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信、望、爱、异四位一体”的生本评价观

2009-12-08严申虎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评价孩子发展

严申虎

[摘要]评价不是管束,不是单纯地下判断,而是唤醒,是发现学生的生命的潜力,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动力。时代呼吁教师从人的生命发展角度出发,深入领会新课程评价的含义,树立科学有效的评价观。为此,我校在借鉴一些专家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学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信、望、爱、异四位一体的生本评价观,以期为改进学生评价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

[关键词]信;望;爱;异;生本评价观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1]教育不是训练,不是灌输,而是着眼于生命的发展;评价不是管束,不是单纯地下判断,而是唤醒,是发现学生的生命的潜力,以成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动力,是让其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张扬个性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言行举止以及评价的表达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学生评价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学生。瑞士兰德学院院长丹尼什博士作为国际心理咨询专家曾来华演讲。他指出:“我们现在到处都可以遇到一些恐惧、生气、不快乐和焦虑的人。我们必须认真地去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这个世界,忽视人的情感与精神成长太严重了。”[2]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prove),而是改进(improve)。”评价的本质不是甄别,而是侧重于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被评价对象的发展成长。[3]因此,作为教师,应从人的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领会新课程评价的含义,树立科学有效的评价观。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为此,我校在借鉴一些专家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学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信、望、爱、异四位一体”的生本评价观,以期为改进学生评价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

“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充满信心。有一个关于“迎向风雨”的故事:有人曾带着疑惑请教登山专家,“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山顶上走。”登山专家肯定地答。“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来人不解地问。“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该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迎风雨而上的信心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的源泉!我们的工作是积极的、有意义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意志,让学生过有意义、有道德的生活。带着这样的信念去工作,去教育学生,就不会觉得教育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儿,而是要努力做好这一项工作,对学生的种种问题,作出正确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这种信念绝对不能放松,要坚持到底,这样我们才能健步前行。

“望”就是对学生未来充满希望,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对于下面一幕我们都不会陌生:妈妈带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只见妈妈放开学步的孩子,在几步之遥蹲下来,拍着双手,面带微笑望着颤巍巍的孩子说:“宝宝,过来!”孩子一脸的依赖,双腿发颤,张开双手,欲迈开脚步,却又难以挪动。年轻的妈妈却没有上去搀扶,依然在原处微笑着、等待着、鼓励着孩子。也许是懂得了妈妈的用心,孩子经过几次努力之后,终于大胆地挪动脚步,扑向妈妈的怀抱。年轻的妈妈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在孩子粉嫩的脸蛋上留下了一个幸福的吻。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借助评价都能够得到改变。新课程的评价取向是促使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功的教育不在于使学生得到高分,而在于使学生将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就个体心理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尊重的需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渴望得到老师与同学的接纳,这样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个体差异的发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赏识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个性、挖掘潜能。

“爱”就是对学生有爱心。禅家有一则故事:有一天晚上,老禅师发现围墙角落放着一张椅子。他断定有弟子越墙出去遛达了。于是,他移开椅子蹲在那儿等学生回来。不一会儿,学生从墙外翻越进来,把老禅师的背当椅子,垫脚跳了下来。弟子看到自己所踏的竟是老师,一时很窘,不知所措。禅师只是淡淡地说:“夜深天寒,赶快添加一件衣服去!”这件事情,老禅师从未再提起,但是禅院里的弟子,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越墙去溜达。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滋润。评价不是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隔阂,它并不是冷冰冰的、无情的,也不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而是在各方面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始终心怀学生,而不是为了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而评价,更不是为了多得奖金而评价,我们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多重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根据学生的发展和需要发生变化。在学生之间的评价方面,评价也应是诚心的,是一种友情,是一种关心,是一种支持,是一种基于共同进步基础之上的评价,而不是为了竞争或淘汰别人而进行的评价。有爱心就会有耐心。例如面对屡次犯错的学生,没有耐心的教师可能会这样评价:“怎么搞的,又犯错误了,你这个人就是屡教不改,不可救药了。”有爱心的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可能会延缓评价,给予学生宽容和安慰,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你知道老师有多担心你吗?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仔细想一想,这样做得到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相信你下一次会改掉的。”学生有了过失,我们不能急躁,而是要指导他们认识、改正错误。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行为和举止,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让教育扎根于爱的土壤,教育才是有效的。

“异”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丰子恺先生曾经画过这么一幅漫画: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个学童模样的孩子,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传统评价将一套严格、标准的评价体系灌输给每一位老师,要求老师们用这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走入了千人一面、削足适履的死胡同。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个性,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都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发展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促进学生反思。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善于观察学生,同时要注意经常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以便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给以欣赏。”[4]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为了塑造更多的阳光少年,让我们在信、望、爱、异四位一体的生本评价观的指领下,和孩子们一起,手牵着手,向更加深远的方向迈进,让我们的孩子尽情抒写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

[2] 朱小蔓.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

[3] 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9.

[4] 陈玉琨,欣文.教育评价理论的新突破—陈玉琨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0(5).

(作者:浙江省上虞市城南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评价孩子发展
区域发展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图说共享发展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