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声
2009-12-04张宁
张 宁
6月29日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国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解放军艺术学院、总政歌舞团、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举办的“时代之声——傅庚辰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举行。长达两个小时的音乐会精选演出了作曲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不同体裁的代表性作品,有电影《雷锋》主题歌《雷锋,我们的战友》、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交响诗《红星颂》、歌剧《星光啊,星光》选曲、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航天之歌》及合唱《奥运之火》等,张国勇指挥下的中国交响乐团与王秀芬、戴玉强、万山红、王宏伟、谭晶、黄华丽、雷佳、张海庆、常思思等歌唱家以及北京节日合唱艺术团、北京天使之声合唱团,对这些作品作了精彩的演绎。
6月30日,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音协主办,北大青鸟协办的傅庚辰作品研讨会举行,会议由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主持。来宾们纷纷从傅庚辰作品的创作、题材、思想性、时代感以及社会影响等等不同方面,谈了自己对于傅庚辰作品的看法。
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徐沛东首先代表主办单位对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以“为人民谱新曲,为时代赋强音”为题发言。他说,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举办傅庚辰同志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集中展示其60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艺术作品,对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还指出,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为新出版的《傅庚辰谈音乐》所作序言的标题那样,“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始终是贯穿在傅庚辰同志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的一条主线。艺术创作的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切合时代脉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艺术作品,才是人民需要、时代需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纵观傅庚辰同志的创作年表,我们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几乎都可以在傅庚辰同志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中找到回音,他的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时代之声”。
作为战友和情感相通的挚友,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翟泰丰认为,傅庚辰是继聂耳、冼星海、吕骥、贺绿汀等为我国人民音乐奠基的老一辈音乐家之后,音乐工作者中的佼佼者。他在61年的音乐人生,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勤奋笔耕,默默奉献,创作歌曲近千首,影视音乐七十余部,歌剧五部,管弦乐多首,还有大型声乐套曲、交响组曲三部,可谓成就显赫。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写下了浓浓的一笔。他的艺术追求是与时代同步和人民同歌的,用他的话说是“诚挚于人生,执著于事业,忠诚于理想”。翟泰丰还深情回忆了共同创作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和《航天之歌》的过程,在合作过程中,他领略了傅庚辰为人憨厚坦诚,为事勤奋严谨,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人格魅力。
傅庚辰的音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认为主要有三点: 1.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从60年代的电影音乐《雷锋》、《地道战》, 70年代《闪闪的红星》,到改革开放初期《星光啊星光》以及后来的两部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和《航天之歌》,他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创作出了符合社会审美需求的作品。2.符合大众社会审美心理。首先,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而这是最符合大众审美,最容易普及的音乐形式。其次,他用电影音乐方式来展示综合性的艺术创作。 第三,他坚持调性音乐创作,用旋律来打动人。最后,他坚持用民族民间音乐来构建音乐创作风格。3.符合专业音乐创作审美标准。这体现在技术的运用上。他的作品在技巧和激情中求得平衡。无论是他的电影音乐、大型声乐套曲,还是管弦音乐、交响诗,在结构、和声、配器等方面,都运用纯熟,效果很好。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杜鸣心说,昨晚的音乐会使他很激动,感觉很久没听过这样的音乐会了,非常激情、动人。有句话“旋律是音乐的主导”,傅庚辰的旋律非常亲切,激动人心,大家很乐意聆听、演唱、演奏。究其原因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需要饱满的创作热情。比如《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非常深情、抒情,令人感动,使人感受到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斗志。2.要对自己民族的传统热爱,才有兴趣去研究它,在创作中吸收它。现在很多创作者的作品都比较苍白,这一点应该好好去学习。3.有一定的专业水平,非常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创作。如《小平之歌》,最后发挥了乐队的最大威力,定音鼓的运用,像小平同志在指挥着我们前进,气势磅礴。傅庚辰的著作中有这样一句话,“现代技法中国化,音乐语言民族化,音乐结构科学化”,这对我们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世光说,傅庚辰的作品都体现了时代的最强音。他的作品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广泛传唱。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旋律占据最主要的位置。他的旋律简便,深入浅出,表现形式很凝练,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非常质朴。这是一种独到的功夫,是作曲家们需要思考的。我们都知道,越是简练的越艰难,是花大力气大功夫才能提炼出来的。这值得发扬光大,值得音乐界去学习。在创作之外,傅庚辰作为共产党员、政协委员,尽职尽责,以他的身份为音乐界和音乐工作者解决了很多问题。他的社会责任感与他的作品创作是统一的。
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回忆了青少年时期《闪闪的红星》中的音乐对他心田的浇灌,踏进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时歌剧《星光啊,星光》对他创作歌剧欲望的激发,以及在踏上国交团长岗位提出创立“中国国家主流交响乐文化”概念后得到傅庚辰的支持,使他更加坚定了走“中国交响乐之路”的信心。关峡说,在将交响乐艺术从“小众”引向大众的理念上,傅庚辰在理论上和道义上极大地支持了自己,同时,从傅庚辰的音乐中感到,他也是在为我们的这一共同理想而进行着执着的创作,笔耕不辍。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徐孟东宣读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贺信: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
欣闻“时代之声——傅庚辰作品音乐会”将于6月29日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在此,上海音乐学院表示最热烈诚挚的祝贺!
作为一位杰出作曲家,傅庚辰同志在音乐创作上成果丰硕。在60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他用真情谱写了众多历经时代检验,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经典音乐作品。其中包括800多首歌曲、10部管弦乐、5部歌剧歌舞剧、70部影视剧音乐以及许多舞蹈、话剧、广播剧音乐。这些作品。与中国近数十年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交相辉映,与丰富多姿的文化发展进程密切结合,已经成为我们时代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记忆。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同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全国音乐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并深受音乐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工作,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人民军队卓有成就的音乐家、文艺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傅良辰同志以自己的作品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反映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对时代的歌颂等。在中宣部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影片中,他创作的《风雨下钟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四部电影音乐,不但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人,树立了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冬去春来,老当益壮,春华秋实,壮心不已。傅庚辰同志现仍站立在时代的潮头笔耕不辍,写下了一批批精品力作。此次《时代之声——傅庚辰作品音乐会》的举办,将会“奏响时代的强音、人民的心声”,并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的音乐创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衷心祝愿傅庚辰同志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写出更多赞美伟大的祖国、亲爱的人民、钢铁的军队、挚诚的战友、慈祥的母亲、美好的生活的音乐作品。
祝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傅庚辰同志艺术生命永葆青春!
解放军艺术学院训练部部长张婷婷说,昨晚的音乐会将我们带回那个火红的激情洋溢的时代和无限丰富的历史想象当中。傅院长的音乐旋律中响彻着时代前进的脚步,渲染着理想信念的重彩,深蕴着民族文化的生机。他的艺术魅力在千百万听众的心灵回响中历久而弥新。
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吴斌以“坚持优秀文化的传承”为题作了发言。他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傅庚辰谈音乐》,是一位老音乐工作者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向祖国母亲献出的一份厚礼。这本文集近50万字,集合了142篇文章,分为“音乐”、“评论”和“人物”三个部分。这是傅庚辰同志走过61年音乐道路的归纳,是他从事音乐创作实践的总结。今年,整个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铺开阶段,改革后,人民音乐出版社也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变为经营型单位。然而,出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出版人的重要责任。因此,要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坚持文化传承,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出版《傅庚辰谈音乐》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出版理念,利用新闻出版的载体,将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思想保存下来,流传下去。
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双江认为傅庚辰的作品具有“中国风格、军人风采、院校规范、民族气魄”。他回忆了1973年,为了唱好《红星照我去战斗》,两人曾通宵达旦地讨论这首歌曲中的每一个乐句,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1983年,傅庚辰带领总政歌舞团演出小分队到南方边境慰问演出,在他的带领和鼓舞下,自己创造了一年为兵演出300多场的纪录;1994年初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时,傅庚辰作为院长,对自己这位初来乍到的音乐系主任给予了许多支持和帮助。他还论述了傅庚辰对军艺的教学改革倾注的热情,对音乐系军旅音乐研究所创建的热心支持,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编撰工作的关心。他说,傅庚辰同志是自己的老战友、老大哥、老首长,他对于自己来说,既有知遇之恩,又有合作之谊。
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郁钧剑说,自己是在傅庚辰任团长时第一次有了独唱的机会,表达了对他一贯推新人的感谢。他还以《花纸伞》为例,说明傅庚辰的歌曲保持了民族传统歌谣体的特色,起承转合非常清楚,唱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易于流传。
郑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徐大庆认为,在“文革”时期,傅庚辰创作了《闪闪的红星》,在改革开放时期,他又创作了《小平之歌》。一首是“文革”时期的逆流之作,一首却是改革开放时期的顺流之作。虽然时间上相差很多,创作环境更是天壤之别,但是它们却又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容,那就是傅主席“诚挚于人生,执着于事业”的人生信条和“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创作准则。
研讨会的最后,傅庚辰表示:“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是我一生的体会,也是我的座右铭,我的创作要遵从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