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下一个三十年

2009-12-07朱季明

WTO经济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卡特彼勒企业

朱季明

截至今天,卡特彼勒产品进入中国已经接近35年。作为一家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公司来说,将近一半的时间与中国有关。而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坐标来看,卡特彼勒更是横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部历程。

从1975年,也就是尼克松总统访华3年之后,卡特彼勒的38台铺管机通过香港公司销售到中国,就此掀开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发展序幕。到1979年4月,卡特彼勒成为当时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之一。随着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增长。在这个历史的大潮中,卡特彼勒没有错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盛宴,并在其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就在1979年卡特彼勒第一次访华的行程中,卡特彼勒与当时国家有关部门展开关于技术引进合作的探讨。1986年,经过一年的磋商和谈判,在当时的中国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的主持下,由广西柳工、厦门工程、河北宣工、哈尔滨拖拉机厂、上海柴油机厂、山推等国内的12家企业引进卡特彼勒关于装载机、推土机、集材机、发动机、变矩器、动力换档变速箱和密封履带等方面的技术。由于在当时的技术引进中,涉及卡特彼勒公司的技术项目和企业最多,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卡特办”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卡特技术。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当初借出肩膀的巨人也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自己的多个辉煌业绩。1978年在北京成立办事处。1994年,卡特彼勒与徐工合资建立了第一家生产企业生产挖掘机。1996年,卡特彼勒(中国)投资公司成立。1997年,卡特彼勒在中国的营销链条基本成形。如今,我们在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有5大经销商和全国400多个可以直接面向客户的销售网点。2004年卡特彼勒中国融资公司成立,开始为我们的经销商和客户提供融资和租赁服务。2005年,中国对于卡特彼勒公司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意义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被列为卡特彼勒公司面向2020年战略计划中全球成功七大要素之一。也正是那年,卡特彼勒全球董事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我们中国业务的蓬勃发展使得公司总部对中国业务也愈加重视。

今天,卡特彼勒在中国已经投资建立了11家生产企业。卡特彼勒的所有业务模式包括产品研发、制造、销售、融资租赁、物流、再制造也都引入中国。公司员工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今天6000多人。更为重要的是,卡特彼勒并不仅仅将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中心和销售市场,而是将它提到了与美国研发中心并列的全球研发中心和区域市场的管理中心的高度上。

卡特彼勒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拥有跨国公司背景的中国公司。在卡特彼勒中国公司的高管团队中,有80%来自中国本土,其中更有许多人拥有着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中国血统以及中国因素正在成为卡特彼勒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结已经走过来的35年历史,就能清晰地看到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和企业发展准则。那就是卡特彼勒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行为标准:诚信、卓越、团队和信守承诺的精神,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一个受尊敬的企业和企业公民。

35年过去了,展望下一个30年我充满信心。我相信未来30年的中国经济会书写全球经济发展的传奇。更让我觉得幸运的是,能够在一个伟大的年代在一个伟大的公司并为它创造一个伟大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卡特彼勒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抢救蓝天,卡特彼勒原来是这样做的!
《福布斯》卡特彼勒营收下滑
节能、高效 中国挖掘机“鱼与熊掌”能否兼得?Caterpillar(卡特彼勒)专家作客《今日开讲》,给出肯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