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悟性是作文训练的关键

2009-12-03廉洪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2期
关键词:悟性童心作文

作文最主要的不是生活的贫乏,而是缺乏悟性。那么,“悟”从何来?如何才能使学生作文有点悟性呢?

一、“悟”从生活中来,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

1、极尽人的眼、耳、鼻、舌、身五官之能事,最大限度地张开捕捉客观世界信息的罗网。

“眼”可一饱春日“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眼福,“舌”可让人“三月不知肉味”,“鼻”可使人人“鲍鱼之肆”辨其香臭,“耳”能让人欣赏到月夜里“大弦嘈嘈如急雨”的美妙琵琶。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眼观其色、耳辨其声、鼻嗅其气、舌舔其味、体察其形的习惯,充分地捕捉信息和感知事物。

2、生活永远宠爱那些具有活泼宽广童心的人。

童心好奇,它能引导人们打破旧的模式,另辟蹊径,或在已知中发现未知。拥有童心的人即使长期浸泡在“鲍鱼之肆”,也会“闻”出特别新奇的香臭来。他们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岁月的阴晴圆缺。诗圣杜甫,尽管颠沛流离,却总是情系社稷心忧黎民。无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无不在他感知时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好奇而活泼的童心。

3、处处留心皆学问,有意观察与无意观察相结合。

“有意观察”是指按既定意图而进行的周密系统的观察,“无意观察”是指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不自觉地进行的观察。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带着收集材料的目的去体验生活,结果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而另一些作家并未有意去观察生活却写出动人的作品。从鲁迅到高尔基,从狄更斯到杰克·伦敦,他们无心当作家的那段生活却恰恰变成他们最好的作品的内容。我们是普通人,生活当然是很平凡的,这就更需要“无意观察”,有了它就犹如路过海滩,顺手拈来地拾取点什么,不能心存专采“骊珠”的奢望。因此,面对生活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做到“有意”与“无意”结合。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激发学生拥抱生活的热情。

朱光潜说:“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一种是情趣枯竭。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我们虽然很难成为艺术家,但也该脱离“俗人”圈。然而,许多学生因终日苦读,忽视了生活的精彩,感受不到生命的韵味,于是,渐渐地漠视生活,在他们看来生活是枯燥的,社会是灰暗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端正学生“要作文先做人”的态度入手,激发他们拥抱生活的热情。

5、思考是概括和提炼生活得之于心的关键。

作文的悟性仅停留在感觉体验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要发掘未被发现的东西,就必须思考,从中悟出别人还未悟及的东西。惟有多思善思,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只有多思善思,才能使人勤于使用真正属于自己的“眼光”去捕捉,绚丽多彩的客观世界才会不因为感知的千篇一律而黯淡,才会令人耳目一新。

二、“悟”从书本上来,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作文的灵感。

1、从阅读中弥补生活些许的空白,充实自己的生活。

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许多知识都是从书本中来的。可以说,没有一个作家不为了写作常进图书馆和阅览室。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参考了700多种历史著作。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升作文的“悟”。有了这种本领,江南学子可以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感受草原的辽阔,塞北的学生可以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感知水乡的柔情和明丽。根本不必亲临其境亲历其地,只要细读其书渐入其境,就能够如愿以偿。

2、博览群书,在书海中掠取一朵朵生活小浪花,丰赡生活的底蕴。

会读书的人,多读积淀一定丰厚,触及生活的敏感一定更强,领悟生活真意的本领一定更高。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博览群书暂不说,单就《三国演义》就看过十几遍,难怪一见到诚信的话题,就能触及他对生活的强烈感受,采用文白相间的语言,情文并茂地演绎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三、“悟”从写作中来,恰当的作文技巧是充分地表情达意的必备条件。

1、让联想为思路插上羽翼。

有些学生有了好的立意,行文起来就是紊乱说不清,这除了文字功底不好外,最根本的就是文思不清。作文实际是思维的艺术。构思时思路是否开阔与畅达,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联想与想象。有了联想,内容就丰富,思路就畅达。杨朔从辛勤劳作的农民联想到辛勤酿蜜的小蜜蜂,构思成优美的散文《荔枝蜜》。所以,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作文材料的多层选择及价值取向。

材料的积累自然是多多益善,然而,在使用时必须进行选择。首先,根据自己的个性与习惯来选择。然后,为了“炼意”要舍得忍痛割爱。否则,你就会无从构思,无从下笔。

3、锤炼语言,妙笔生辉。

作文要养成斟词酌句的习惯,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喜欢平白如话,还是华丽工巧,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具体的行文中要讲究语言的锤炼,何处该轻描淡写,何处该浓墨重彩,何处来一组排比,何处来一个设问等,都应该挥笔在手,领悟在心。

总之,作文是要有点悟性的。没有一点悟性,作为反映综合素质、心智活动的作文,是很难有起色和突破的。只有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写作中不断地去感受领悟作文内在的东西,才能使他们写出有灵性、有个性的文章来。

廉洪文,语文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本文编校:老猛

猜你喜欢

悟性童心作文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生活的悟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
孙科长解人字谜