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时缘何眼泪鼻涕一把抓等
2009-12-03本刊编辑部编辑
本刊编辑部编辑
哭泣时缘何眼泪鼻涕一把抓
人在哭泣时,常常先是泪眼汪汪,继而鼻腔流出许多鼻涕,然后鼻子就像被塞住似的不通气。因此,人们常用“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来形容哭泣,更有不少人对此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要知道哭泣时缘何眼泪鼻涕一把抓的奥秘,得从医学角度了解眼睛和鼻腔的“相通”关系。
医学研究证实,人的五官,包括眼睛、鼻子、耳朵、咽、喉,确实是彼此相通的。其中,眼睛与鼻腔之间有一对相通的管道,叫鼻泪管。该管为膜性管道,上部嵌埋在骨性鼻泪管中,与骨壁紧密黏合,并与泪囊相接;下部位于鼻外侧壁黏膜深面,末端开口于下鼻道的外侧壁:正常情况下,泪液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起湿润清洁的作用。
人在哭泣时,由于泪液急剧分泌,鼻泪管引流不及,眼泪便涌出眼眶,此乃泪眼汪汪也。同时,由于鼻腔内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前者使血管收缩,分泌物减少,后者使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此外,在正常情况下,鼻腔黏膜每24小时可分泌近1000毫升液体分泌物,干燥空气通过鼻腔时,大部分变得湿润,以保护下呼吸道,避免寒冷和干燥的刺激。但人在哭泣时,由于冷空气快速大量进出鼻腔,为调节冷空气使之接近正常体温,鼻内副交感神经发生反应性兴奋,使鼻腔内血管扩张,鼻内分泌物急剧增多,加上流入鼻腔中的部分泪液,便会出现常见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现象了。
涓涓尿液哪里来
俗称“腰子”的肾脏,是人体尿液生成的场所,其外形好似前后略扁平的大豆,不过它比大豆要大得多、重得多。每只肾重100~150克,新鲜时呈红褐色,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外、脊柱两旁,相当于第十一胸椎至第三腰椎的高度,右肾由于受肝脏的挤压较左肾位置低。
肾脏表现光滑凸出,内侧缘凹陷叫肾门,这里有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肾的外表被以纤维膜,易于剥离。在纤维膜外面还有一层较厚的脂肪组织,叫作脂肪囊,将肾包裹,对肾有保护和固定作用。
如果我们把肾脏作左右纵形切开,可以见到肾实质和肾盂2个主要部分。肾实质的外层颜色较深的地方叫肾皮质,这里血管丰富,呈现红褐色。里面靠近肾盂处颜色较浅叫髓质,其中有15~20个肾锥体。2~3个锥体的尖相结合构成肾乳头,伸向肾小盏,几个肾小盏再合并成一个肾大盏,最后由2~3个肾大盏合并成肾盂。若肾盂肾盏发生感染可影响肾的实质,这就是肾盂肾炎,此病在女性比较多见。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在肾实质内有无数个被称为肾单位的结构。每个肾单位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球,在球外有肾球囊,其囊腔向下延续成为弯曲的管道叫。肾小管,然后再汇合成集合管,6~7个集合管又汇集成较大的乳头管,到达乳头管中的尿液经过肾小盏、肾大盏、肾盂、最后流以输尿管、膀胱,最终由尿道排出体外。
人的两个肾脏中共有200万~400万个肾单位,每天可以产生1000~1500毫升的尿液。尿的形成包括3个环节:一是肾小球的滤过过程;二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过程;三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过程。同时,尿液的生成还要受到血压、体内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和脑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影响。
健康人每天估计能生成原尿(肾小球的滤过液,在质和量上与尿液差别很大,是尿液的前身)150升左右。肾小管的上皮细胞能将原尿中99%的水份重新吸收,使其回到血液中去,只有1%留下来成为尿液。当肾小球发生疾病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血管球发生痉挛,内皮增生肿胀,使得一部分肾小球血流受阻或减少,滤过总面积也减少,因而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同时由于肾小球基底膜上过滤筛孔增大,使一些比较大的蛋白质分子、红细胞滤出,形成蛋白尿、血尿。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肾脏还能分泌出一种叫“肾素”的物质,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正常人肾素的分泌量有限,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当肾脏有病时,会增加肾素的分泌量,往往会引起高血压。
人为什么会定时排尿
膀胱是由肌肉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储尿池,容积大约为350~500毫升,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尿液从肾脏制造出来以后,便沿着左右两根细长的输尿管徐徐流入膀胱暂时贮存起来,待慢慢积蓄到400毫升左右时,膀胱内的压力便增高了,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通过传人神经将冲动传至脊髓排尿中枢和大脑皮层而产生排尿感觉。排尿中枢的神经又将冲动传到膀胱壁上的逼尿肌,让它收缩,同时尿道括约肌松弛开放,加上腹部肌肉的收缩协助,尿液便奔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