力,提高整个国家的软实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推动文化共生发展也同样需要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要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文化共生要坚持以多元文化互补为基础、共赢为目标、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模式。东南亚的高地和低地的共生经验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即文化共生要以多元文化互补为基础,文化互补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文化共生的基础。文化互补可以是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然,文化互补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之间信任、理解、认同等,从而有利于化解各种民族矛盾。此外,从中国历史上的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互补也可以证明文化共生需要以互补为基础。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原和北方两大区域的并峙,实际上并非对立,尽管历史里记载着连续不断的所谓劫掠和战争。这些固然是事实,但不见于记载的经常性相互依存的交流和贸易却是更重要的一面。把游牧民族看成可以单独靠牧业生存的观点是不全面的。牧民并不是单纯以乳肉为食,以毛皮为衣。由于他们在游牧经济中不能定居,他们所需要的粮食、纺织品、金属工具和茶及酒等饮料,除了他们在大小绿洲里建立一些农业基地和手工业据点外,主要是取给于农区。一个渠道是攸中原政权的馈赠与互市,一个渠道是民间贸易”[4]。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互补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文化共生要以互补为基础,这是推进文化共生的内在驱动力。文化互补与共赢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就是说,不同文化间的互补可以实现共赢,通过共赢亦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互补。文化共赢就是在文化互补的过程中实现平等、互利及共同发展。文化共生走向和谐发展是文化共生的最终目标,文化共生和谐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共同奋斗目标,在这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不断调整文化间的利益、发展方式、空间持有、交流路径等,从而使多元文化共生实现和谐发展。

此外,东盟各国文化共生的启示还包括必须实现国家与社会稳定、必须积极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必须推动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等等,这些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共生发展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四)文化共生发展要始终重视双边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更加敏感的是民族关系问题。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一个拥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重要区域,其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某些共同的民族、宗教、习俗等。然而,民族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尤其是跨国民族。在一定程度上说,跨国民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为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民族分裂势力、产生民族矛盾等。因此,推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始终要高度关注双边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的。

参考文献:

[1] 张传鹤,梁大宗.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教育文化政策和教育文化事业[J].东南亚,2007(2).

[2] 李建平.文化认同理念与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

[3] 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1.

责任编辑任浩明

猜你喜欢

机遇与挑战
时代需要什么,我们就策划什么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浪潮下保险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试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遇、挑战及举措
新疆区域农商行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