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用语与中国文化
2009-12-04于桂艳
于桂艳
x
摘要习惯用语是词语中与文化结合紧密的一类词汇。习惯用语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教学,因此对汉语习惯用语文化特点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习惯用语;中国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又是语言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一门语言,从而掌握这门语言。汉语教学同时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所以更应该注重对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可以说滞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习惯用语,是我们在汉语教学当中传授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惯用语独特的文化特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惯用语的特点
从习惯用语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来看,习惯用语是词语中与时代社会结合最紧密的一类词汇。在日常语言中,习惯用语是非常活跃的词语,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原因在于,习惯用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直接来源于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时代在不断进步发展,变化和流行往往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最大的冲击,因此人们要刻画、要宣泄、甚至要讽刺。新的社会现象,必然引发新词语的出现,习惯用语就是这类新鲜词语中的主要成员。首先。习惯用语的时代性表现在这类词语的流行之广上。习惯用语对社会生活反映得越深刻越贴切,流行得就越广,如“女强人”“风投”“下岗”等。我们说过,一般的习惯用语可以用平白的语言代替,但有些词语已经是情感和文化高度锤炼的结晶,已经很难替换,用其他词语不能恰如其分,不能准确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如“凑热闹”“敲边鼓”等等。同时,习惯用语的时代性也决定了“代谢更新”快的特点。现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很多习惯用语的意思,我们已不能彻底理解了,如“土木八、打野呵”等。原因在于,随着时代的变化,当时流行于世的习惯用语已不再适合人们交流的需要,逐渐退出语言舞台。从习惯用语词汇本身来看,习惯用语洗练精确、通俗生动。以含蓄的方式将一个个深刻的含义凝练在三、四个音节里。习惯用语的出现与流行通常是与某一社会现象的出现和流行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通常反映在语言里。
2习惯用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语习惯用语是一种典型的汉民族文化词汇,它反映的是汉文化的特点,包含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深刻的文化因素,折射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只有广泛联系汉民族历史、民俗、思维、心理等各方面知识,才能做到对习惯用语的透彻理解和准确应用。因此,对汉语文化词汇习惯用语的研究,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把握汉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一个有效途径。总的来说,汉语习惯用语的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心理特点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高级形式的意识活动,各种意识活动的总和构成心理过程。不同的民族在思维方式的形成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发展历史,这就造成不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特点。民族心理同样会影响一个民族语言的创造,汉民族心理特点在汉语文化词汇上有深刻的烙印。汉语习惯用语是民族心理的一种直接体现,我们可以从汉语习惯用语的研习中透析到汉民族心理的多个侧面。中华文化在交流、表达和成文方面自古就有一种“喜曲不喜直”的特点。我们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名言,可见语言的表达一般不崇尚直白。而是以曲为美,以隐为妙。人民在语言创造方面也同样脱离不了这种“一语双关”的特点,从而使习惯用语普遍具有双层甚至多层意义。人们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思想,反而恰恰用最平白的文字来包装。习惯用语的用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却具有丰富、深刻的深层意义。因此习惯用语的出现是语言丰富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生动、贴切,用“一言”微妙地表达了“一言难尽”的思想和情感。可见,习惯用语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教学。习惯用语的出现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密不可分。习惯用语直接源于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文学性的“加工”,它的语言特色是讥讽多于歌颂。它的目的多是批评而不是赞美,因此它所表达的情感也最为真实。习惯用语常常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从这类词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思想情感中,我们可以深刻透视到中华民族的心理。在习惯用语教学的同时,结合中华民族心理的介绍,不但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达到高效、透彻的教学效果。
2.2习惯用语与处事哲学
可以说,民族心理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注重伦理道德,所以有人就把中国传统文化叫做“伦理型文化”或“道德型文化”。中国伦理道德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求世界的和谐和人性的提升,和谐观念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无过无不及的“中庸”行事原则。往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该民族心理的核心取向,而习惯用语常常是人们内心感情最鲜活的体现,是社会现象最逼真的描写,它反映了人们处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与汉民族谋求和谐、统一、平衡的心理一脉相承。我们通过对习惯用语的透析可以追寻汉民族心理的痕迹。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的变迁融合,如果没有对团结的崇尚、对和平的向往就不会有今天的和睦、繁荣的景象。为了谋求各方面的和谐和统一,汉民族逐渐形成了好和睦、重美系的心理特点。如,惯用语“低头不见抬头见”常常用于对朋友邻里之间摩擦的规劝,以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汉民族谋求做事的平衡稳妥,同样在惯用语里有所体现。惯用语“八字没一撇”“硬头皮”“赶鸭子上架”“走弯路”拿不起来“就是对在准备不足、把握不够的情况下处理和参与事情的描写和讽刺;而“不管三七二十一”“乱弹琴”则是对做事不加考虑不讲方式的批评;另外。和许多其他民族一样,我们在求职、求偶等人生重大选择上都要尽量做到平衡般配,因此在婚姻选择方面,有对女孩子“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惋惜,也有对求职无法使自身价值和最终定所匹配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焦急。以上词语无不体现中国人遇事和谐、平稳、中庸的核心准则。
2.3习惯用语与为人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特别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民族精神无疑会渗透于语言,从习惯用语中,我们可以看见中华民族所祟尚为人原则。“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向来是中华民旗推崇高尚的为人原则。习惯用语“打小算盘”就常常用来表现人们对那些利己行为的不满。我们的民族是乐于热情助人的,古代热心聪明促成别人美好姻缘的“红娘”至今活跃在我们的语言里;另外,如果费心助人反而引起别人误会,我们顶多发一句“好心没好报”的牢骚而已。我们都知道,“为人诚恳、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对一个人为人的高度赞美。很多惯用语,如“爱面子”“撑门面”“出风头”“吹牛皮”“戴高帽子”都表现了人们对“言而无信、虚张声势”的揭露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