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本真 展示语文魅力

2009-12-08赖育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识字生活化交流

赖育红

目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非生活化”倾向,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与发展,这样的课堂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为回归语文学习的生活本真,我校在县进修学校教研员的指导下,从2008年5月开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课改专题实验(下设三个子课题:“识字教学生活化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下面,我就谈谈我们在实验中的一些尝试:

一、激活生活积累,构建自主识字平台

1. 创设生活情境,让识字教学有情有趣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要多识字,尽快地进入阅读阶段。如何让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横、竖、撇、捺中学得有情有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顺应孩子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例如童话的意境、生活的场景以及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便能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青”的几个小伙伴(出示有关偏旁)。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

师:“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亲热地和它们一一照了相。

(出示不注音的生字:请晴清情蜻睛)

师:你见过它们吗?在哪儿见过?如果不认识,你能猜出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跟同桌猜猜这些字的读音。

师:现在谁来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全班小朋友听?(指名认读)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生:有的是我在课外书上读到后问妈妈的,有的是在教室里的图片上学到的。

生:我是在街上的牌子上看到的。

生:我是昨天预习的时候记住的。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以后还要继续保持下去呀!

师:“青”的小伙伴还有很多,它们组成的汉字还不止这些,这些字你认识吗?你是从哪儿学来的?如果不认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学会它呢?

(出示:静鼱菁精腈靖婧靓;学生认读、交流。)

师:我们不仅可以从课堂中学,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能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这充满着生活的气息、饱含着亲身的体验与激荡着情感的情境中进行识字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负担为享受、变苦痛为快乐。

2. 根植生活沃土,让自主识字有始有终

生活是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能否将生活之水长久地激活下去,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措施,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外识字的成果,以激励欣赏为主,让学生人人体验成功感。

(1)建立学生的课外识字成长记录袋

我们指导学生自制“识字成长记录袋”,鼓励学生平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的袋,或将平时家里买的食品包装袋上的汉字剪下来,认一认,再装进识字成长记录袋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和内容,以学生的主观意愿为基础,教师参与其中,给予修改、补充、启发、引导,使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2)开设课外识字交流课

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街道名、商店名,广告、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孩子提出,其余孩子会相继回忆起来,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实验教师每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即校本课程的课时。课堂中有以下流程:①交流认识的字;②交流识字的方法与途径;③评选识字大王,并予以小奖励;④拓展运用,利用所识的字说话、编故事、阅读等。交流中,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到参与同学回忆,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这一过程,品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因而逐步养成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扩大积累的良好习惯。

二、唤醒生活体验,提升多元阅读品位

1. 学文前联系生活预习,开启阅读起点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前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海上日出》一文,日出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领略日出的美景,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文中联系生活理解,加深体验感悟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3. 学文后联系生活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一堂阅读课,在经历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后,大半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所蕴涵的言语规律还可能是一知半解的。这样就必须联系生活安排适当的练习,以形成从听到读到说到写的完整系统,实现从文本走向生活,以整合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性情,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实提高。例如教学《春天的手》这篇课文后,可以设计“说春天、画春天”的实践性作业,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园里感受春天,然后在小组或班上交流,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动手把它画下来。孩子们把春天画成一位姑娘,用手在抚摸柳枝,在和小朋友一起玩,和小鸟一起唱歌……

三、找寻生活绿洲,拓宽个性作文渠道

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语言语汇、方法技能、人文思想等的匮乏,是学生习作中出现“编”、“抄”、“套”,“假”、“大”、“空”现象的最主要根源。唯有“厚积”,方能“薄发”。丰厚的积累是通畅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因而,我们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体验、自主积累的意识、兴趣、能力及习惯。在帮助学生“脱贫”方面,实验班老师均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积累:

1. 留心观察,丰富生活积累

要写好作文,注意身边的人和事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常见或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恰当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并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每周交流一次。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其实无论对哪些学生,如果他们能长期坚持观察积累,就能丰富写作素材,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2. 亲身实践,丰富情感积累

我们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机会,引导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去观察万物的兴替,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调查环境的现状,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如:植树节去植树;星期天去扫街道,做为人民服务的“小红帽”;帮邻居看孩子;去市场买菜;当售货员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为了拉近语文学习和生活空间的距离,我们利用课前5分钟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描述生活,评论生活,实话实说,自由表达。规定的基本内容有生活事件、人物画库、生物写真、景物扫描、心灵感悟、品评书报、影视感观、焦点透视等。教师当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向生活进军的引路人,学生的目光就被引向了生活,都来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3. 指导读背,丰富语言积累

开展“读书节经典诵读”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举行“好书推介会”、“美文赏析课”、“故事演讲竞赛”、“古诗词诵读展示”、“好词佳句背记竞赛”、“读书心得交流”等),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记、多积累,多交流、多借鉴,多运用、多创新,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夯实通畅、自由、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识字生活化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交流平台
识字故事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