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寓言的戏剧文本

2009-12-07白晶晋

上海戏剧 2009年8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剧作家哥本哈根

白晶晋

话剧《哥本哈根》由英国剧作家迈克尔·弗雷恩创作于1998年,同年5月即被皇家国家剧院的科特斯洛剧院搬上舞台,两年后又转往美国百老汇演出。演出空前成功,受到普遍好评。该剧虽然出炉较晚,却被评为二十世纪最好的50个剧本之一。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他的《布莱希特与方法》一书中认为:“对文本的每一种阐释总是一种原型寓言,总是意味着文本是一种寓言——意义的整个构想总是以此为前提的,即文本总是关于别的什么。”如上所述,这里所说的“寓言”已不是传统文学中的一种体裁,而是在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中的一种方法、一种阐释工具。以此分析,我认为《哥本哈根》文本的寓意系统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加以解读。

首先是从历史的层面。剧中描写的1941年海森堡赴丹麦与波尔的那次神秘会面,一直被历史学家称为“哥本哈根之谜”。破解的诱惑,在于这两位科学家与二战原子弹的使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事件的发生,便构成了戏剧文本存在的历史背景及其第一层寓意。

但剧作家并没有试图以个人的臆测来解开这个谜,也没有靠前因后果的线性叙事来完成一个有定型的推测结论,虽然这在传统历史题材创作中是被允许的,甚至是惯用的。剧作家围绕“哥本哈根之谜”这个中心核点,在同一个情境下假设了几段看似重复但实质不同的情节,仿佛用一种回环式的套层结构来对两位科学家会面的动机、谈话内容和结局的种种可能进行一种“绕行”,带领我们在历史的迷宫中“穿行”,并与剧作家一起反复回溯、重现那一历史瞬间,然后在思考与悬疑中去完成一次探索的旅程。

然而,对历史进行追讨本身是徒劳的,因为它已经发生了。剧作家从过去无数的名人轶事中截取这个特殊的历史插曲,显然不会只满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因此,对历史进行现代性的书写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构成了文本的第二个寓意层面——现实的讽喻。

且看幕一拉开,观众看到了三个“鬼魂”。波尔对他的妻子玛格瑞特说:“如今我们都已死去不在人世,亲爱的,还有什么要紧吗?……有些疑问是无答案可寻的。”然而,包括波尔在内的这三个当事人仍然孜孜以求地寻觅着答案,并以死者的身份来追问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剧本并非一般的“倒叙”结构,它贯穿着全剧的叙述,是由各人的回忆、争论、自我辩解和自我谴责所组成并由此引出几段假设情节的。也就是说,历史的情节是为当下的叙述服务的,它成了叙述的一部分;而叙述和情节之间的张力则体现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产生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一方面,它能让今天的人们思考现时代的一些重大课题,比如政治、科学与伦理三者间的矛盾冲突。我们自然会从这两位科学家的困惑联想到现实世界的一次次灾难——伊拉克战争、伊朗和朝鲜的核危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科学家们总是宣称自己独立于政治之外、坚守着人类的道义良知,可到头来还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屠杀的帮凶;另一方面,它能让今天的人们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上思考永远缠绕在人类身上的永恒命题,如生和死、社会角色和个体情感、决定和选择等困惑,以及人类不断地创造文明却也被这样的文明毁灭的悖论。也许,这些正是剧作家透过历史文本对现实所进行的深刻反讽。

不过《哥本哈根》文本的寓意并未至此而尽。作为叙述体戏剧,它还呈现出“片断”的状态——没有集中的“主题思想”,也没有完整的“戏剧性”。它的主观叙述与客观情节交叉在了一起,舞台时空自由变幻,演员在“角色”与“叙述者”之间来回跳跃,意义在不断地讲述中建立又不断地被打破。但正是在这些建立和打破之间,才形成了一种峰回路转的审美体验。布莱希特当年经常引用都柏林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叙述体戏剧:“与戏剧不同,叙述仿佛可以用剪刀将其切割成许许多多的分离碎片。”只是这里的片断连缀绝非杂乱的堆砌,更不是后现代平面上的碎片拼贴。它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悖论的聚合体,具有詹姆逊所说的“自动指涉性”,也即从整体上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艺术象征。于是,文本的第三个寓意层面就在这儿产生了。

剧中不仅涉及了科学、政治与道德伦理关系这些宏大主题,还交织着作为个体的尊严、荣誉、责任和良知;展现了友情、亲情、爱情这些细微的感情。波尔、海森堡和玛格瑞特三个人物从各自完全不同的视角说话,波尔和海森堡在父子般的师生关系、同盟者和敌人的社会角色之间不断变换、游移,时近时远,小心翼翼地揣度着彼此的心思;玛格瑞特则站在女人和妻子的立场上,洞悉和讲述着周遭的一切。他们的感情立场时而交叉、时而并行,形成了对比、多义和悬疑等多层次的叙述张力。而我们却跟着他们在真相的探求和心灵的拷问之间徘徊,绕来绕去却始终无法靠近。“就像许多粒子围绕着一个‘核的转动”,始终处于那个核点的边缘,即使被卷进了漩涡也跳不出漩涡的中心,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

剧本在不断地追索中引领我们渐入“佳境”。在探索真相的小径上,主人公的叩问和追寻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那个谜一样的瞬间在我们的面前仿佛顿时张开了。这是一个足以让他们铭记一辈子的时刻。当海森堡问遣“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是否具有道德上的权力从事原子能的应用和开发?”在此,我们看到了他在亦父亦师的波尔面前所流露出的心神不宁,感到了他背后欲言又止的无奈以及他那双透露着惶恐和渴望的眼睛。而当看到波尔面对既像孩子又是学生抑或是对手的海森堡时的言行举止,我们也体味到了他内心涌起的怜悯、慈爱、懊恼和悔恨……总之,在国家、种族、历史和个人生死掺杂的现实面前,他们内心一定都在思考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这个困惑他们的问题迄今为止仍然萦绕在我们心问。文本的自动指涉性,隐含着剧作家的一个更深层的用意——展示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窘境。由于世间万物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也正暗合了由海森堡创立,波尔进一步阐发的“测不准原理”。不过,它是一幅悲观但不绝望、荒诞却不疯狂的图画,因为人类永远不会放弃对历史与世界的提问和反思,不会停止有理想的行动与抗争。

以大量对话和叙述性语言构成的《哥本哈根》,令人在欣赏时丝毫没有枯燥乏味之感,这是因为它给了观众丰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的乐趣。相形之下,我们今天的戏剧舞台上这样的创作是否少了一些?而那些充斥着感官娱乐与享受、被当年布莱希特所讥讽的“厨房戏剧”,是否又多了一些呢?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剧作家哥本哈根
SCENE CHANGE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潘蘅生剧作家人物作品选
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超汽车
妓女的两面人生
丹麦一哥本哈根三天三夜暴走日记
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浅析
最精彩的发言
名人读《意林》
睡觉也是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