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30多年来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
2009-12-08王彦明徐继存
王彦明 徐继存
[摘要]高考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责任也非常重大。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共生、交织、摩擦和碰撞,而社会价值取向则是左右高考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30多年间不同时代高考人的访谈和调查,透过历史的视角对我国高考改革30多年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进行梳理、分析和思考,为决策者的高考改革提供参照,以期推动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高考改革; 社会价值取向
高考作为全社会关心的大事,从国家层面来讲,高考关系到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从社会层面来讲,高考涉及社会公平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从教育层面来讲,高考涉及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共生、交织、摩擦和碰撞,而今后我国高考改革究竟该选取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依据什么样的实际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如何去达成这些目的,在这些问题上争论仍颇多。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于高考改革价值取向的研究仅局限于高考本身,即从决策者的角度提出对价值取向的取舍,而且多注重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对现实群体实然的价值取向缺乏必要的调查与研究。本研究正是力图通过对高考改革30多年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做些调查,以期能进一步明晰当前高考改革所应持有的价值取向。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法,有重点地选取了山东省青岛市和聊城市(这两个地区经济、地理位置、生活水平差异明显,有一定的代表性)差异明显的两个地区不同时期的“高考人”进行访谈和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36份,回收率91%。本次访谈10人,其中教师6人,公务员2人,其他2人。通过了解他们对当时和现代的高考以及对大学生的基本认识及其价值取向的变化情况,分析高考改革30多年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
为研究方便,我们把高考分为三个阶段:恢复—酝酿期(1977-1984)、稳定—展开期(1985-1998)、多元—深化期(1999—现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分别实施。
一、高考改革以来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
(一)恢复-酝酿期(1977—1984)的社会价值取向分析
由于刚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和政治倾向仍然使人们心有余悸,虽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给我国的国民价值取向、价值选择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景象,但从调查来看,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仍然体现了政治价值取向与工具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
1、高考作为人们实现理想的跳板,其价值取向最主要的是满足最基本的需求
高考的恢复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轨迹,在与当年高考人的访谈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一点。特别是已经在城市工作多年的人的体会更深。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是1978年参加的高考,当时已经的两个孩子的父亲,生活艰难。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能吃上“公家饭”,给子女解决后顾之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个时期的人们的生活都非常艰难,除了国家经济情况不好以外,孩子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当时高考人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70人中,农民占到了73%,而家庭情况不好的占73%,兄弟姐妹的情况更为突出,有87%的家庭有三个以上的子女。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他们参加高考的价值取向中,改变现状成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见表1-2)。
在高考对于生活的改变中,改善生活、改变身份、走出农村排在了前三位。这说明:参加高考的价值取向中,满足最基本的需要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主体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既有生理需要又有心理需要;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既有个体需要又有群体需要。同时,任何个人的需要又与他人、集体、社会的需要有着复杂的关系。面对诸多的需要,哪些需要能被主体意识到,而其中的何种需要又能被优先选择,进而左右主体的价值取向?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一个具有鲜明层次性的复杂系统,该系统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从低到高体现了一个从最强到最弱的等级。也就是说,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越是基本需要,程度越是强烈。因此,面对众多的需要,价值取向一般总是依据需要层次的递进原则,优先考虑较低层次的需要,待较低层次需要相对满足后,才考虑高一层次的需要。然而,实际的模式并非如此单一、刻板。面对同样众多的需要,不同的主体着力追求的需要是有差异的。比如,有些个体,只要有一些基本的条件和需要的部分满足,他们便开始追求最高层次的需要,有时,尽管连基本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他们也照样专注于最高层次的追求。而另一些个体的情况正好相反,他们可能永远没有高层次的追求,而囿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及满足。造成这种对需要追求差异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主体的价值观念各异。表1-3就反映了人们对高考的价值观。
2、高考的价值取向仍然难以摆脱传统的政治价值取向
由于对于政治的过分强调,政治的地位至高无上,主义的纯洁与否高于一切,姓“社”姓“资”的观念禁区更使国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表现在社会心理和普遍的行为取向上,则是对经济活动的冷淡,对“官”位的向往与崇拜,对个人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的高度重视。从表3可以看出,62%的人对于身份仍耿耿于怀,在他们的价值取向中很少或根本没有个体价值的实现。如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调查中,67%的人没有或不懂职业发展的概念,只有2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见表1-4)。
这反映出,在他们的观念中很少触及个体自我或无暇考虑诸多复杂的问题,古代有“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教育思想,而现在他们仍把教育能给现实带来的实际利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考上大学做官、吃皇粮、端铁饭碗仍是人们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当政治的余波未平之时,在中国这个非常重视社会地位特别是政治地位的国度,人们不得不优先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
3、高考体现出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向往与需求
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家庭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以后的发展。而要想彻底改变现状,惟有依靠自己的努力,而高考正是提供了这样的机遇。从古代“学而优则仕”到发达的科举制度,都指明了进入社会上层的途径,这种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有极大的市场。调查表明人们相信高考给自己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见表1-5)。
有87%的人认为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而且他们也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好成绩,就能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理想,而没有或极少考虑运用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的手段。从表1-6可以看出:73%的人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可以说那时的人的思想还是比较单纯的,而且他们信守着自己的价值信念,相信国家、相信党和政府,同时也更是对自己的坚信。但也反映出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变成了计划的“奴隶”,表现为个人对国家和政府、社会和集体的绝对依赖性。在这种依赖关系下,个人往往淹没在社会集体中,失去了自我意识,既无独立的人格也无自主活动的能力。
4、对社会价值本位的盲从与个体价值本位的缺失
社会价值本位的价值取向是把社会(集体)利益当作个人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提倡个人必须服从国家,服从集体,个人利益与国家(或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或集体)利益。这只能导致个人成为社会这部大机器中的一个不会思考的零部件。在高考的价值取向上,许多人还是注重家庭的利益,注重对他人的影响。比如在参加高考的原因里面,仅有7%的人是实现自身的价值;在高考对生活的改变中涉及自身找到好工作居然是0%,由于传统对于集体主义的过分强调,使得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总是不自觉地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而对于个人的利益,却羞于考虑。这种单一的价值观不仅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动力不足,抑制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积极选择,从而难以推动社会较快的发展。
(二)稳定—发展期(1985—1998)的社会价值取向分析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了,中国的经济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各项事业的进展都是突飞猛进的。对人们最实际、最直接的改变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经济的巨大进步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使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人们对高考的价值取向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
1、价值取向耦合现象与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逐步摆脱了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重叠、新的作风与旧的作风的并存,有些人的观念是现代意识的,或是“西方”取向的;但有些人则是“传统取向”的,或是“中国”的。传统性的思想与观念和现代性的思想与观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耦合型的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破除了中国传统的群体本位价值观念,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人们认识到个体的独立与价值,认识到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的独立自主的个性形成,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日益觉醒和增强。
在关于参加高考的原因调查中,67%的人选择了实现自身价值,而继续深造读书的也占到了67%。这时,高考人有自己的理性选择,同时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大了,所以,在因为没有出路才参加高考的选项上竟然是0%,而在高考之初这项的比例是7%。(见表2-1)
在高考对生活的改变调查中,人们更加注重了自身价值的实现,有89%的人选择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找到专业兴趣的有44%,找到好工作的也有33%。(见表2-2)
而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67%的人有清晰的认识,没有职业概念的人数降到了11%。这说明人们开始认真考虑自身的发展问题,反映出个体意识的增强(见表2-3)。
2、开始注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功利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市场经济的自发价值导向是一致的,也是和人的本性一致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追求高效率、高利润是其应有之义。因此,实用、高效的价值观念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突出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一般价值哲学意义上,便是对社会功利和效率价值的追求。这同我国传统社会中奉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观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继续囿于以前那种过分追求或盲目追求“义”而蔑视“利”的伦理价值思想,则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功利主义,从广义上讲,是指以事物给人们带来的功利大小为标准来衡量事物价值的思想意识。它的特点是:注重物质利益、重视实效、讲求平等互利、崇尚进取和竞争、强调人们社会地位、拥有财富的自获性。
由个人主义的思想基础所决定的西方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重利轻义,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西方人追求现世幸福的基本人生态度,它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合理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生产的发展,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指数。它改变了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人们敢于言利、善于求利,人们为利益的实现、生活的富裕付出艰辛的努力;改变了传统的等、靠、要的懒汉意识和不敢出头的中庸观念,培植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改变了传统的人治观念,增强了法律意识。
在高考对人的影响的调查中,78%的人选择了就业,67%的人选择了择偶,67%的人选择了人际交往,56%的人选择了职称评定(见表2-4)。这种趋势反映出人们贴近实际的心理状态。与高高在上的为了祖国与人民相比,这种选择说明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当然这种选择与实现社会的本体价值并不矛盾,社会价值正是通过无数的个人价值的追求活动而实现的。
3、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取向
我国实行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毋庸置疑,平等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最重要、最敏感的共同课题。它的实质是要求人们(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机会均等。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机制、开放机制和主体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分配公正和机会、竞争均等的要求,而且反映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要求。它以尊重每一利益主体的独立、平等为前提,在价值分配中寻求合理性的价值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机会平等看作是有关平等中压倒一切的定义,因为竞争的后果必然造成个人地位、收入和权威拉开差距。这反映在高考过程中就是人们注重高考的平等,在调查中,89%的人认为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说明国家在高考的改革中也注重了对公平的需求。但也有22%的人认为高考公平度一般,这个比例在以前是0%,说明了人们对于高考公平性的注重。高考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所以公平应该是高考改革首选的价值取向(见表2-5)。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必将引发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变革。反映在价值取向上,可以说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地失去影响力,新的价值观念尚处在萌生之中,突出表现为行为失范、心理浮躁失衡。新旧交替的混乱状态,使得当前的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冲突性的特点。
(三)多元—深化期(1999—现在)社会价值取向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视野也越来越宽广。高考是人们的选择,但仅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选择。功利的价值取向使得许多人不参加高考而是直接就业,而“脑体倒挂”现象也在证明着这种选择的正确性。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取代国家统包统分,大学毕业生不再固定拥有国家干部身份。社会更加开放,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更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大学生就业难更加重了人们对高考的质疑。但高考热却一直没有降温,高校不断的扩招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大学的向往,人们现在对高考的价值取向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1、价值取向注重自我
这与市场经济对个人利益的充分尊重和密切关注相关,也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片面注重集体和整体的步调一致、片面强调牺牲个人利益、无视个人利益的满足这一价值意识的反叛。它在客观上起到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使社会的发展充满生机。价值取向注重自我也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轴心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自我”,是指自我需要的满足,自我利益的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自我的全面发展。在这里,自我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利益的实现是前提,自我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自我的全面发展则是目的和归宿。在参加高考原因的调查中发现96%选择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见表3-1)。
可见在现阶段,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们开始寻求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当然,自我实现的路很多,但人们却把实现自我的第一站定位在大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改变命运的利刃。在高考对于生活改变的调查中,87%的人认为高考成功可以开阔视野,81%的人认为可以改善生活,58%的人强调找到专业兴趣。找到好工作的比例下降到12%,这一方面反映出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于工作已经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人们更强调的是自我实现。(见表3-2)
2、强调个体与注重务实的价值取向
这种务实的价值取向表明高考已经不是人们惟一的选择,人们对于自己价值的实现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而对于价值的衡量标准也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高考不成功,有27%的人选择了放弃,还有35%的人在犹豫(见表3-3)。
这反映出人们务实的态度。与中国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观及重义轻利价值取向不同,人们认为义与利可以并存。比如对于“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一项调查表明:当代青年有68.9%的人同意“奉献与索取应该是平等的”[1]。这表明对于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问题,绝大多数中国人表现出了一种希望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寻求兼顾的倾向。这种希望在付出之后也能够得到相应回报的心理,表现出了一种务实性的特征。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个体的发展而言,高考又是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调查社会提供成功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时,42%的人认为不太多,23%的人认为很少,仅有35%的人认为很多(见表3-4)。所以,从务实的角度,不同人选择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3、直面竞争的知识本位价值取向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曾经是对高考最生动、最贴切、最形象的描述。高等教育不仅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个人发展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位置。大学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传授知识、提高人的价值和竞争力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顶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美国耶鲁大学的座右铭就是:“大学乃是一个社会的心脏。”大学的学习环境、学术氛围、校园文化能够满足人的高级精神需求,塑造良好人格魅力和坚强人格力量。当前是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时代,不仅民族进步、国家强盛、综合国力提升取决于拥有大学的数量,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群体的多寡,而且社会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发展、待遇生活条件的获取,拥有知识数量的多寡,拥有知识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占有程度成为财富和利益分配的主要依据,进入大学学习成为推动自我更好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人们选择高考就是选择直面竞争。在参加高考的原因的调查中,有73%认为现在参加高考的原因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有54%人认为是成功必由之路(见表3-5)。
这反映出人们已经认识到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所以必须占得先机,而高考正是惟一的道路。在“如果高考失败你会继续参加高考吗”的调查中,有83%的人选择继续参加,直到考上为止(见表3-6)。这些都说明人们已经认同了高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巨大的作用,“独木桥”已经成为成功的必由之路,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人选择了复读,有的人甚至是三年、四年,更有甚者戏称为“八年抗战”。
在访谈中我们提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质疑高考的必要性,人们给出的答案是:知识是立足社会的根本,即使从事与做学问无关的职业,如自己经营小生意等也要有一定的知识,何况还要为自己的后代考虑。可以看出,知识观已经成为人们首要的价值观。
4、寻求公平正义与机会均等的价值取向
公平与正义、机会均等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许多贪污、腐败现象滋生,而拉关系、走后门更成为人际关系的必修课。竞争的激烈使人们一直在寻求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而高考恰恰就为所有的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关于高考公平与否的调查中,有84%的认为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见表3-7),同时69%人们也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从高考中受益(见表3-8)。但是高考的受益人群中有钱、有权、有关系的人的比例达到了27%,占近三分之一,说明目前高考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与问题,这也是高考改革以后亟须解决的问题。但人们对于高考仍然充满了期待。
二、对社会价值取向变迁的思考
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反映出的问题是:高考公平问题;对个体及个体价值的尊重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性问题;科学选才的问题。高考的不断完善就是要体现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趋势,具体是:
1、高考要适应多元化价值取向并体现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的(主导)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从价值的角度来决定自己的价值取舍,进而制约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施过程的一系列要素的总和。人们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权衡利弊得失的过程,也是一个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过程。正是由于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样性,致使人们的价值需求也随之出现多元取向和价值目标多样性的趋势。一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崭新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积极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已经被接纳,如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念,以及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公平观念。而全球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各种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和冲突,不仅使我国的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而且使人们在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上产生困惑和犹疑,导致社会中各个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当代中国人的择业观念就呈现多元化取向。择业观是人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的标准可以折射出人们的价值取向。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今青年择业的主要标准,依据被选率从高到低排序的前5项分别是:有兴趣(62.4%)、收入高(59.7%)、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41.6%)、有挑战性(40.9%)、福利好(28.2%),而稳定(17.7%)、靠实力晋升快(17.5%)则排名靠后。[2]这表明,青年们择业的最高目标已不再停留在谋生的初级阶段,而进入到寻求发展的阶段。同时也说明当下年轻人更加注重开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促使青年择业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稳定的重要性则大大降低。
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逐渐增强。现代社会的发展唤醒了人们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人们一方面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希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但与此同时,自我意识与独立精神也普遍增强,重视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主张在不影响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首先满足个人利益,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多元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多元的价值取向,反映在高考中就是高考的改革如何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个体的价值实现的需求。对于追求提高知识水平、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群来说,高考应该满足他们进入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等学府深造的需要。他们可能仅在某一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或较大的兴趣,如果因为分数不够而妨碍了他们价值理想的实现,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同样,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来说,他们只是想通过高考改变自身的处境,寻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他们由于社会的原因受到的教育并不是那么系统与完善,高考对他们来讲是惟一的途径。因此,作为高考的决策者应该聆听不同的声音,直面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区分不同的价值取向,立足于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进行高考改革。
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即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首先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崇高的价值理想,同时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以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为前提和基础,而且与人权的实现密切相关。从高考的组织到试题的内容、录取的方式、评价标准等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
2、高考公平与诚信的价值取向应贯穿于高考始终
进行高考改革时,应顾及高考改革的社会影响,顾及高考的公平、公正,尽量减少区域歧视,关心弱势群体。所以,公平应是高考改革的首要价值取向。从科学化原则、从人文关怀的意义上、从社会关注程度及对社会的长远影响力等方面考虑,高考都必须首先注重公平问题。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的高考改革都在不断追求高考的科学合理性,在追求科学合理的过程中,公平性自然得到提升。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评分误差的出现;网上录取最大程度避免了人为的违规操作现象的出现,这些都是公平的体现。
高考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每年的“高考月”,无论是公众传媒还是私人话题,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高考,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高考的公平性是问题的焦点。诚然,经过30多年的发展,高考在公平性方面已经做出了极大的改进:从单一的全国统一考试到地方自主命题,从统一录取到高校自主招生,从多学科考试到3+X,从注重知识到注重能力的综合知识测试都说明我国在高考改革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从入学比例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型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关注考试公平和区域公平,主要解决人的受教育权问题。但毋庸置疑,在这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地区差异的问题。京沪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基础教育投资和先天条件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京沪考生更容易考上当地名校,而这些重点大学在中西部的招生指标却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地区歧视恰恰是不公平的表现。如有的大学校长认为由于中西部教育质量落后于东部,即使录取他们,也很难跟上大学教育教学的节奏。还有人认为,现在的考题有一种城市中心趋向,即以城市中学的标准来组织命题,这对于农村的考生就是极大的不公平。能否达到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相对平衡,取决于制度的完善。高考各项政策的制定应考虑这些问题的解决。
诚信是高考规范有序运行的道德保障。高考是千百万人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仅要受到法规政策的规范与调整,而且要受到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招考道德的规范与调整。只有在大多数参与者讲诚信的情况下,法规政策才更有权威,不至于出现“法不责众”的混乱局面。因此,在高考中要坚持诚信值取向,从考生、高校和招考部门三个方面加强诚信高考建设。对考生来说,通过建立考生诚信档案,并作为学校和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增加违纪作弊的成本,以促使考生自觉防范和杜绝违纪作弊行为。对高校来说,就是要加强高校质量信用评估,高校只有经专业评估机构对其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信誉进行评估,达到一定等级才能获得招生资格和招生自主权。近几年频出的招生诈骗就是因为职能部门没有严格审核高校的招生资格致使学生及其家庭蒙受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对招考部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惩治在高考中的各类腐败现象,提升公信力。招考部门时刻把考生和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始终把考风考纪作为永恒的主题,将维护高校招生公平、公正作为生命线,以确保质量和安全为中心,认真解决好考试违纪作弊、招生以权谋私、非法中介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不断提升高考的形象和声誉,努力把高考办成让广大人民满意的好事。
3、高考改革应体现主体的理想追求和终极关怀
置身于现实社会之中的现实的人,无论是维系自身的世俗生活,还是履行自己对现实社会的责任,追求眼前利益,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是合理之价值取向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考人所关心的就是自身目的与价值的实现,但每个现实的人都必然要走向未来,因此,合理的价值取向应当蕴涵着主体的理想追求、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与理想追求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指向合目的的未来,都具有超越性意味。但终极关怀又有特殊的意蕴,它不仅要超越当下的现实,指向未来,它还要超越当下的具体,超越世俗,探究或追寻形而上的意义。很显然,失却理想追求、终极关怀,囿于现实关切或以现实关切为惟一旨趣的价值取向,是褊狭的、平面化的、苍白的。它势必会使人变得琐细、具体、平庸、卑微,它势必使人陷入无所依归、无所趋赴的状态。以理想观照引领现实关切,以现实关切彰显理想追求。人生于天地之间,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天空,使形而上的超越或终极关怀获得坚实的支点,使形而下的具体获得形而上的意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运动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想主义的式微、终极关怀的失却可能更容易发生。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强调:人们的价值取向切不可忘却或拒斥理想追求和终极关怀。
追求幸福是个体的本性,个体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社会存在,最关切的就是自己的生存及幸福。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的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体验。幸福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感,它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与价值的追问。”[3]高考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跳板,在个体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高考改革如何尊重个体,实现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进而实现个体的理想追求,应该是高考改革决策者从更深层意义上思考的问题,这与教育的本真目的也是吻合的。
参考文献:
[1] 郑若玲: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J].上海机电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沈杰.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嬗变[J].理论周刊,2005(6).
[3]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J].人民论坛,2005(1).
(作者:王彦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徐继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