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课改成做秀
2009-12-08张彩华叶燕芬
张彩华 叶燕芬
课改的春风吹来了,确确实实是吹活了教育,吹醒了老师,吹乐了孩子。但同样的,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为了体现课改而课改的现象。这不由让人深思:这种种课改,是否确确实实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或者有的仅仅只是一种做秀,仅仅成为一种时尚?每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去思考、去探索,在教学中重实质、体验等,真正为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而努力。
一、重实质,轻形式
有那么一段时间,今天说要合作学习,于是不管需要不需要,不管那个问题是否值得花上那么多时间去小组讨论,很多老师还是在课堂让孩子讨论得热热闹闹的;明天说要让孩子学会质疑,于是不管文字深浅,总要让孩子提问题;一会儿又说要形式多样,激发兴趣,于是唱歌、跳舞、小品、打擂、辩论齐上阵,让你搞不懂到底是上什么课;一会儿又说要多用直观教学,于是课件满天飞;接着又再提倡激励性教学,于是,廉价的夸奖充满整个课堂,让孩子不知怎样才是真的好。当然,不能否认用得恰当的就是画龙点睛,然而确确实实的不少只是蜻蜓点水,甚至于画蛇添足。课改改得老师手忙脚乱,孩子们晕头转向。就我个人理解,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非把课堂改得花花绿绿。只要懂得这点,万变不离其宗,那么再怎么改也不会乱了。
记得听过一位老师上《麻雀》一课,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辩论:老麻雀有没有必要下来救小麻雀?说没有必要的这一方,为了取胜当然得挖空心思地找理由,什么“老麻雀太冒险了,太傻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讨论得不亦乐乎,老师也不置可否。我在想,不管社会怎么发展,母爱都是人与动物最本能的情怀。这个辩论让孩子质疑母爱,这就不但使孩子不能很好把握和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而且也玷污了自古以来让人赞颂的母爱。这绝非是个观点的问题而已,母爱从来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质的变化。为了体现课改而设计这么一个牵强的辩论,何止是画蛇添足!上《落花生》一课,我在试教时也曾让孩子展开辩论,想通过辩论让孩子明白花生和苹果两类人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结果孩子们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句话:作用多、好吃、漂亮。其实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没法升华到那种程度,也无法获得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这个环节不但不能成为教学的突破点和亮点,反而像强塞进去的鸡肋骨,咽不下吐不出。于是,我还是放弃了,不如实实在在地通过品味父亲和“我”的话来让孩子感悟。
洗尽铅华回归本色,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不少也正向我们期望的家常课回归。有的老师欣喜地说,看到了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大家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学生能真正学到东西的课,而不是仅仅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观赏课、表演课。
二、重体验,轻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请看这样一个故事:
外国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都在学习画苹果。
外国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苹果,孩子们摸摸、闻闻、看看,兴奋极了。可是他们第一次画出来的根本不像苹果,有的像梨,有的像桃子——第二次渐渐有了点样子,到了第三次,他们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画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通红,有的青绿——因为他们得到的苹果各不相同。
中国教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苹果,并仔细分析了形状,讲解了作画的步骤。结果中国孩子第一次就成功地完成了作品。他们画的苹果大小、形状甚至颜色都与黑板上的一模一样。外国孩子画的是“自己”的苹果,中国孩子画的是“老师”的苹果。这就是中国孩子的悲哀,更是这种中国教育的悲哀。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习的多元化、事物的复杂性、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的理解各不相同。
我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在讲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出来才知道”时,尽管我费尽口舌,努力说明作者的意思是要学花生谦虚朴素、默默奉献,不要像苹果、桃、石榴,把果实悬在枝上,炫耀自己。但到了课的后半节让学生开放式地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时,还是有学生不愿做花生而要做苹果这样的人——既体面又有用。有的还说,像花生一样躲躲藏藏的多不大方,如果没有伯乐,这样的人将失去多少机会?甚至还说如果你去面试时穿戴落伍,人家经理就会不要你。这个时候老师该怎么做呢?我以为,孩子们是对的,至少是合情合理的。《落花生》作者生活的时代状况与今天的确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作为语言学习的文本,以及文本作者的体验,放到今天的课堂对话中也至多只是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而已,老师大可不必强求一律。我想,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体验,要结合我们的时代,不能把作者那个时代的观点强加在这个时代的孩子的身上。于是,面对学生的不同想法,我没有抑制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感受,继续寻找符合文本作者心意的答案,也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认同我的想法(即引导学生学习花生的默默无闻,不炫耀,不张扬),而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尊重了他们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但我要给他们一个总结:不管是怎样的人,不管外表是否好看,是否讲究,首先是做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
三、重引导,轻放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不但要让他们掌握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掌握得出这一知识的方法和规律” 。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特别注意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结合。如在理解“爱慕”一词时,我便教给孩子解词方法,就是有些词可以把两个字拆开理解,然后合起来就是整个词的意思,并且在理解之后进行运用,用“爱慕”说一个句子。 在理解辨、辩两个字时,我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如:看到目字旁的我们就会想到和眼睛有关,看到足字旁的就会想到和脚有关,于是孩子们一点就通,马上说看到言字旁的应该和语言或说话有关。我便马上让他们学会运用,进行选择填空。同时在教学我也渗透对文章写法的理解。如写作时可运用对比来突出某种事物的特点,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表达自己从中悟出的道理。这些都是工具性的知识,相信孩子在明白道理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后再学习时他们就会自然地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而不是变成“唯书”,离开这一课,换一课就什么也不会了。
记得我在执教口语交际《夸家乡》一课时,举了许多家乡可夸奖的事物。可是孩子们的夸奖却显得那么苍白,我百般提示毫无作用。后来自己进行反思,猛然想到:自己没教他们怎么“夸”,仅知道夸什么有什么用呢?就像明知河里有鱼却无捕鱼之法一样道理。于是,我从大家最熟悉的家乡特产蜜柚夸起,怎么夸,从哪些方面夸,可用什么字,什么词,还可用什么样的句式。这样从字到词到句最后到段,孩子们一下踊跃起来,然后再夸家乡,可谓是得心应手了。
四、重质量,轻数量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千差万别,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家庭里做统一的作业设计,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心理。另外,过多注重知识掌握,忽视学生能力发展,过多考虑作业量的大小,忽视作业质的优劣;这样过于枯燥、呆板,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能力的发展。
本学期我尝试了几次不留家庭作业,刚开始我发现效果不好,不自觉的孩子乘机大放松。于是,我改变策略,先让孩子说说你想留什么作业,然后大家自己选择来做。至于像生字、背诵这类非过关不可,不能不完成的,我则采用选字填空、选词填句、乱句排序之类的,多做几次自然轻松掌握。反正尽量不做无用功,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掌握。结果这回效果就好了。而且这样做了以后并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也没受影响,反而大大提高了积极性。尤其是中上生,剩余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对后进生也是一种促进。比如,教完《落花生》我就让孩子自己留作业。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回家后,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的说学了这一课,我要记住“父亲”的话,并回家把它做成格言,挂到床前,鼓励自己今后好好地做人。还有的说回家要写一篇文章,来赞美一下像花生那样不讲究外表而非常有内涵的人。另有几个说他们要合作,收集更多有关花生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就连最落后的同学也说他要把“父亲”和“我”说的话牢牢背下来。
提高语文课改的实效性,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多留心,多思考,多学习,多交流,让我们蹲下身体,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努力研究,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教出实效。■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