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激情 快乐作文

2009-12-08范秀臻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春雨习作情感

范秀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情感体验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古人云“言为心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好的文章往往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习作,也应撇开为考试、为作文而作文的功利思想,唤醒学生的心灵,倾情抒写,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几年来的实践,我对此有些粗浅的体会:

一、激“情”引路——敢于写

学生怕作文,问题不在作文的本身,而是畏难情绪在作怪,因为有太多的束缚、羁绊,所以写起来干涩、呆板,不能畅快地释放胸中的积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指出:“如果儿童的心灵被遏止和轻视过甚;如果孩子的精神过分沮丧,过分地加以限制,孩子们就会丧失他们的活力和勤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做回孩子,常怀一颗童心,换位思考,了解孩子们关注的、熟悉的、喜欢的、厌恶的是什么,然后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炽热的感情,“使学生的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起学生们想说、想写的欲望,引领孩子愉快地走进作文的门槛。

1. 佳文赏读——享受作文之乐

创设机会,鼓励学生乐于动笔,让学生易于动笔,这是《课标》特别强调的。布鲁纳指出:对学生最为刺激的,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前,教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先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孩子们成功的习作,这些习作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真切表达情感体验的。通过教师深情并茂的朗读,通过师生共同的评点、赏读,再通过学生选择性地细细诵读、品悟,让孩子们真实、轻松地触摸了作文,消除了作文的神秘感;让学生们明白:作文是快乐的,它既能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给他人带到美的享受,由此激发学生写的冲动,轻松地走进作文世界中来。

2. 习作交流 ——分享成功喜悦

教师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习作都有机会被交流、展示,促进学生在分享成功的喜悦里激发更强烈的写作欲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心理学研究也认为:当学习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再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因此,教师应时常带个放大镜,毫不吝啬地放大孩子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小至“遣词造句”,大至“谋篇立意”,使学生在被发现、被赏识中不断增强信心,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保持强烈的写作热情。虽然教学任务重,但我每周依然挤出一节课来,让学生交流周记、小片断、单元习作等,因为是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习作,学生们觉得尤其亲切,听起来津津有味,评点起来也头头是道。交流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小组推荐,可以按座号数抽鉴,还可以毛遂自荐。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无拘无束地欣赏、评价、借鉴,生生、师生互助,吸收多项的信息资源,给作文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们快乐作文的欲望,激发了写作的原动力。

3. 挖掘素材——找寻作文之源

对于刚学习写作的孩子,不知道写什么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写作之源”,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沸腾的生活、奇异的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愿。”如: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引导“玩中”观察,写活画面;开展竞赛活动,引导在特定的环境中表达感受;实物演示、即兴表演,指点写作的方法等。通过有意识的素材提供,不仅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维,也引导学生入“境”生情,融“情”于境,为自能作文、个性表达夯实基础。

二、真“情”抒写——写得出

吕淑湘先生说:“写文章不仅仅是一个写的问题,这里边还有一个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问题。凡是认识不清,或者不肯、不敢照所认识的去写,都是不会写出好文章来的。”《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表达的也是一样的教育思想。可学生作文中失“真”现象依然比比皆是:缺少真情,内容空洞,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这种现象不但不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学风,也不利于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面对这种状况,教师的引领尤其重要。教师应是一个充满激情、真诚朴实的长者,做生活的有心人,以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以自己真心唤起学生的真心,从而让真情流淌,真意表达。

1. 用“心”命题。教师为学生命题要用“心”。此“心”是童心。“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命题的真谛,命题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感情和实际需要,必须能触动学生心弦,才能撩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主动性。如《爱漂亮的 》《,给你竖个大拇指》《我的 》《疯狂的 》《两分钟有多长》……类似这样的命题,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愿望,从而激发创作的激情,产生写作的冲动,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情境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畅快地表达,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2. 倾身体验。把学生从狭小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走进图书馆,好读书、读好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如:春天到了,春雨是最寻常的景物。往常学生写春雨,总能看到一串串华丽的语言,但都是别人眼中的春雨,没有自己的个性感悟,也没有真情的流露。今年,我又让学生写春雨,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观察,写出自己眼中的春雨。通过走进大自然,学生懂得了用眼睛观察,用双手触摸,用心灵感悟。于是一篇篇富有个性的“春雨”诞生了。瞧——

……上完一节课,看窗外,春雨依然还在那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舞蹈、歌唱。看它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仿佛全世界都属于它……

……雨,飘飘洒洒,落在我的头上,手上,顿时感到一阵冰凉。沙沙的细雨声交织在耳际,调皮的雨珠儿在玩耍、嬉戏。瞧,水坑那溅起的涟漪,正是它们乐此不疲的身影呢!

……她在播撒生命的种子,小草因她而又开始了新的生命旅程。她在传播快乐,就算打着伞,可是还拥有笑容。

……春雨潇潇,她带着无数的小伙伴,从天空中降落,享受着一次美好的旅程。

欣赏着同学眼中自信的,淘气的,无私的,美丽恬静……的春雨,师生间都收获了很多的启迪:唯有说真话,抒真情,文章才有个性,有灵魂,有生命力。这样不仅培养自己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做文章的习惯,也能培养学生真实做人、表里如一的个性品质。

三、深“情”表达——写得好

“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是有“情的。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用诗人的眼睛观察,用诗一般的情怀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达,是作文教学更高、更远的目标。

1. 捕捉细节。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准确地描摹出事物的“形”,逼真地反映出事物的“神”。做到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临其境。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的:首先:她让学生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唐僧师徒妖怪“逗”》,让学生扮演妖怪,无论用什么招,能把扮演唐僧师徒的同学逗乐即可。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活动,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接着,教师针对学生作文——描写平淡、不具体,进行细致、有效的引导:先出示典型的语段,学生研读,找出需要细致描写之处;然后回放录像,再现活动情景,帮助学生捕捉细节;最后学生集体修改,相互取长补短,用生动的文字鲜活地记录了那情那景。这样,阶梯式的分层指导,变简单为丰富,变概括为具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表达的准确性、生动形象性,使文章更鲜活,富有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2. 追求个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语言,能让表达的效果非同寻常,能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看以下两则语段:

①……突然,我发现里头少了一个成员——书包。“这小子,跑哪去了。”无奈,我只好实行“通缉令”,我推开厚厚的书堆,没有;钻进快挤爆的玩具,不见影……猛然间,我发现了语文书,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书却在墙与桌的缝隙处。”——《马大哈》

②真是“冤家路窄”,又碰见了我的天敌——狗,它双眼怒视着我,吓得我三魂丢了两魂半,我将自己的恐惧、慌张踩在脚下,使出了我拍“狗屁”三计……——《拍“狗屁”》

例①中,学生一连串鲜活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把一个生活不拘小节的“我”跃然纸上。而例②中一个生动的“踩”字极为传神,富有个性,令人回味。

读着这些精彩的语段,仿佛走进一个个斑斓的心灵园地,感动于他们的感动,动情于他们的动情。缤纷的个性思想的火花令人流连。

3. 勤于练笔。为了帮助学生语言表达更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教师还应该适时适地地见缝插针,对学生进行训练,启发、引导学生以诗化的语言,以美的情感,抒写真情实感,让笔下生花。如:用优美的语言给课文的插图配上文字;以比赛造句的方式,看谁的句子美;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某个场面;在回答阅读题中,用心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达思想等。通过方法指导,通过学习、借鉴,品味、琢磨,引导学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语言,形成语感,达到“观山则情满山,观水则情满水”的美好作文境界。

总之,作文教学不能忽视“情”的培养。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教师就是这情感培养的领头人,不断地鼓励、激发,以情激情,使学生作文充满真情,也使作文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闽晓)

猜你喜欢

春雨习作情感
情感
春雨
台上
春雨
习作展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