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投资的理性思考
2009-12-04肖江
肖 江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投资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力图对中国的教育投资现状有一个了解,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教育投资中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要想更加科学的对待教育投资问题,必然要处理好城乡差异等几大关系。
【关键词】教育投资;经济发展:城乡差异:消费主义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口规模和人口质量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巨大影响。而最近这些年与数量相比,人口质量的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自舒尔茨提出人口质量的概念以来。更是第一次清楚的用人口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明确的表示人口质量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增长主要源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两种资本的积累又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一切最终归结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教育投资的增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中国教育投资更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积极因素表现在:中国教育投资的绝对量在增加。中国父母重视教育投资的程度在增加,知识存量在增加,人们目前开始关注人口教育投资的结果即人口质量。消极因素则表现为: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满足不了需要,尤其当与经济的发展相矛盾时。政府就偏向经济投入。城乡差异过大,从绝对量来说,特别是个体性的差异过大。健康教育投资方面,投资多样化,但是误区很多。消费主义开始抬头,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会影响教育投资。要处理好教育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必然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投资导向问题,城乡差异问题,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地区差异问题。
1教育投资的积极因素
1.1绝对量投资和知识存量增加
厉以宁认为一国经济越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其国力则越有可能承担更多的教育经费,因此一国的教育投资水平将伴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同时随着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将对专业人才、熟练工人等的需求进一步增大。而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都将使得各类专业人才及熟练工人的平均培养费用增大。教育投资水平必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事实也正是如此,中国国家财政用于文教科卫方面的支出由1991年的708亿元增长为2006年的7425.98亿元。从绝对量来说,大约增加了九倍的投入。
由于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中国经过这几十年的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现在全国的知识存量增加。中国每千人口高等教育学生数由1991年的26.8个到2006年的59.1个。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由1991年的92.9个到今天的97.5个。每万人口研究人员数由1991年的16.7人到2006年的50.9人。
1.2教育投资倾向增加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求。人们都会有发展自身能力的需求,是自尊自信的需要。因此,教育的发展不但要受到经济发展目标的制约,而且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目标的制约。由经济与社会双重发展目标决定的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适当超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因此国家的教育投资倾向会增加。
而在中国,这种教育的投资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首先,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十分重视教育的,以前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凡是孩子能念的,都会尽力满足。其次,这其中还有更加功利的目的。中国是有着“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国家,并且自先秦以来就是政府主导型、官本位思想浓厚的国家,有了知识资本就会有政治资本,继而拥有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最后是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经济的发展决定人们投资教育,提高自己;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家庭需要孩子作为家庭劳动力承担劳务,这都增加了人们的教育投资倾向。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种投入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比例由1990年的5.37%到2006年的10.97%。中国的家长在储蓄时的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孩子的教育和紧急事件。
1.3教育投资反思性增加
中国开始关注于教育投资的结果即人口质量问题,同时也开始关注教育投资的公平性、有效性等问题。中国不论是什么政策都是向城市和东部地区倾斜的,原因是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要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在教育投资方面也是如此。中国的好的大学基本上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即使这样,在高考的政策方面,农村和中西部同学由于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已经比他们差,但是政策还是偏向他们。由此造成在重点大学里相对贫穷地区孩子少,富裕地区孩子多。而在接受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时就体现的更加明显了。这些年,关于教育公平性的问题一直都在讨论。同时关于学校的重复性建设、面子工程等问题也一直在想办法得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让人们十分关注人口质量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这让社会开始反思大学教育等各种教育投资究竟怎么了。进入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人们开始对社会机制和个人进行反思。反思有利于事情更好的发展。
2教育投资的消极因素
2.1教育投资满足不了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不好就业充分体现了现有的教育投资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生的教育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经济结构也需要转型,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岗位。现在社会上出现一些读书无用论,认为读很多书和没读书找到的工作有可能是一样的,一些大学生干活可能还比不上一些没读过书而机灵能干的人。其实这个根源就在于大学究竟培养了什么样的大学生,大学生究竟为人生、为就业学到了什么。因为自己是大学生,所以知道许多大学生都是考上大学以后,考考试,混混日子就等着拿文凭的。因此说这些年来许多企业抱怨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譬如说,学法律的,又能精通英语和计算机的,这样的人才比较少。如果说大学读完以后,能力并没有得到应该有的提升,而只是完成了一个学历,那么这个学历比不上很多扎实学知识的人,也就不奇怪了。因此不能说读书是没有用的,而只能说在大学里不读书混学历这种文凭教育是没有用的。
同样经济结构也迫切需要转型。中国三大产业贡献率在1991年的比例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顺序依次为:7.1%,62.8%,30.1%。而在2006年,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5.6%,55.6%,38.8%。美国这三大产业的比例是1.8%,22.1%,76.1%。总所周知,真正能够快速带动经济发展的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由此可见,中国目前一些人说,大学生教育是不是可以停止扩招了,一些学校是不是会关闭等问题,就不
需要讨论了。因此中国的教育事业还需要大大的发展,不论是从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提高人民的生活满意度来说,都理应如此。2.2教育投资偏向智力和技术教育,而对于身体、品德以及生活常识(如财务)的教育较缺乏。
中国人一直都是比较勤劳和能吃苦的,不管是为了干农活还是读书,以牺牲身体为代价的事情是多了去了的。罗素说,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总体上来说,还行。就是读书人由于特殊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有点差。而如今,家家只有一两个孩子,如果都在念书,都会被家里当做读书人的,什么活都不用干,连带着身体也很少锻炼。近年来,这些趋势有所扭转,人们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情势还是不容乐观,人们都在透支未来。健康投资主要包括卫生设施和体育设施。虽然中国的卫生设施如医院的建设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一个是城乡不均,二个是治疗费用高,人们轻易不去医院。而且从体育设施可以看出中国对于身体健康投资还是比较少的,无论是健身房还是运动场地人均水平都是比较紧张的。
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心理对这个现象也要承担责任。中国的高考压力是举世闻名的,对于这个压力,中国的绝大部分家庭都尝试过或即将尝试。人们对于教育的目的似乎有些模糊了。诚然,现代社会的无数研究表明教育、职业和社会地位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人们好像忘记了人之所以要接受教育,按照康德的说法主要是基于教会人们如何思考这个目的,教授的主要内容不仅有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道德。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只有一个同时具有德性和技能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现代社会的主要生活是经济生活。因此对与经济等生活常识是一定要具备的,这样才能合理的进行教育投资。
2.3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抬头,影响教育投资
现在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使人们更加注重物质消费。满足于对物质的无穷尽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于精神的追求,进而也忽视了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似乎人的素质的提高都只是基于工具主义的取向,只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报酬,再去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
正是基于这种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中国的教育明显呈现阶段化的特点。一般而言,中国家庭的书籍人均拥有量较发达国家是少了的。人们只要一工作就很少开始看书,当然除了某些特殊群体。正因为如此,2008年各省主要领导干部才会号召大家读书。要想扭转这种趋势,当然只有从学术界开始反思,从而引导人们和倡导人们注重教育投资,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
2.4教育投资的城乡差距大,尤其是个体性差异过大。
教育公平问题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备受讨论,那就是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孩考取一些院校要比不发达地区的小孩分数要低许多。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公平的现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体现了城乡教育的差异性,这种现象的当然是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一切资源的不平等。正是由于城乡人民的经济地位的差异加上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的不平等才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个体性差异。再加上城市中父母对孩子的其他教育投资也在增加如音乐素养、体育爱好等。
3关于教育投资的思考
诚然,要解决教育投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当然是发展经济,提高人均生活水平。但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3.1投资导向问题
国家正处于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加上中国政府自上而下,对上级负责的特点,造成了现在就是一旦经济的投人与教育的投人相矛盾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投向经济。这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教育投资具有刚性,若是降低了对教育的投资,受到影响的人群很多。造成的影响不是暂时的、局部的,而是长远的、广泛的。教育投资是百年大计,虽然他的效果没有投入经济那么立竿见影,但是对于教育的投资是绝对不能压制的。因此要在全国公务员培训时强调这个问题,更应该设置制度来保障教育的投资。
3.2城乡关系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一些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而贫困又进一步影响教育的再投资,继而继续贫困,陷人恶性循环。虽然众所周知教育是改变贫穷,实现向上流动的最有效的手段。然而教育投人的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是需要资本的。在一些乡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欠发达,首先导致他们需要使用孩子作为家庭的重要劳动力,其次他们的教育基础设施差,上学不方便,效果不显著,都阻碍了他们对教育的投资。在2006年,城镇居民用于文教事业的支出是6850.9亿元,而农村地区的花费是2033.9亿元。而这一年城镇人口百分比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分别是43.9%和56.1%。农村地区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投入是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农村地区的教育投人少,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的发展。而政府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做到公平的正义,理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让农村孩子能接受同样质量教育的机会。
3.3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关系
要想保持或者增加教育投入量,一定要处理好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个关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弄清教育的目的。现在一部分人是为了工作充电,接受职业教育,可能会学到真正的技能,这是很好的教育投入。还有一部分人努力考取文凭,却不一定去认真接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逐步培养人的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拥有好的品格。而现在许多人来到接受教育的地方却只是基于功利性、阶段性的目的。一旦工作了,就不继续增加文化消费,不增加教育投入。诚然,这与中国的教育体制、人才制度密切相关。但是只有我们认清了教育投入的真正目的,我们才能处理好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关系。
3.4地区差异问题
地区差异问题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扰。大学生和技术工人总是往东部地区迁徙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大城市问题,环境资源问题,失业问题,中西部的持续发展问题等等。
中国各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了各地区的差异。因为各地区本身教育投入不平衡,各地区的人才质量和数量就存在巨大的差异。然后东部地区因为吸引了中西部的大部分人才,使得东部地区发展更快,然后进人教育投人的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却陷人恶性循环。凡是受过教育的都知道教育的好处,为了子女叉会留在东部,不想回到中西部。东部人口过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中国各地区在2006年用于文教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相差不大,大约都是11%。但是绝对数量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东部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的多。东部地区(上海为例)农村家庭居民平均每人用于文教方面的支出为919.94元,而中部地区(湖南为例)是341.7元,西部地区(甘肃为例)是228.43元。
中国的教育投资在总体看来,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存在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需要一直重视的。虽然看起来要解决教育问题还要依靠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西部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政府和社会各界也要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