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 科学处理教材
2009-12-08叶霞
叶 霞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组织、优化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要处理好教材,教师首先要勤于钻研课程标准,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具体要求,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细致分析,最后重新优化处理教材,力求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形象化、生活化、系统化,使学生容易理解数学并乐于学习数学。为此,笔者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着对教材进行灵活分析、精心重组、大胆改造与合理调整。
一、依照学生认知水平,灵活分析教材
教师理解教材时,要灵活分析一节课中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里,哪些属于学生已知的信息(旧知),是处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系统内的,哪些是学生未知的内容(新知)。这个“未知”就是学生认知的生长点,往往也是新课的重点或难点,是最具探究价值的。
例如,在分析《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执教者是这样预设的:在第一次动手实践阶段,让学生通过有趣的动手折纸活动,观察思考、组内讨论形成共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全体学生动手再次验证过后,教师适时制造“冲突”:引导学生把已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折长、折长、再折长。此时提出质疑:“两边之和还是大于第三边,现在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了呢?”通过这样的预设,制造“矛盾冲突”,创设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新问题”再次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全体学生经历知识由“已知”—“新知”—“旧知”—“还未知”—“新知”的演绎过程,突显了教材中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又比如,分析《植树问题》一课,教师预设在问题呈现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具体问题中每棵树的种植地点抽象为一个个点,则每两棵树之间就有一个间隔。然后质疑:“请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一条路的两端都要栽树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奥秘呢?”这一提问直接导向了植树问题中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棵数=间隔数+1”。演示之后教师再质疑:“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这个关系吗?”这一提问直接导向了解决植树问题的“金钥匙”,使学生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后面学生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据难易程度,精心重组教材
数学知识难易有别。在教学实际中,常常需要执教者依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积极主动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重新组织教材。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的代数思想方法与几何初步知识,对小学生而言属于比较抽象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又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处理这部分教材。
例如,教学数学广角《等量代换》,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的一节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明确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等量代换的思想也是数学知识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当中经常要用到。
等量代换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是一种很抽象的数学思想,只有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他们才有可能感知、领悟。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它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因此,笔者在这堂课中设计安排了比较多的操作活动以突破教学难点。比如:课堂伊始,精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拼图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拼图,观察图形间的关系,再一步进行图形的替换等操作,从而更加直接、直观地体验“等量”、“代换”、“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将自己的拼法展示出来,并与全班交流。这样的教学把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而学生的回答条理清晰,把思维活动过程展示得很清楚,说明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建构了数学模型。
三、联系学生实际,大胆改造教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对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造上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选择学生亲身经历的游戏,学生熟悉的环境(公园、游乐场、学校操场、教室等)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笔者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及其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了改造,使教学更切合学生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伊始,精心选择了富有儿童情趣的七巧板为切入点,让学生拼组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接着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体会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对于学生出现的用尺子上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的方法给予肯定,但不做全班的统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用折纸的方法直观地获得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课中时,在图形的拼组活动中同桌之间交流与合作。为了使学生亲身体会出图形间的联系以及边的特征,教师先是引导学生用两个一样的图形拼组出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多个不同的图形拼组平面图形,这样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末时,教师再通过创设帮小明的新家设计书架的情境,让学生以“小小设计师”的热情,用今天所学的图形拼组知识,同时借助七巧板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节课首尾呼应,联系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最后,通过同桌间的合作交流及成果展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五彩缤纷的图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几何美、数学美,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根据区域差异,合理调整教材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设施。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区域差异,对教材合理地调整,使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案例1: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由于烙饼是北方的食品,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何谓“烙饼”不得而知,当然就更谈不上如何来烙烙饼。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 “改造”,比如改“烙饼”为“煎饼”。学生对于“煎饼”需要“煎两个面”这个日常生活常识比较熟悉,教师也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烙饼问题”教学的关键点。
案例2:在圆周率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对于城市的学生,教师常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收集有关圆周率的知识。但农村、边远山区的学生就没有条件利用网络收集有关资料或信息。
由此可见,因为区域不同而造成学生日常生活知识与学习经验、学校教学设施等因素存在着差异。在不改变教材的教学目的情况下,执教者应合理地调整教材的内容或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