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考试与情商开发

2009-12-03许令周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2期
关键词:情商命题试卷

“情商”一词是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而后在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将情商理论推向高潮。从此,情商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并迅速风靡世界。丹尼尔·戈尔曼通过研究提出: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IQ)占20%,情商(EQ)占80%,情商远比智商重要。什么是情商?简单来说,情商是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丹尼尔把情商划分成五种能力: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3.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4.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5.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可见,情商是影响个人人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在我们的传统应试教育中,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注重开发人的智力而不重视情商的培养。忽视与人的情商有关的因素如信心、恒心、毅力、抗挫折、合作等这些因素的培养。长此以往,人们看待学生的成绩往往是分数而不考虑其他方面。这离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相去甚远。尤其是, 情商与智商不同, 它不是天生注定的, 而是可通过后天培养提高的。因此, 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开发学生的情商因素至关重要。目前,教育还不能从高考的应试中解放出来,考试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但我们不能仅仅把考试当做检测学生学业成绩的手段,还要通过考试来开发学生的情商。笔者作为语文教师,在本文中探讨如何在语文考试中开发学生的情商。

一、让考试发挥其正常功能来开发学生的情商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的主要功能是诊断、激励、甄别和选拔,语文考试当然也不例外。当前,为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已经发挥到极致,但却大大削弱了其诊断和激励功能。过多的甄别和选拔考试让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很不利于他们情商的开发。

(一)要强化诊断功能。当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学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这需要进行诊断性考试,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样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强化诊断,要保证考试少而精。如果考试过滥,只会让教师和学生为应付考试疲于奔命,哪有时间去诊断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呢?更为糟糕的是,那会窒息学生的创新思维,消耗学生体力和精力。为保证诊断功能的发挥,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命题水平和增强试卷分析能力。

(二)要努力发挥考试激励功能。我们应努力使考试成为学生发展的激励工具,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机会,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情商的开发。要让考试成为激励学生进一步发展,其前提是加快考试改革。譬如,针对学生基础的差异,可设置不同等级水平的试卷或者用附加题、自选题等弹性做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考试等级或选做附加题和自选题,这样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从命题上着力开发学生的情商

(一)从命题材料的选择上开发学生的情商

语文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具有认知功能,而且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考试最主要检测的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又是生命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影响学生的情感,提高其情商。语文考试的过程对学生情商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题目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越丰富越健康对学生情商的影响也就越大。语文教师在命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对学生能力点的检测,更要考虑对学生情商的影响。首先,我们应慎重选择阅读题的材料,语文的阅读题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我们选择的阅读题的材料应该是“真善美”的结晶,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对学生的情商产生积极影响。例如,2008年江苏省语文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小说《侯银匠》,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会对侯银匠与女儿相依为命的艰辛和在女儿出嫁后的孤独表示同情,也会受到侯银匠女儿侯菊的自立、勤劳性格的感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对情商产生积极影响。其次,我们应慎重选择作文的命题。作文从本质来讲是作者生命的真实流露。我们出的作文题应该能促使学生对生命产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生命的过程中会提高其认识水平,使情感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其情商的水平。例如,2006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作文题“人与路”会促使学生思考人应该走怎样的路才是正确之路,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有很大的激励意义。

(二)从命题难度的控制上开发学生的情商

语文考试试卷的命题难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对学生情商的开发有积极意义。如果出过难的试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会影响他的生活态度。如果出过易的题目,学生轻易完成,自然会滋养骄傲情绪,这同样不利于学生情商的培养。一般来说,语文试卷的难度设置在0.65——0.75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命题者要慎重考虑难易题目的搭配。

三、从试卷的批改上开发学生的情商

大家都有这样的观点,试卷的批改应尊重公正合理的原则,考生在评分标准面前一视同仁。但我要说,试卷的批改原则还要根据是什么性质的考试来对待,对于那些终结性考试,如中高考,期末联考,为显示公平性,试卷的批改应严格遵行公正合理的原则。但我们更多的考试都是平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考试,这样的考试我们不需要严格按照公平性原则来对待每个学生,对某些学生试卷的批改可灵活对待,可以让我们试卷的功效发挥更大。我们的学生情商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比较自卑,情绪低落,他们最需要有成功的体验,考试的失利对他们自身的打击要比一般同学大得多,会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当我们老师在批改这类同学的试卷时,在适度的范围内可放宽标准,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还有一类学生,他们心高气傲,不脚踏实地,也缺乏意志力,这类学生最需要挫折教育。批改这类同学的试卷标准应适当从紧,让他们感到好成绩来之不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他们的骄傲情绪,通过遭受挫折磨练他们的意志力。

四、从考试后的分析上开发学生的情商

每次考试后都要对试卷作分析,这分析不仅有针对全班同学的集体分析,而且还应有针对部分学生的个体分析。有一些学生个性懦弱,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面对考试中的一些思维强度较大的题目,就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答题,如作文,现代文阅读。对这样的同学,教师要指出症结所在,并给他提出改变现状的策略,如平时就给他们布置一些必须克服困难才能完成的练习,从经历困难的体验中消减畏难情绪,增强成就感。有些同学自信心较弱,一次次考试的失败,让他们的自信心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伤害,甚至怀疑自我。这样的同学我们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减压,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是自己头脑不灵活,而是某些知识点还有缺陷,要鼓励重新燃起信心,坚信通过一阶段的努力定会有所提高。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一个经典案例,他班级曾有一位只考了八分的同学,可以想象,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是多么不足,但魏老师认真帮助他分析了试卷,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数,增强了他的信心,果然,他的语文成绩一次次进步了,最终能考及格了。对那些情绪比较容易激动的同学,如考得好欣喜若狂,考得差痛哭流涕,老师要让他们明白,人生一时的得与失是人生的常态,一次考试成绩在人生长河中更是微不足道的,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一些同学,他们给自己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考到前几名就认定是失败,这样的学生经常有挫败感,这是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教师要帮助这类同学客观分析实际水平,不要追求不合理的目标,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与他们共同商讨制定一个合理的努力目标。

我们语文教师要把语文考试作为开发学生情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在这个阵地里,通过我们的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决心,磨练学生顽强的意志,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许令周,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水。本文编校:覃少平

猜你喜欢

情商命题试卷
画与话
情商到底是什么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二则
“情商”的表象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