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妙导 激趣激思
2009-12-08黄小平
黄小平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互动交流,而互动交流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的问答。只有“问”得好才能“答”得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就必须重视课堂的提问艺术,就必须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所谓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学实践证明,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只有产生问题情境,对学生才会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的提问正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效地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可以说,“问”是为了“思”。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才巧妙地提问,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学生才真有所得。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怎样巧问妙导,让学生乐于语文课堂学习呢? 以下谈谈本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题眼设问,体现思考性,激发学习期待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活动成功的开头对一堂课来说十分重要。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学开始时,抓住文题这个“窗户”提问,可以让学生大致看出全文内容,或文章线索,从而按图索骥,找到掌握文章要点的最佳途径。抓文题提问,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为以下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这个题目在文章中更是起“点睛”作用。从题目入手,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少走弯路,使学生快捷地统揽全文。抓住“野”字设问,先让学生用“野”组词,学生组成的词有“野人、野心、粗野”等,师问:“大家所组的词都是贬义词,‘野字总是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那这篇文章的作者对索溪峪的印象是不好吗?文中的‘野又是什么意思呢?”在题眼上设问,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问题具有思考性,很快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文章内容,唤起阅读期待,学生兴趣盎然地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使初读有了明确的方向,又加深理解了题意,使他们处于“课未始,兴已浓”的良好状态。
二、抓主线设问,体现精练性,明确学习目标
课堂中,太多繁琐、过于简单的提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等于白问,这种浪费宝贵教学时间的提问,其实是课堂教学中的“内耗”,相反,如果问题过深过难,超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也会挫败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以至课内出现“冷场”的局面。因此,提问要难易适度,鼓励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围绕教学目标,抓住课文主线,设计少而精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明确,教学主线思路清晰明了,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使学生对课文能作以简趋繁,高屋见瓴的把握,从而为简化头绪,突出重点。设置少而精研读的问题情境创设,以便于充分展开学生的自读层次,从根本上做到精讲精练。如教学《尊严》一课时,抓住课文主线提问:年轻人与逃难人共同点是什么?最大不同的地方又是什么?这个问题统领全文,找出文章的突破点,引导学生自读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进行主动学习思考:年轻人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即使在无比饥饿的情况下也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也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就因为他与其他逃难的人不一样,他具备与别人不一样的尊严,所以,他才会成为石油大王,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问题把文章的矛盾摆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因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三、从关键词、句、段设问,体现价值性,突破重难点
文章的关键句段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之处,是揭示文章主旨的,也是师生感悟文本、品读语言的关键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一堂课的重要任务,是学生深入探究,深入思维的重要环节。重点透彻,难点突破到位是一堂课的亮点,也是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提升的最佳象征。讲好这些词、句子或句群,往往能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从关键词句、段中提问,能让学生深入思维,激发探究,引导个性感悟,激发情感,彰显个性,提升感悟。所谓重点段落,是指在一篇文章中能统领全篇,或体现全文感情基调,揭示全文主旨的段落。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课文结尾处“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文中能牵一发动全身的中心段,揭示文章的中心,在文章结尾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文章开头前后照应。教学时,以它为突破口作以下设计:①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两个句子并划出来。想想这两句话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的确”是什么意思?去掉它,好吗?为什么?②作者通过回忆,写了与伯父接触中耳闻目睹的几件生活小事?主要写什么事?这从中心句入手,理清了文章脉络,问题迎刃而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从含蓄的内容中提问,体现想象性,提升个性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任何作品的学习欣赏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怎样走出文本,拓展延伸得到人文创新,正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另一层境界。文章中一些含蓄的内容,必须让学生辨一辨,才能挖掘出其中潜在的联系,才能体会出文章的深度,才能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更好地将“文”与“道”统一起来,将语文教学的个性与思想教育的共性统一起来。抓住含蓄的内容提问,让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性,有启发性,才能激发想象,阅读教学才会有有效性。如在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文章最后一段:“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可以这样设问:父亲把车还了,我家没有车了,还算富有吗?你理解这里‘富有的含义吗?这样从含蓄的内容进行设问,有的学生说:“虽然我家没有车了,但是父亲很讲信用,就会从心里高兴出来,是钱买不到的高兴,这当然就比有钱更高兴了,就是这种精神富有!”有的说:“我家有一个讲信用、诚实的父亲,以后肯定有很多人会相信他,找他做事,就会赚很多钱,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抓住这个“富有”做文章,让学生在辨析什么才是真正的“富有”中进行问题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只有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有效的设问拓展了文本,超越文本,营造了高质量的师生对话氛围,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得到极大的激发,进行个性阅读感悟,进行积极创新思维,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进入了美文欣赏的境界。
五、把握提问时机,体现针对性,强化思维训练
不断提出问题,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和厌烦。掌握提问的时机,因势相机巧诱导,往往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求知欲望,使提问有明显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当学生深刻认识到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不惜流血牺牲,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时提问:“那么,志愿军有没有为朝鲜人民流血牺牲呢?能不能从课文各段中看出来?”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
——志愿军空着肚子在阵地上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难免会流血牺牲的。
——大娘救的是伤员,伤员就是流血受伤的,重伤免不了会牺牲的。
这样就能证明“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这一主题,抓住恰当的时机提问,于学生疑惑处设问,趁热打铁,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 ,教学是启迪智慧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艺术包含了提问设计的艺术,善问的艺术。只要我们巧问妙导,激趣激思,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