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提防肝衰竭
2009-12-03郑素军段钟平
郑素军 段钟平
2007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生活频道一则专题报道,深深打动了每位观众: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年仅21岁的美丽姑娘王彤患上了亚急性肝衰竭,处于重度昏迷状态,并伴有深度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不全,而且其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O型血,生命危在旦夕!所幸的是,广大市民及网友积极为王彤献血、捐款,北京佑安医院组织最好的专家,为王彤顺利地进行了“内科-人工肝-肝移植”综合治疗,使这个年轻的姑娘得以完全康复。
面对这则报道,人们在沉浸于人性关怀及感动的同时,不禁要问,什么是肝衰竭?肝衰竭为什么如此可怕?如何预防肝衰竭呢?
何为肝衰竭?肝衰竭有什么表现
肝衰竭,民间又称为肝坏死,有些称为重型肝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组织大块坏死,致使肝功能急剧恶化、衰竭,并随之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肝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达50%-80%。其中急性肝衰竭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达70%~90%。
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十分明显,病人高度乏力、厌食、腹胀、频繁恶心;可出现嗜睡、性格异常、烦躁不安、昏迷等肝昏迷表现;皮肤、眼珠可出现明显黄色,针刺处可出现片状瘀斑等出血倾向。有的患者可散发肝臭味,肝脏缩小。化验检查凝血指标显著异常,血液胆红素高达正常值10倍以上甚至30多倍。
根据病人既往肝病情况、病情进展的快慢,肝衰竭又分为急性、亚急性、慢加(亚)急性、慢性肝衰竭四个类型。其中急性肝衰竭起病最急,发病2周内就会出现肝昏迷症状;亚急性肝衰竭起病比急性稍缓,发病15日至26周内出现肝衰竭表现;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包括各种病因引起的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出现肝衰竭临床表现;慢性肝衰竭主要是指晚期肝硬化病的肝功能衰竭。
除慢性肝衰竭外,肝衰竭的突出表现可归纳为:①急:既往没有肝病者急性起病并迅速加重,既往有肝病者突然加剧;②黄:多数病人出现高度黄疸,眼黄、尿黄、皮肤黄,像掉进黄色染料里一样;③重:乏力特别严重,食欲极度减退,甚至腹胀如鼓,全身出血。
我国肝衰竭有哪些特点
我国肝衰竭的发病年龄多在26-55岁之间,以男性为多;约90%为慢性乙肝基础上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其中4.2%发生在无症状乙肝携带状态,36.9%发生在慢性乙肝基础上,58.8%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我国每年死于肝衰竭的患者为4万~6万,而且治疗费用较高,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此外,我国肝衰竭还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注意:①因为不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引起者多,如突然停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导致病情复发;②药物引起的肝衰竭逐年增多,包括西药和中药,尤其大剂量或长疗程应用一些治疗皮肤病、关节及骨病、免疫病及肿瘤的中药、草药;③到医院就诊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多。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治愈率超过70%-80%,中期只有40%-50%。晚期不足20%。但许多患者来到医院已是中晚期。
慢性肝病患者如何预防肝衰竭
慢性乙肝患者在肝脏功能相对稳定时,有可能由于多种原因,使肝功能急剧恶化,发生肝衰竭。因此,预防肝衰竭应从清除或预防诱因开始。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及时控制感染:慢性肝病患者抵抗力降低和肝脏解毒功能减退,一旦发生感染,可促使肝功能恶化。因此,如出现呼吸道、消化道、胆道、腹腔等感染要及时治疗。
2防止过度劳累及减少饮酒: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经常精力、体力透支,甚至已出现黄疸却仍在奔波;有些患者经常饮酒或一次大量饮酒,都容易使病情加重发生肝衰竭。
3控制肝损害药物的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退热药)、抗结核药、一些中药等,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应尽量减少其应用,并应注意其肝损害情况。
4警惕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药物引起乙肝病毒突变耐药而引起肝衰竭:应定期进行血清HBV DNA定量检查及乙肝病毒耐药位点监测。另外,部分患者随意停药导致病毒水平反弹,也可能发生肝衰竭。
5警惕使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发生肝衰竭:乙肝合并恶性肿瘤进行化疗,或乙肝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可能使肝炎病毒高度复制,发生肝衰竭。
6定期检查,及时就医:乙肝患者应定期复查,若近期感觉明显乏力、精神欠佳、食欲不好、尿黄,化验发现肝功明显波动,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应及时就医,防止发展为肝衰竭。
总之,要掌握“一多、一早、一就”这三个原则。一多即平时多注意;一早即不舒服早诊断;一就即一旦确诊是肝衰竭或有肝衰竭倾向,要尽快到有肝病诊疗经验的大医院、专科医院就诊,小医院一般缺乏经验。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以上原则,绝大多数肝衰竭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发展为肝衰竭,多数患者经过内科药物及人工肝治疗也是可以康复的,少数患者还有肝移植这一最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